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春 季 学 期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主讲教师 张敏 课程名称《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技术》 总学时 64×2 专业 茶文化专业 班级 2009级 教材版本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
讲授 44 ×2 学时 实验 10× 2 学时 其它 6×2 学时 习题课 4 ×2 学时 教学实习 学时 考试或考查 考试 教材处理说明: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树栽培学》与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加工》,由于教材的针对性不是很好,在教学时,将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删减,本学期将重点介绍炒青绿茶及工夫红茶加工技术的内容,适当介绍茶树生物学基础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加大实践教学的内容。 教研室主任(签章) 教务科(签章)
2010年3月6日填报
说明:本计划一式二份,由任课教师本人填写,经教研室审核,报教务科
审批后执行。本计划由教务科、任课教师本人各持一份备查。
周次 课次 讲 授 课 题 或 章 节 绪论 我国茶区概况 茶类识别实训 茶树栽培与加工VCD 第一章 鲜叶§1鲜叶的化学成分与与茶品质的关系 §2鲜叶质量的评价 第二章 绿茶初制 §1眉茶初制 一 杀青 §1眉茶初制 二 揉捻 §1眉茶初制 三 干燥 §2 特种绿茶 实训:宜昌市场名优绿茶品种调查 实训:宜昌市场名优绿茶品种调查 第三章 茶树生物学基础 §1茶树的形态特征 §2茶树总发育周期 §3茶树年发育周期 §3茶树年发育周期 第四章 茶树的适生环境 §1气象条件与茶树生育 §2土壤条件与茶树生育 习题讨论/辅导答疑 1 一 2 3 二 4 5 三 6 7 四 8 9 五 10 11 六 12 13 七 14 15 八 16 17 九 18
作业 实验报告 作业 作业 实验报告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周次 课次 讲 授 课 题 或 章 节 第五章 茶树繁殖技术 §1繁殖的方式及特点 §2 无性繁殖 第六章 茶园施肥 第七章 茶树修剪 习题课 红茶加工VCD 第八章 红茶初制 §1 概述 §2 工夫红茶初制 一 萎凋 §2 工夫红茶初制 二 揉捻 §2 工夫红茶初制 三 发酵 四干燥 §3 红茶品质的形成 习题课 综合复习 辅导复习 辅导复习 习题讨论/辅导答疑 19 十 20 21 十一 22 23 十二 24 25 十三 26 27 十四 28 29 十五 30 31 十六 32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2010 年 秋季 学 期
教 师 授 课 计 划
主讲教师 张敏 课程名称《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技术》 总学时 32×2 专业 茶文化 班级 2009级1、2班 教材版本 化学工业出版社
讲授 26×2 学时 实验 学时 其它 6×2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教学实习 学时 考试或考查 考查 教材处理说明: 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加工》一书,由于本书并非专业教材,在教学时,将征对茶文化专业学生特点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删减,同时,也会增加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教研室主任(签章) 教务科(签章)
2010年3月6日填报
说明:本计划一式二份,由任课教师本人填写,经教研室审核,报教务科
审批后执行。本计划由教务科、任课教师本人各持一份备查。
周次 课次 讲 授 课 题 或 章 节 第一章 茶叶精制加工 一、毛茶调理的技术措施 二、毛茶加工基本理论 二、毛茶加工基本理论 三、毛茶加工技术 第二章 乌龙茶 一 概述 二 形成优质乌龙茶的必备条件 三、乌龙茶的初制原理 四、铁观音茶制作工艺 第三章 黑茶 一 概述 二 黑茶初制原理 习题讨论/辅导答疑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5 五 6 六 7 七 8 八 9 九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周次 课次 讲 授 课 题 或 章 节 三、普洱茶知识简介 第四章 紧压茶 第五章 花茶窨制 第五章 花茶窨制 辅导复习 辅导复习 考试 习题讨论/辅导答疑 10 十 11 十一 12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