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理论探析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理论探析

来源:爱站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理论探析

作者:孙杰 韩敏娟 曹鹏鹏 齐玲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5年第03期

关键词:培土生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理论探讨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3.027

中图分类号:R25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3-010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可反复发作,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其主要症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灵枢·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素问·大奇论篇》曰:“肺之壅,喘而两胠满。”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息急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寿世保元·痰喘》描述:“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壅塞。”由此可知,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病证反复发作导致的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为主要症状的复杂证候,而这些症状均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吻合。 1 病因病机

COPD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而痰浊与瘀血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1.1 脾肺气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主要内在基础

多种肺系慢性疾患,如喘证、哮病、内伤久咳迁延失治,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化,聚而成痰,痰浊潴留,久则肺主气功能失常,失于宣降,肺气壅滞,还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不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39)

敛降。脾肺之气受损,或年老体虚,脾肺之气虚弱,易感受外邪而复发。脾肺气虚是COPD稳定期主要的内在因素。清·高秉钧《医学真传·咳嗽》指出:“脾土内虚,土不胜水,致痰涎上涌,地气不升,天气不降而为咳,咳必兼喘,此咳之属于脾也。”明确指出肺病及脾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肺脾两虚。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聚而成痰,上犯于肺,出现咳嗽、咯痰。日久则累及肾,致肺、脾、肾三脏虚损,迁延难愈。后期病及于心,导致肺心同病。

1.2 外邪引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和加重的诱因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为五脏之华盖,是为娇脏,宣行卫阳之气,喜轻盈而忌重浊。《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肺气虚,为邪气所壅塞,肺失宣降,则见咳嗽、咯痰、喘息、气促、胸闷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这些都明确指出肺气本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引起咳嗽、气短等症状。

1.3 痰瘀互阻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因素

痰浊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肺为水之上源”,居于上焦,通调水道,久病肺虚,失于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津液聚而为痰;脾主中焦,运化水谷精微,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水湿聚而成痰,上贮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指出:“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功,湿也,主于脾;痰之行,气也,贮于肺。”痰浊内生,上阻于肺,肺失宣降则咳喘发作。而瘀血在本病的发作中也有重要意义。肺朝百脉,主治节,气行则血行。久病则脾肺气虚,气虚则无力助血运行,血行瘀滞,致气虚血瘀,即久病耗气成瘀。而瘀血的形成又会进一步阻碍津液的输布运行,导致津液停聚、痰浊内生。

2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 2.1 培土生金法

清·陈士铎《石室秘录》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咳嗽自已。”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土生金,为金之母。当金病致土虚,亦或土虚不能生金时,即肺病及脾或脾虚无以资肺,肺脏不能复元时,应虚则补其母,用补脾土的药物,借以调补中州,益气生血,充实后天,则中气足,气血旺,从而滋养肺金。这种方法被称为“培土生金”法。常用方为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重在益气健脾,使脾气健运,生化有源,肺得滋养,久病可愈。

2.2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依据

2.2.1 脾健则宗气充,以司呼吸、贯心脉、资先天 清·何梦瑶《医碥》云:“饮食入胃,脾为运行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脏腑,实先上输于肺,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脉。”说明肺所主之气主要源于脾,且脾胃所化水谷精微首先养肺,所谓“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运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且脾健则宗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充。宗气乃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与脾化生的水谷之气结合而化,其作用有三:①走息道而司呼吸。故宗气亏虚可影响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②贯心脉而行血气。宗气可助心脉之血气运行,不至成瘀,若与痰互结,则成发病宿根。③宗气沿三焦下行入脐下丹田,以资元气。在COPD稳定期,患者常表现为肺脾气虚,而此时对肾气的影响可表现为两种情况:一为病情相对较轻,尚未影响及肾;另一种为病情相对较重,已累及肾。所以,宗气充盛在此亦有两种作用:对前者为先治未成之病,助未伤之肾气;对后者为早治已成之病,减慢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症状。研究表明,呼吸衰竭与肺脾气虚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补土生金”和“补益宗气”,可延缓和控制呼吸肌疲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改善呼吸功能,有效纠正呼吸衰竭[2]。 2.2.2 脾健卫充则邪无所侵 卫气具有护卫肌表、抵御外邪、调控腠理开阖的功能。《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明·孙一奎《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也指出:“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由此可见,若卫气虚弱,腠理疏松,则外邪易侵。而卫气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的部分。《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所以,脾健则卫充,不易被外邪入侵。临床研究也表明,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后,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目的[3]。

2.2.3 痰为宿根,脾健则痰自化 痰浊为COPD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而肺脾亏虚是形成痰的重要原因。脾主运化水液,以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脾虚运化失职,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聚而成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指出:“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痰浊生于脾,而上贮于肺,肺失宣降,则出现咳痰喘,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健脾胃,培土气以消痰源,剔除宿根是治疗关键。总之,脾气健旺,水液运化,痰无所生,肺无痰贮,则病易愈。研究表明,用培土生金法可以有效减轻咳、痰、喘等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5]。 3 小结

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充足是COPD稳定期治疗的关键。采用培土生金法,土旺则金生,意在治本以绝生痰之源。但临床应用时,须注意辨证以肺脾两虚为主要病机,用健脾药时要补而不滞,同时要有未病先防的意识,使脾健肺气充,肾气得以固护,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46(4):255-26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翁燕娜,韩云.健脾益肺冲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09,30(12):1578-1579.

[3] 苑惠清.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6,25(9):520-521.

[4] 王玲,居来提·赛买提,杜丽娟,等.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69-272.

[5] 郑青秀.补肺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3):58-59.

(收稿日期:2013-12-29)

(修回日期:2014-07-30;编辑:梅智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