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班主任故事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我的班主任故事


我的班主任故事

在上周的教师节主题班会上,以“我和我的老师们”为题和学生们分享了我的学生故事,虽然是讲故事给别人听,但是每每提起往事,说故事的人也禁不住感慨万千,回味中又自省一遍,积蓄新的前进动力。所以今天很高兴又有说故事的机会,与大家分享过去一年的班主任经历,欢迎鲜花与板砖。

2010年的8月,手机显示未接来电,回拨过去,是xx老师,通知我去开预备年级班主任会。心情当即就像神曲《忐忑》般,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反正是平静不下来。也许大多数新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只是未必会像我这个本来没什么班主任气质的人那么纠结。一番奔走相告,除了得到各路人士的鼓励外,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生毕业的学姐恰巧也马上要做班主任了,已经开始家访的她立马电邮了她的家访小贴士给我,还附上自制的“家访记录表”。手握这些饱含经验的文件,使我原本空落落的心变得踏实了不少,我立马策划起自己的班主任“处女秀”。这时又接到一封短信,是谭文盛老师发来的,谭老师愿意带我进行第一次的家访。最终,我认为会很难应付的家访,在学姐和师傅的帮助下顺利展开了。

提起这段往事,不仅因为这是我班主任生涯的起点,更因为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件事——作为新班主任,将面临各种未知的挑战,首先当然要有足够的勇气。勇气哪里来?从你的身边人那里来。有些话说多了就似真理了,听许多遍“你行的”、“这个肯定没问题”,你就会有无穷的勇气相信自己真的可以。而在延安的大家庭中,我们还拥有着很好的支持,那就是我们的师傅们,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上,师傅的指导都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当挑战太难应付时,作为教育界新人的我们缺乏定力,难免会有一些情绪的,埋怨周遭也好,埋怨自己也好,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发泄。只是做了一年班主任后,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千万避免把这种埋怨情绪带进教室,抛给学生,因为这是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也许是因为压力太大,我进教室总是会板着脸,好像在和学生生气,结果搞得整个教室

气氛很压抑,班级管理也有些事与愿违了。之后看学生写的小纸条,知道他们还是喜欢开朗微笑的我,于是我开始反思——有时候学生不懂事、不争气确实无法不气恼,但是我们要把气恼和教育分得更开,面对学生时,只是带着教育的目标去表达自己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明了自己的做法为何在学校是不受欢迎的,讲一遍不行,就多讲几遍,拿出点“唐僧”的精神;光靠自己口头讲不行就通过多种场合、多种途径来讲:班级主页、班级公共邮箱、备忘录、随笔和作文评语中……当然这有我语文老师的优势,但是我想每个班主任都能找到这样的渠道的。语言学家说“人与人的交流永远无法达到没有隔阂”,那么不交流的话,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误解的可能就会更大了。至于那些不利于身心的气恼,就及时地找身边人倾诉掉吧,不仅可以得到心情上的放松,还往往会有金玉良言回赠。

总而言之,作为新班主任,我的经验是情绪管理很重要,要团结起你身边人的力量帮助你完成好这个任务,闺密、哥们;爱人、亲戚;父母、老师都可以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

情绪管理好之后,处理班级事务就可以更淡定从容了,也是时候拿出真才实学了。你有没有独特的魅力?你有没有独特的技艺?如果你有,那你就比我更胜一筹了,因为我是如此平平无奇的。听前辈们说“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这个班的学生也会是什么样的”,我不禁担忧起来,担心我的学生们也会像我那么平平无奇。然而担心是没有用的,想要把班级带得有声有色,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如果班主任什么样,学生就会慢慢变成什么样的话,那么德育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我这么想。于是在想清楚了对学生的德育方向后,我首先自己朝着这个方向践行起来。要学生做有礼貌的人,就展现出最有礼貌的一面;要学生有责任心,就认认真真地对每件事付起责任;要学生自信、自强,就自信、自强地去为人处世。德育的目标是崇高的,但是执行德育目标的班主任却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与不足,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进行着一场德育。把自身的不足改善掉,正是我在努力着的。卸下教师身份的我,性格较为内敛,不习惯积极主动;然而当我成为一名班主任,就必须努力改变这些性格特质:在管理班级时要拿出魄力来,组织活动时要拿出热情来,追求卓越时要拿出狠劲来……这些都是没有作班主任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改变。当看到学生干部慢慢懂得如何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看到各项活动中学生们积极热情

的身影,我开始相信我的改变是有价值的。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情绪管理好,以身作则好,面对挑战时的我们自然会更有勇气的。但是俗话还有后半句,那就是“勇者相逢,智者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充分体会到智慧的重要性。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遇到过的难题也不少,有的来自学生,有的来自家长。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明明是好心,却不能得到理解,心里难道不委屈吗?那么这就不是出发点的问题,而是方式方法的问题了。有句歌词这样唱道“宝贵的东西都需要很费心”,面对全班四十几个学生加上他们的家长,我们可是要把一百多号人团结在一起呐!不费心思量就想解决所有问题看样子肯定是不行的。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有时候我说东,他是会偏要往西的,而且可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但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他不是故意和我做对,而是在我不在的情况下管理不好自己。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学生非常看中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我尝试过的做法是先缩小他的不足而肯定他的优点,等到他觉得自己值得肯定时再和他分析他的不足,还可以提供他一些改善的方法,因为有时候他不是不愿意改变,而是不知道如何改变,在他改变的过程中多多陪伴他,及时鼓励他,给他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有的学生比较自我,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总会有所抵触,我又尝试让他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让他更能体会管理的必要性和难度,那么他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也就更能理解并遵守了。研究学生的日子里,难免会辗转反侧,但当我体会到学生心甘情愿遵守规则的氛围后,我觉得暂时的失眠是极有价值的。

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又不尽相同,有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的学习、荣誉,有的则更在意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个性,他们会对你的班级管理提出十分不同的建议。这个时候是向每一个家长妥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塑造他们的孩子吗?就算我们愿意,这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同在一个班级,学生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也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我尝试着强化班级的概念来化解与家长间的这种矛盾,通过各种途径更多地开展更丰富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在活动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也在活动中告诉家长我对班级建设的想法。

寻求家长们理解的日子里,难免会受些委屈,但坚持下来后看到学生更愿意到学校来,听到家长们放心、理解的话语,我觉得顶住压力的坚持是极有价值的。

确实,“坚持”二字也是我在这一年中提炼出的班主任工作关键词。教育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靠坚持下来的一段艰难路。只走过一年的我在这里所诉说的并不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而只是一个稚嫩的尝试者的分享。如果故事中有你感兴趣的情节,我将不胜荣幸,因为在座的您曾经或正在成为我学习的对象。感谢老师们的聆听,期待与老师们交流指导!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