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中学七年级古诗文竞赛(下册)
姓名: 班级:
一、 提示型默写:(40分,每空1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3.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
4.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过去了的, 。
5.东市买骏马, , ,北市买长鞭。
6. ,暮宿黄河边。
7.日辞黄河去, ,不闻爹娘唤女声, 。
8.万里赴戒机, 。
9.朔气传金柝, 。
10. ,壮士十年归。
1
11.策勋十二转, 。
12.雄兔脚扑朔, 。
13.双兔傍地走, ?
14.爷娘闻女来, 。
15.小弟闻姊来, 。
16. ,对镜帖花黄。
17.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
18. ,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 。
19.峨嵋山月半轮秋, 。
20.夜发清溪向三峡, 。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
22.此夜曲中闻折柳, 。
2
23.故园东望路漫漫, 。
24.马上相逢无纸笔, 。
25.独怜幽草涧边生, 。
26.春潮带雨晚来急, 。
27.岐王宅里寻常见, 。
28.正是江南好风景, 。
29.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
30.黄梅时节家家雨, 。
31.有约不来过夜半, 。
32. ,至今已觉不新鲜。
33.江山代有才人出, 。
二、 理解型默写:(36分,每小题2分)
3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 。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
3.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的名句是 , 。
4.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的几句 , , , 。
6.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7.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
8.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
9.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
4
10. 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11.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
12.《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
1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1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 。
15.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 , 。
16. 赵师秀《约客》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 。
17.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 。
18.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
5
三、 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24分,每小题3分)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 , ’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
6
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8、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