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来源:爱站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布置与评价

作者:刘树荣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12期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听到不少学生感叹:“物理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也有的学生感叹:“曾做过的题目过了一段时间或换一下条件,结果又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呢? 美国著名物理教育学家波利亚先生说过:“学生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如果过分地依赖学习者的经验或感情世界,即通过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知活动对经验加以加工,那么学习就会出现危机。因此,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我创新。题海战役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机械型的,而不是智能型的。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怎样进行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呢? 一、作业布置

1.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或年级的要求。也就是说,布置的任务具有实际的意义。因此,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型作业比较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我们还需设计一些调查列举型的作业,通过让学生走进社会与人接触,极大地拓宽学生学习物理的空间。同时设计展示型的作业,通过学生的表演模仿,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极大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布置的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3.要把作业布置清楚。清晰而有条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作业,对初二年级的学生首次布置作业,教师最好做出示范,学生有了蓝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业要有层次和梯度,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每个层次和每个梯度都使相应的学生容易达到,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达到。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体验用物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的动力。 5.把握布置作业的时间和频率,一般以每个单元布置一次任务型的课外作业为好。一方面可以深化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保持学生完成任务的新鲜感,布置任务型课外作业最好在周末进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使作业的质量有所保证。

6.处理好师生关系。作业的组织形式是开放性的,教师可根据问题,采取让学生灵活处理完成作业的方式。可以是个人、伙伴或小组共同完成,教师要对后进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或帮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作业评价

传统作业评价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1.参与评价的主体。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评价主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作业批改中,分为优、良、达标三等,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教师多方参与,综合评价。在评价中,既要评价结果,更要评价过程。

(1)教师评价。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当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生活,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指点学生走出挫折,为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分享学生的成功快乐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么一来,做作业和批作业就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在这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方式。

(2)学生评价。除了教师评价作业外,我还组织学生通过展览,选出表现最优秀的“小明星”,采取小组评价、同桌互评等多种形式,在评价中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取长补短。

(3)家长评价。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可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4)自我评价。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使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总之,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的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2.评价方法。采取评语激励、评奖激励、成果激励等不同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开放性评价,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方法如下。

(1)评语激励。评语的定位由教师与作业之间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相交流。评语的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评价更全面、更具体,使学生对假期作业也更重视、更珍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评奖激励。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对作业采取多种类型的评价活动,设“认真奖”“调查奖”“创新奖”“优秀奖”等。评奖活动注重学生作业完成过程,并且面向全体,获奖面更大,使学生在教师、家长、同学及自我的肯定中强化认真完成作业的动机。

(3)成果激励。第一,开辟优秀获奖作业展示区,使展示区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流露真情的地方。第二,挑选个人的优秀作业,在班中传阅,使学生学会珍惜成果,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开放性的作业评价应以激励为评价宗旨。评价定位于多方面。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成效

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全方位的。教师应注重学生对作业的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表。 作业自我评价表

学生写完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完成第一栏“自我评价”,自己感觉肯定做对的,将题号分别填写在“肯定正确”一栏;可能做对的,填写在“可能正确”一栏…… 学生在进行初步的判断后,将作业交给教师。

作业批改完后,学生进行自我的分析与对比,然后填写第二栏“结果”,对选择错误的题目进行分析,写出“原因分析”。

这虽然是一张小小的表,但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首先,许多学生作业不认真,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进行自我反思,作业做完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做的质量如何。如果有这样一张表,自然就有了约束,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其次,就作业而言,现在学生的问题太多的是教师包办。这张表将本来应该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行作业布置与评价的改革,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作业的布置与评价的改革,加强研究,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的舞台。 【责编 田彩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