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夜莺——徐志摩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温文如康河的柔波,清丽若三月的金柳,款款地来,款款地去,即使别离难舍,也可以那般优雅轻盈;即便匆匆路过,也不忘拈起朝雾里的野花,深情地微笑。他,就是徐志摩。
名句: 1、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
3.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4.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偶然》)
5.我许给你的,我从没收回,只是,从今以后,它再没地方存放了!
6.我是一只幽谷里的夜蝶: 在草丛间成形,在黑暗里飞行, 我献致我翅羽上美丽的金粉,我爱恋万万里外闪亮的明星—— 沙扬娜拉!
我是一只酣醉了的花蜂:
我饱啜了芬芳,我不讳我的猖狂: 如今,在归途上嘤嗡着小嗓, 想赞美那别样的花酿,我曾经恣尝—— 沙
1
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拉娜。
7.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8.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滋养。
9. 他唱,直唱得旅途上到处点上光亮,层云里翻出玲珑的月和斗大的星。
致志摩
那一天,你轻轻的走了。你乘着风,悄悄地飞向了苍茫的云深处。
从此,地上的人们再看不见你春风似的笑脸,再品不到你纯净如泉的真,再感觉不到你火焰般的情。
从此,你不再在凄清的深山中望月,你不再在没有方向的风中寻梦,你不再在黑夜里黯然的埋葬希望,你不再在沉寂里倾听自己的心一瓣一瓣凋落的声响。
轻轻的你走了,在那一天。
你果然化做了一片云,飘向了自由,飘向了安宁,飘向了无踪。你果然化做了一颗星,驶向了黑夜,驶向了光辉,驶向了永恒。
不明白,是命运捉弄了你,还是你捉弄了命运。
2
你是一只飞蛾吗?凝聚了生命的全部执着与热情,只为了那一团绚丽的火苗。你是一朵雪花吗?满含了前世今生的期盼,只为了在一只温热的掌心上消融。
你流泪了吗?
在这满是草的土地上,你不该是一株洁白的花;在这满是沙的海滩边,你不该是一粒晶莹的珍珠;在这满是星星的夜空中,你不该是一轮皎洁的月亮。
是的,你是傻。这怯懦平庸的人间,存不下彩虹一样的绮丽的梦。这安分守己的世上,容不得水晶一样精美的理想。
是的,你不应该痴。纯美的爱情如同康河的夕阳中的金柳的倒影,永远无法握入掌心。
可是,可是为什么我的泪会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涌出来。
没有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你走了,你悄悄的走了。
你像一颗绚烂的流星,一瞬间划破了沉闷的天空;你像一叶小舟,用优美和沉没使波澜不惊的幽水变得生动;你像一只夜莺,用歌唱和忧伤捂慰着无数孤独的心灵。
你,是真正的诗人。你用你的心,你的情,更用你短暂的生命写了一首凄艳的诗。
几十年后,对着长满了青草的坟,我默默的猜着你的眼神,你的笑容。
你是否睡得安稳?你是否如愿的做了康河里的一条水草?你是否知道这天空还是原来的天空,这松林还是旧时的松林,只是这世界已不同,犹如沧海幻成了桑田,而桑田里没有了彩虹似的梦,没有了带露的草花,没有了像你一样痴傻的人。
3
我仰起头,用我潮湿的眼睛望着天空。天空里,有一片云,正悠悠的飘着,那是你吗?
那一定是你,因为我听见了一个声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 一只舞蝶
冰心说,徐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是的,志摩是一只蝴蝶。
在诗的天地里是一只轻灵飘逸,洁如琼玉的舞蝶。他以翩然的舞姿舞出同样轻灵、飘逸的诗行。那轻挥的衣袖是人间别离时最美的画面,已定格在每一颗柔情的灵魂里;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是他以一个舞者细腻的情怀撷取的世间刹那的珠影,它至今仍温柔着别离者的眼眸。那宁愿“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的快乐的雪花,是他以赴火的舞姿对爱的吟哦。现代诗坛这个大花丛,因有了志摩的舞姿而更缤纷了。
志摩是一只舞蝶,是一只在爱里燃烧的舞蝶。他以火热的诗燃烧着自己,也燃着林徽因。文字绮丽如笼烟霞、容貌惊鸿照世的徽因感受着他火一样的情,且亦以火之热烈相迎,让自己沉醉于人间四月天。可是,最后,徽因怕自己的生命因爱而被燃尽,选择了逃离,痛苦的逃离。徽因离开激情燃烧的志摩,选择了笃实求进的梁思成。这样的选择,对于志摩,或许真如他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吧。那么对于徽因来说又是什么呢?或许也该是命吧。她若与志摩相携,中国诗坛会多一位诗人,但是,建筑史上定会失去辉煌的一页!
