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第3l卷 卫生检疫i ............................................... 加强监管、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邢俊玲 高付城 (山东省武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253300) 中图分类号:¥851.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0)07.0056.0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 喹乙醇预混剂,休药期是35d,饲养者不按规定实行休药 相继出现了猪链球菌、瘦肉精中毒和“三聚氰胺”等事件, 期,就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超标。有些兽药生产 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 厂家违规加入国家禁用的药物,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 经成为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 畜产品的安全。 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大力加强养殖场区的监管, l-3动物疫病因素在自然界,人类的传染病60%来源 加强检疫监督工作,才能把危害畜产品安全因素控制在 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一些人畜共患 萌芽状态。 的疾病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威胁如结核病、布鲁氏病、口 1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蹄疫、炭疽病、禽流感病等等,这些疾病的流行和传 1.1 饲料的因素 饲料原料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和 播,将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一些养殖 保证。但是,一些饲料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 场、畜产品加工企业,本身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致使 益,添加违禁药物或者使用劣质原料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流入市场。尤其是一些不 这就给畜产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如在猪饲料中违规使用 法商贩,私屠乱宰病死畜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畜产品 镇静剂和催眠药物,特别是瘦肉精,动物饲喂后在体内 质量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可促进肌肉增长,抑制脂肪合成,改善胴体品质。但人 1.4养殖环境因素 饲养环境不合理也是影响畜产品质 们吃了含有瘦肉精残留药物的动物产品,会出现心慌、 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殖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主要 颤抖等症状;为了片面的追求皮红毛亮,过量加入砷制 为工业“三废”、农药和畜禽粪便等可经呼吸、进食、饮水 剂等;追求粪便发黑,大剂量加入高铜原料制剂;在肉 进入或积累在畜禽体内,造成蓄积。如铅、汞、镉、砷 鸡饲料中,添加大量羽毛粉;有些原料被霉菌毒素污 等通过动物性食品的富集作用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甚至 染,畜禽长期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饲料,严重 中毒。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养 影响畜禽肉品质量。 殖为发展趋势,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出栏牲畜是一 1.2兽药因素 兽药残留是影响畜产品安全最直接的因 些散养户提供的,一些养殖场、小区的设计、厂址的选 素,兽药的不合理使用时刻威胁着畜产品安全。有些饲 择, 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缺陷;一些养殖户的畜禽饲养条 料生产企业,为了防止猪腹泻,在猪饲料中超大剂量加 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条件差,高密度养殖,交 入抗生素,造成药物残留。在兽医临床上,有些饲养者 叉污染严重,不但诱发动物疫病的发生,而且影响畜产 对兽药的性能和使用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 品质量。 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用人药、劣质兽药、滥用或非法 1.5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下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 使用违禁药物,随意加大剂量,如磺胺药物可引起泌尿 平低主要表现在:饲养方式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饲 系统损害。出栏动物出栏前不执行休药期,导致药物残 养管理粗放、科学饲养的成分少;畜产品商品率低;具 留严重超标,导致畜产品质量不合格。如抗菌促生长的 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少;畜产品产业链不长。产 m;t;‘ m ‘ 山 :一 :-: = : : | 0 ‘ 0 ‘ r - r 0 - - r 禽带来一些毒副作用,尤其是不合理用药时表现得更为 期”)。目前,家禽的药物残留主要是抗菌药残留、消毒药 明显。特别是家禽的药物性肝损害和代谢紊乱问题日渐 残留、激素残留、抗虫药残留、B.兴奋剂残留。长期或大 严重,营养代谢性疾病、药物中毒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 剂量使用药物可造成药物在家禽体内和禽产品中的滞留 增加,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与蓄积,导致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量增高,动物性产 2.5 药物残留 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 品被人食用后,可直接危害到人的健康。 同,在家禽或禽产品上市前要制定“禁药期”(亦称“休药 (收稿日期:201 22) 2010年第7期(总第162期) 业化经营是畜牧业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畜产 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对畜产品质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首先,小规模的 家庭式饲养不利于加强防疫:其次,小规模饲养阻碍先 进技术推广使用。小规模饲养的收益少、采用先进技术 的成本高,养殖户不愿意采用。由于缺乏产业组织的帮 助,养殖户对品种、市场需求、养殖技术等信息了解 少,是阻碍新技术推广的原因。