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B )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A、3 B、 4 C、5 D、6 2、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A)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
A.3 B.2 C.4 D.5
3、当采用扣件式钢管做支撑模板的立柱时,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mm
A、30 B、50 C、60 D、100 4、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端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并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
5、 浇筑高度2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7、拆除模板的顺序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正确) 8、模板拆除无须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即可进行,拆除须符合规范规定。(错误)
9、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可以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错误) 10、以下模板支撑工程,须进行专家论证的有( AD )。 A.砼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9m的模板支撑系统
;.
.
B.砼模板支撑工程搭设跨度16m C.砼模板支撑工程集中线荷载16KN/m
11、建筑工程模板承受的恒载标准值的种类有: ( ABCE )。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B.新浇混凝土自重 C.钢筋自重 D.振捣混凝土的振捣力 E.新浇注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
;.
.
1、当钢模板高度超过(C)m时,应设置避雷设施。 A.3 B.2 C.15 D.5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拼装高度为( A )米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A.2 B.2.5 C.3 D.4
3、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 )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模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A、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 B、先从一头开始,向另一头 C、先从跨中开始,先拆一半再拆另一半 D、以上都可以
6、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 )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架上。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A、2 B、3 C、4 D、5 8、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时,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
A、3Ω B、4Ω C、5Ω D、6Ω
9、当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 )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冰雪( )
A、5 5 B、5 6 C、6 5 D、6 6 12、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15、支撑梁、板的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柱,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 )程序设扫地杆。
A、 横上纵下 B、纵上横下 C、纵横谁在上在下都可以 16、支撑梁、板的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柱,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其顶部应设可调支托,支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mm
;.
.
A、100 B、150 C、200 D、250 17、支撑梁、板的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力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 mm处进行固定。
A、250 B、500 C、800 D、1000 21、安装电梯井内墙模板时,必须在板底下( )mm.处牢固地满铺一层脚手板。
A、100 B、150 C、200 D、250 (二)多选
3、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模板立柱支撑时,其构造与安装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
A、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B、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力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2跨,高低差不多大于1m,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多小于0.5 m
C、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头不得
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D、严禁将上段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D、水平支承梁的高宽比大于2.5时,可承受集中荷载。 (三)判断
1、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杆支模。( Y )
2、堆放的模板及木料应堆放在下风向,离火源不得小于30m,且料场四周应设置灭火器材。(Y )
3、多层悬挑结构模板的立柱应连续支撑,并不得少于3层。( Y )
4、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小于
;.
.
400mm。( Y )
5、距基槽(坑)上口边缘1m内不得堆放模板,向基槽(坑)内运料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运下的模板严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 Y ) 6、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宜在施加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拆除。当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规定执行。( Y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