志摩于陆小曼,也是燃烧的舞蝶。如果说,他于徽因来说,舞得凄美的话,他于小曼则舞得沉重。当爱掺进柴米,曾同样有火一般热情的小曼倦了。小曼移情于他人了,小曼颓废了。可是,志摩仍以他燃烧的生命力挽小曼于水火。为了小曼,他辗转于京沪,将在两地大学赚来的钱都寄给小曼挥霍,可是,小曼却视之不甚惜啊。志摩如此,没能弃小曼而去,是为小曼的病体,更是因小曼昔日的恩情。志摩说过,小曼若能奋进,哪个不低头,这其中包含多少爱怜与痛惜!是啊,小曼若真的奋进,中国会多个诗人,会多一个画家。可是,小曼却不珍惜那自己以背离世俗的抗争才得来的幸福,竟然让美丽的爱情、生命之花迅速枯萎,何等可悲!
4
志摩说过:“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啊,当志摩在爱的路上舞得累
了的时候,真的就悄悄地离开了,以沉默告别了34载的红尘爱恨,没有一句别语,只有那一声巨响为他送行。
一只蝶,生命短暂。虽没能如蜂收获甜蜜,却啜饮了人间的甘露,并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绝美的舞姿,志摩便如此。
徐志摩,尘埃深处,一曲忧伤的布鲁斯
徐志摩被认为是悲剧的,其悲剧的原因大都认为是来自他的英年早逝。
生命的终结无疑是最大的不幸,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空中结束了他短短却极富传奇的一生,这与众不同最后的消亡,也那么震撼人心,那么澎湃地在多年以后,依然深深撞击在人们的心头。
可我认为,他的悲剧,并不是因于他仅于三十五岁的生命,我甚至认为,在飞机撞击地面烟光激起的刹那,他会发出一声生命的礼赞。虽然,在他浪漫无边的思想里,可能还有着太多无法放下的牵挂。
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作为一个游学欧洲的学者,深受西方当时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人道主义似乎成为他驰骋中国南北,纵横青春岁月的一柄锋芒毕露的剑。他是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他迎合了诗人那颗天生充满灵性、幻想、唯美浪漫的心灵。
这也是早期的青春的徐志摩之所以热烈激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的诗人的诗是明亮、炽热、充满了战斗的号角。正如他在《为要寻一个明星》中写道:“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这回上天透出水晶似的光明!”二十年代,当人道主义在西方渐至兴起,人性和人文也在中国逐渐复苏,当五四运动的新文化鼓吹着民主自由和人性解放。而此时徐志摩已不满足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继而转向欧美。此时的诗人,正怀着一颗“救国”、“兴邦”、“新民”、“立民”的伟大理想,此时的徐志摩可谓激情四射,“活泼浪漫、诙谐风趣。”他的诗风浪漫而唯美,华丽而夸张,那铺陈的语句如飞瀑流泉,那浓烈的情怀,让人无法抵挡。
5
1921年,16岁“人艳如花”的林徽音,在浪漫的雾都剑桥与徐志摩不期而遇。这个妙笔生花,才情通透,纯如白雪,美如鲜花丛中一轮明月的纯情女孩,点燃了诗人一生当中最明媚最阳光最灿烂的欲望和理想之火。林徽音美丽的容颜、飘飘如樱花飞扬的才思,符合了诗人关于爱最完美最圆润的定义。林徽音无疑似一个神仙妹妹款款降临人间的姿势那么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出现在了诗人二十四岁的青春里。一个唯浪漫是求的完美主义诗人,再也无法拒绝这位内外兼修美丽纯情少女那不可抵挡的魅力。
他坠入了无边无际的情网,象一个困在情网中的囚徒,不可自拔。虽然其时的诗人已有了第一个妻子张幼仪,而林子也有了生命中无法舍下也是最终她携手一生的男人,徐志摩恩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那场风花雪月的异域的恋情,成就了文学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典,他们最终天涯相隔,无缘牵手的结局,也成就了徐志摩一生一世直到生命最后的钟敲响的刹那也都无法释怀的大悲大伤。
