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爱站旅游


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供水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近年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取得了成效。阐述了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村供水;存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有些镇的人口规模已经非常大,乡镇工业的总产值和从业人员规模也不断扩大,不少小城镇不再是简单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在农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村镇供水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在全国村镇供水单位的供水量中,乡镇企业用水占50%以上,村镇供水的发展保障和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近10多来我国大力发展村镇供水事业,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有了保障,大大减少了水传染病、水致地方病以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由于对村镇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地下水回灌等实行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体制保障[1-2]。

1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取得了成就,但实际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形成的水质超标问题很突出,一些水厂(站)不按工艺要求制水,供水质量得不到保证,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保证体系。由于大部分村镇兴建的都是简易水厂和供水站,日供水能力小,乡镇小水厂制水工艺比较简单,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很低。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手段和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水质普遍得不到适时检测,存在严重的水质安全隐患。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不少村镇供水水工程只有1~2个人管理,且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其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供水工程产权不清,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供水工程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不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也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于我国农村供水发展起点低、基础差,目前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村镇供水作为基础设施之一,还不能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2对策

2.1适度规模集中供水

适度规模集中供水是农村近期供水的建设方向,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最佳选择和根本出路;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是供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长远发展方向。对于目前严重缺水而经济又相对滞后、水质严重超标(特别是氟砷含量)、又不具备集中供水水源的地方,为了解决近期饮水困难及饮水安全,可以通过简单的工程措施或简单的技术处理,首先为群众解决当前有水吃的问题。从长远看,需要建立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3]。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工程有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降低人均工程造价和制水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成本包括水资源费、动力费、药剂费、管护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管理费、日常检修维护费、大修理费和折旧费等。实践表明,规模较大的工程制水成本低于规模较小的工程,供水工程经营管理比较规范,而单村供水工程大都缺乏供水成本分析和工程运行记录资料,经营管理比较粗放,适度规模集中。二是有利于确保水质,保障饮水安全。按照水质、水量、供水保证率和用水方便程度4项饮水安全指标分析,我国农村供水的总体水平不高,自来水普及率低,供水水质远未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量的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很多农民直接饮用易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坑塘水,遇干旱气候或在干旱季节缺水依然严重;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饮用水中微生物、有机物超标严重;受供水方式的制约,用水方便程度低;现有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多数规模较小、缺乏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测手段,供水水质的可靠性和工程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了35项水质检测指标,目前许多村镇水厂都做不到,甚至有些县城的水厂也难以达标。只有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单位才有条件符合这些要求。三是有利于工程可持续运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规模相对较大、运行管理人员素质较高,因此相对于分散式供水工程而言,其抗击自然能力强,工厂质量好,管理水平高,工厂寿命长。

2.2加强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

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村镇供水单位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水利部颁发《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提出供水工程的设计应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并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引进一些给排水技术人员,充实供水方面的技术力量[4]。

2.3搞好水厂水处理,加强水质检测

搞好水厂水处理的建设、运行管理是保证饮水安全的关键。为了保证饮水安全,供给农村居民的饮水一定要经过净水工艺的处理,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为了提高村镇供水的质量,首先要求设计的净水工艺科学合理,且设施运行可靠,在运行中要严格管理,各种规章制度要齐全,并注意贯彻[5-6]。同时,要加强对水源的保护,这不只是水厂的事,水利部门要与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协调好,并取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加强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水利部2004发布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规定了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检验制度,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

2.4认真做好供水工程水价核定和水费征收

水费计收和合理补偿机制的形成,是确保工程良好运行的经济保证。水价的制定是关键,水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水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但村镇供水也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完全市场化。因此,水价的制定除有关规定合理制定外,还应与当地政府做好沟通。对于新建农村供水工程,要求水价成本按成本加微利的原则核定,水费收缴原则上一次到位;对于确实困难的村社,可以考虑分期到位;对集中供水工程,无论规模大小,必须要进行成本核算,按县级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水价合理收取水费,用于工程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使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对于高扬程提水的供水工程,由于成本高,相应水价也高,农户的承受能力有限,在尽可能减少运行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工程正常运行,仍存在亏损问题,需县财政补贴才能维持工程的正常运行。

3参考文献

[1] 何英华,王庆华.确保农村供水安全的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2):117-118.

[2] 马百壮,张维耀.关于农村供水问题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3(4):95-96.

[3] 庄匀.农村供水现状与治理对策[J].村镇建设,1994(6):16-17,39.

[4] 刘家义.中国农村供水现状与对策[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9,6(3):2-3,14.

[5] 金良贵.浅谈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饮用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5):206.

[6] 康静,何丽云.合阳县农村供水工程的问题分析[J].陕西水利,2009(8):198-1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