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述门纯德教授的学术思想_孙天存

浅述门纯德教授的学术思想_孙天存

来源:爱站旅游
〔名医经验〕

量黄白色渗出,中心凹光反消失。患者自觉胸诊断:视瞻有色(痰热上扰,气血受阻型)。治以清热化痰,行气活血。方用自制内障症主方川贝、滑石、竹茹、丹皮,重用滑石。连服12剂后自觉右眼前灰黄色暗影较前变淡,右眼视力提高至0.7,眼底黄斑区水肿基本吸收,有数个黄

光明中医杂志 1997年第2期

白色渗出点,中心凹光反仍不明显。上方去川眼视力增至1.0。查眼底除黄斑部色素不匀

外,中心凹光反已可见。继服六味地黄丸1月善后,右眼视力恢复至1.2而痊愈。

参考文献

张望之.眼科探骊.河南科技出版社,1982.6.

(收稿日期:1996.12.10)

闷目眩,食欲不振,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贝、滑石,加海藻、昆布以散结,又服15剂。右

浅述门纯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孙天存

甘肃省武山县鸳鸯兽医站 (741315)

  内容提要:从五个方面论述17岁自学中医

点,融会贯通,不仅用阴阳学说认识和解释疾

成才的山西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副教授门纯德的病,而且还用来指导遣药制方。

学术思想。①阴阳是衡量中医成熟的标志;②仲景之方,为临证之准则;善拟新方,治疑仲景之方为临证之准则,善拟新方,治疑难病;难病③善于兴阳,药用桂附;④治疗杂病,《金匮》为宗;⑤孜孜以求,苦思冥想,走出成功之路。

阴阳为衡量中医师成熟的标志

门氏说:“一个医生走到一定程度,便走到阴阳路上来了。是否懂得了阴阳,是衡量这个中医成熟不成熟的标志。”门先生不仅注重阴阳两纲,还很注重六种变化。他服膺张景岳、徐灵胎”两纲六变”说,常引景岳语告人:“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焉。”“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以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

门氏遵仲景之方,在条文简而寓意深,察证候而辨入微,用药少而效专宏,用之得当,往往

立起沉疴。数例用平常方药治之久不获效的病人,遵仲景之辨证,投用经方而其病若失,遂更加坚定了对仲景的信仰,渐转入经方为主。遵经方而不泯时方,以辨证为主经方新用,比如:治产褥热用白虎汤;治高血压、神经衰弱、汗出失眠,用甘草桂枝汤;治前列腺炎,用乌头桂枝加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收功用温经汤;治肾结核用猪苓汤;治流行性结炎用越婢汤。门氏还认为遵仲景方,遵仲景量,否则起不到很好

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曰的效果,比如五苓散,北京中医研究所实验证

阳而已。”认为疾病的千变万化,总不离乎阴阳。明,按仲景量利尿作用最佳,等量齐头利尿作用病有阴阳,脉有阴阳,药亦有阴阳。其表实热者,可赅于阳,里虚寒者,可赅于阴。所以阴阳两道,为医道之总纲,疾病之六变是病性、病机的总结,也是分析、认识疾病病因的关键。为医之道,在于提纲挈领,如此则病无遁形,治之多胜。临床上,门氏对阴阳的对立统一、生克制化,相互依恋、互为消长及脏腑气机的升降观

明显降低。故日人渡边熙说:“汉方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自拟新方,善治难证。比如:活化汤治疗静脉炎;芍药钓藤木耳汤治神经疾患;

消瘤丸治疗良性肿瘤。

善于兴阳,药用附桂

门氏喜引景岳语:“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来则生,阳去

35〔误诊求真〕

则死。”他认为人的生理上,阳气是决定生化的重要方面,在病理上较之阴精,阳气受损更迅速,阳气一损,诸病丛生。在治疗上,阴难速长而阳易骤生,故兴阳而收效更捷。称今之世医,用药远热近寒,善治热证而拙于治寒,且塞北地高天寒,阳损居多。临证善用兴阳温经祛寒法,并对附子研究颇深。附子辛温大热,走而不守,副作用远不如肉桂多,对虚寒性的疾病广泛运用自待不说,即便是阴虚内热者,亦少量使用以反佐取热因热用之多配知地,丹皮以监制。治肝阳上亢之头疼,以附子配生石决明、牡蛎。用附子腾越中阳,俾其上济肝木,石、牡使浮阳潜降,常应手而瘥。治神经衰弱久,久而不寐,经养阴安神,镇静药物效微者,也适当加一些桂附类的兴阳药。临证用附子先煎1小时无毒。日本的无毒附子据称是高温而成。他说:“我离开了桂枝就不能当医生了。”指出了古之桂枝、肉桂不分,宋元以后,渐分为二。桂枝可解表,也可温里。其味辛而甘,配伍不同而作用也不同。仲景小柴胡汤加桂枝,取其和营解肌之力;四逆散中加桂枝是制其动悸;防已黄芪汤中加桂枝是制其奔豚;理中丸中的桂枝是平其肾气;在去桂加术汤后注曰是取其利尿;小建中汤加桂枝

光明中医杂志 1997年第2期

肝理气。一般外感内伤,如痰喘、咳嗽、水肿、胃痛、痹痿、惊悸、怔忡,月经不调、痛经

积,以及

便泄下痢,风寒湿阻,心血管疾等,都广泛使用

桂枝。血瘀气滞亦常用之,阳虚痰浊偏胜用桂枝。在冠心病的治疗上,认为能减少阴药的塞壅,多配宽胸化浊、活血理气一类。

治疗杂病,《金匮》为宗

门氏认为《金匮要略》是论治杂病的专著,原文应反复熟背。历代注家不少,佼佼者推尤氏《心典》,其注释简明,其它如魏念庭《本义》,周杨俊、赵开美的《二注》,陈念祖的《浅注》、《歌诀》,皆应参读。临床治杂病,运用《金匮》方剂,堪称娴熟,总于寒热虚实间推求,刻意求工。如柏叶汤治呕吐、衄血,干姜甘草茯苓白术汤治腰腿风湿麻痹不仁,黄土汤治阳乏血溢,肾气丸治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神经炎,大黄附子汤治麻痹性的肠梗阻,乌头桂枝治脉管炎等,皆有佳效。

孜孜以求,苦思冥索,走出成功之路门氏17岁自学中医,无师友援,无家学依托,只靠自己孜孜以求,苦思冥索;数十年中,白日治病,奔波,穷思于方脉;夜晚诵读医书,远虑于成败。他在学习与实践中,悟出了《素问》与

是取其温补;桂枝茯苓丸用之取其治血消积;还《伤寒论》的真谛,善治寒证,灵运附桂,走出成

常以桂枝配龙牡,平其冲逆;配参术温补中焦;功之路,为自学者树立了榜样,为中医事业做出配麻杏解表定喘;配附子振奋元阳;配红花、丹参活血行血;配生芪术苓行水利湿;配生姜、伏龙肝、半夏止呕温胃;配芍药治经闭;配柴胡疏

了无私的奉献。

(收稿日期:1996.8.15)

中医误诊原因浅析

陈家旭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误诊是医生对患者所患病证的一种错误诊断,包括将某种病证诊断为另一种病证,将有病诊断为无病或将无病诊断为有病,以及将两种36或两种以上的病证(如合病、并病、复合证、兼挟证)诊断为其中某一种病证。误诊无疑会导致治疗上的失误,任何医生都应力求避免。导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