虽然,后来的徐志摩,对陆小曼爱得疯狂和窒息,爱得山穷水尽,但我一直认为,在诗人短暂浪漫传奇而充满悲剧的一生中,只有一个女人才是他的最爱,才是他一生一世都要用心去珍藏,去呵护,去怀想,去痛苦和忧伤的过往,那就是林徽因。
最终搁浅在康河柔波里的爱情,是诗人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痛。诗人对陆小曼几乎失去理智的爱,恰恰是他鲜血淋漓的最真实的写照,是他将对林子的爱情全部转移到陆小曼身上,与其说他用心血和泪水浸润成的《爱眉小札》是写给陆小曼的,我情愿认为,是写给他的梦中情人,林徽音的。
支离破碎的爱情直接影响着徐志摩的心情和创作风格,他经历了从当初的激情满怀充满了五四的战斗精神,开始了向情爱缠绵的转变,比之先前的创作,社会意义有所削弱,失去了那种勃勃进取的精神,而流露出了更多的忧郁情绪。
1922年,在林子回国奉命与梁思成成婚后,饱尝思念之痛,被爱伤得体无完肤的徐志摩,也结束了其海外游学的生涯。
6
在他多情却灰暗的岁月里,另一个女人陆小曼似一团冬天的火,炙烤着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他在给陆小曼的情书写道:“即使眉你有一天(恕我不可能的设想)心换了样,停止了爱我,那是我的心就像莲蓬似的栽满了窟窿,我所有的热血都从这些窟窿里流走——”,他在接下来的信中写道:“但我所最要知道的是,眉呀,我是否你‘完全的必要’,我是否能给你一些世上再没有第二人能给你的东西,是否在我的爱你的爱里你得到了一生最圆满、最无遗憾的满足?”诗人那种炽烈的爱恋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有种不可扼制的强烈的心动。
我无法说此时的徐志摩是不爱陆小曼的,陆小曼艳丽的气质是可以深深打动诗人那份浪漫主义情怀的,但我更加偏向的认为,陆小曼此时更多的是填补了林子走后徐志摩内心那种深不可测的悲哀与孤寂。
爱表现得愈深,伤愈痛,有谁能够懂得诗人那颗爱着伤着却依然血流如注的心?有谁能够懂得只有一个女人自始至终一直深深占据着诗人心里最柔最软的角落,顽强地将爱的无可奈何漫延成一生一世血色山河?
当爱的激情渐渐消退,当徐志摩关于林子的种种爱的幻慰如天边一道彩虹在风雨过后绚丽至极却最终无影无踪,当陆小曼这个曾经的天使终于背判了诗人那如太阳滴血般的爱情,移情别恋时,加上他人道主义理想在当时的中国践道受阻,而当时的中国革命也正处于低潮,一个心怀天下,却又唯美多情的诗人,其理想的大厦轰然倒地,视爱为生命的的诗人再也无法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诗人的思想和情绪已趋向颓废。其在诗中写道:“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他在《残春》的诗中写道:“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你那生命的瓶子里鲜花也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诗人关于爱的破灭和绝望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中》可见一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诗人的无助,徘徊与悲哀,通过一唱三叹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坚持认为,当徐志摩的诗歌由激情转变为忧郁甚至颓废时,其在诗歌的表达上却达到一个登峰造
7
极的地步,他把自己一手开创的新月诗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的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1年的一天早晨,35岁的徐志摩与陆小曼告别,为了生活,为了能够赚足陆小曼抽鸦片和奢侈的生活支出,他不得不去应胡适的邀请去北京大学任教。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那个季节的冰期与诗人心灵的冰期一样的绵长。那个早晨有着淡淡的阳光,那个早晨有梅花静静的绽放,浪漫唯美内心却无比忧伤的徐志摩,看着舷舱外廖阔的天空,此刻他在想些什么,是曾经让他灵魂颤抖的林子?还是现在背判爱情背判了他的,妻子眉?
他一生唯美是求,为何到手的却只是一件外表华丽却轻飘如尘埃梦的衣裳?
当生命的绝唱在电光火石的刹那,诗人是痛苦地呻吟,还是快乐的礼赞?