因此,畜牧业产业化水 卫生 场,指导养殖业主的饲养管理,真正做到层层有标准、 关关可监测、环环有守则,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5加强畜牧业执法监督和宣传 (1)加强执法监督, 严格执法。严格动物饲养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开展兴奋 剂检测,加大对使用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执法检查不仅对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 业,对动物饲养单位也要进行检查,利用动物耳标等免 疫标识推行可追溯制度,一查到底,从源头上堵截各类 平低是造成畜禽品种老化、畜产品质量不高的又一影响 因素。 2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要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就要从影响畜产品质量安 全的几个因素着手,从养殖的源头着手,抓住防疫、监 管等重点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 . 2.1抓动物疫病的防治 (1)养殖场构建生物安全体 系。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在动物饲养场的选址、设 计、布局等方面着手,从引种、自繁自养与人工授精制 度建立,合理生产工艺流程的建立,科学的消毒、免疫 与驱虫程序的建立三方面构建动物饲养场生物安全体 系。(2)开展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最有 效的手段之~,因而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动 物疫病发生情况,确定免疫的病种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 序,开展免疫注射。加强对免疫效果的监测和动物疫病 的检测。(3)增强动物疫病预防、预警。及时沟通各地 区的动物疫病发生情况,进行信息互通和开展风险评 估。 2.2严格检疫、饲养场的监管 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 疫和异地引种检疫。严格控制疫病的传播蔓延,减少因 为动物及其产品的大流通而带来的动物疫病隐患,把动 物疫病控制在源头。 2.3抓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质量及其使用过程的监管 执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 量以及停药期和休药期等,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和未被批 准的药物,限制或禁止使用人畜共用的抗菌药或可能具 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药物,尤其是禁止作为饲料添 加剂使用。加强对疫病的诊断,对症下药。规范兽药经 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对兽药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畜牧部门的职能作用,对规模养殖场、小区、 奶站要派驻专人监管,重点监管好饲料、兽药、疾病防 治等投入品的使用。 2.4建立专业的监测机构 畜牧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向 消费者提供合格安全的产品,除在生产环节规范合理使 用兽药、饲料外,主管部门应逐步建立药残监控体系并 制定相应的处罚手段,使药残超标的产品无出路、无市 违禁药物的使用。(2)强化宣传,提高生产者、消费者 的安全意识。随着《畜牧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畜禽养殖步入法治轨 .道,各级政府应加强兽药残留危害宣传,普及动物疫病 防制知识,强化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完善动物疫 病防制、监督体系建设项目,真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保驾护航。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宣 传加强畜产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培育畜 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畜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带动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 愿,组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生产规模和质 量,实施品牌战略;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畜产品知 识及识别宣传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识别、食用 安全的畜产品,真正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宣 传,形成一个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外部环境, 形成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执法环境,使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2.6依法采取行动,严惩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一些饲 料、兽药的生产者,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 利违法害民,在饲料里违法添加违禁兽药、添加盐酸克 伦特罗f瘦肉精)、“苏丹红”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此,各级 畜牧执法机构应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法 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联合卫生、环保、工商、质检、公 安等部门,加大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监管力 度,对违法行为依法行政,严管重罚。保障畜产品安全 质量工作任重而道远,广大群众要积极举报畜产品生产 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提高执法者动态监督,实时监管和 全过程监管的能力。对违法者将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共 同维护食品安全。 总之,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 断提高动物生产单位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加强自 觉性,本着为人类健康着想来开展畜牧生产,真正做到 依法防疫、科学饲养、规范用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 全,真正维护人类的健康安全,不断增强畜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和外向度,畜牧生产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收稿日期:2Olo_O4_24)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