我似乎听到诗人在唱:“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插安蔷薇,也无须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青青的草,霖着雨,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再也不见地面的青荫,觉不到雨露的甜蜜;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在黑夜里倾吐悲啼;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我也许忘记。”
我亲爱的的诗人,我浪漫唯美忧伤的诗人,你是否在唱这样一首诗时,落泪了,今夜,当我再读这样忧伤的诗句时,眼眶渐渐潮湿,我的眼前一片模糊。
今夜无法入睡,我在读你浪漫的诗句,我在遥想着你那场惊心动魄却鲜血淋漓的爱情。
窗外是死般的寂,屋内是忧伤的布鲁斯。
我亲爱的诗人,在尘埃的最深处,在我凌晨孤单的守候里,你正从那个遥远的冬天走来,就象一曲缓缓淌过的布鲁斯。
8
蓝调的,忧郁的,浪漫的,却穿越时空的美丽着,不绝回响。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与徐志摩的心灵对话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一次读到你的清丽柔婉的诗句,如远方的青翠竹林送来的悠悠短笛,撩拨着我年轻易感的心灵。从此一本《徐志摩诗选》,便成为我无言的朋友,带我走进你那飘逸空灵的世界。
捧起你的诗集,犹如聆听天籁之音,好似观赏高山流水。我感觉自己似乎飘浮在洁白的云朵上,我的心变得透明了。我依稀看见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你伫立船头,仰望剑桥母校,清风吹皱康河道道柔波,吹开你幽幽的思绪。看到你含情脉脉,举手轻摇,在一声声甜蜜而忧愁的“珍重”声里,悄然辞别“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你是大自然的骄子,你曲折而浪漫的人生旅途就是一首平平仄仄的抒情长诗!
你如山中一条蜿蜒奔腾的溪流,永远飞溅着,奔流着,奔向更为壮阔的人生海洋。1918年8月,你怀抱寻找济世良方的理想踏上了大洋彼岸,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从哥伦比亚到伦敦、剑桥,你一袭青衫,衣袂飘飘。你贪婪地吮吸着罗素、狄更生等西方哲人的思想营养,沐浴着罗曼·罗兰、泰戈尔等文坛巨匠的智慧之光。康桥是你的精神依恋之乡,“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涌起你澎湃的诗情。你的一首首牧歌式的心灵轻唱,洗去人世的浮华,散发出人性最真最纯的感动,永远飘荡在我们心里。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让枯萎的生命变得蓬勃,让沉睡的心灵得以唤醒!
你是个理想主义者,爱、美、自由,就是你想拥有的全部人生。你认定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一个注定要灭亡的民族。于是,你大胆撰文声援北京学生联合请愿,呼吁保全学潮里那一点理想的星火不灭,赞美那拿人
9
格头颅去撞开地狱之门的精神。你说:“我是要给这沉闷的社会捅开个小窗。生活应该是艺术品,生活的贫乏必然会导致艺术的贫乏。”于是,你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入大自然的课堂,在明媚的阳光下,在和风的爱抚里,在青青的草地上,讲拜伦,论雪莱,谈人生,想未来。诗人的激情和浪漫赋予你潇洒如神、风流倜傥的雅韵。
你的爱情亦如你的浪漫与执著。你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你为自己短促一生留下的注脚。“寻求灵魂伴侣”让你在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中经历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她们共同铸造了你诗人的性格,演绎了你不凡的人生。就连你的死也是那样壮烈,如一首慷慨悲壮的悼亡诗。那迷蒙的大雾,那淋漓的大雨,那猛烈的撞击,那燃烧的烈焰,无情地毁灭了你天才的诗魂,恍惚中听见了你跨越时空,为我们轻轻捎来一句“沙扬娜拉”,带走了一片最可爱的云彩! 或许,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令人痛心的是,你却永远地飘游不归了,像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留给中国诗坛永久的伤感。在这个人心浮躁、诗人难觅的世界,我依然能感受到你永远活泼的、跳动的诗心——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雪花的快乐》)
志摩,我愿摒弃一切的虚荣与浮华,循着你飞扬的方向,倾听你那颗纯真的诗心!
灰色的人生 徐志摩
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我想拉破我的袍服,我的整齐的袍服,露出我的胸膛,肚腹,肋骨与筋络;我想放散我一头的长发,像一个游方僧似的散披着一头的乱发;我也想跣我的脚跣我的脚,在我要调谐我的嗓音,傲慢的,粗暴的,唱一阕荒唐的,摧残的,弥漫的歌调;我伸出我的巨大的手掌,向着天与地,海与山,无餍地求讨,寻捞;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问它要落叶的颜色,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问它要嫩芽的光泽,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倾听它的伟大的酣睡的声浪;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远山的露霭,秋月的明辉,散放在我的发上,胸前,袖里,脚底……我只是狂喜地大踏步走向前——向
10
前——口唱着暴烈的,粗伧的,不成章的歌调;来,我邀你们到海边去,听风涛震撼太空的声调;来,我邀你们到山中去,听一柄利斧斫伐老树的清音;来,我邀你们到密室里去,听残废的,寂莫的灵魂的呻吟;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听古怪的大鸟孤独的悲鸣;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