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发展趋势
作者:张立军 贺俊亮 来源:《商情》2013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而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五个大趋势,包括战人力资源、工作外包化、人力资木投资增大、人才流动速度加快等,这些发展趋势警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变更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 发展 趋势
现在的中国正经历着工业化没有完成又而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具有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要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其发展呈现如下的趋势:
一、由战术性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
从时间周期看,与其他任何资源的获得相比人力资源都要用更长的时间,如花旗银行只需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对其金融服务作重要的变革,但是要花多年的时间开发、检验它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并取得成效。正如中国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贡献,而是全体员工及全体管理者的贡献。过去是人事部的贡献,现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贡献,关注人力资源的各种政策。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专业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二是高、中、基层领导者如何承担履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贡献;三是员工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推动和帮助企业的各层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去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局限于战术而非战略水平上。人力资源管理者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服务和服从的角色,转变为关心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能力的战略角色。新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是规模更小,权利更大,核心任务就是战略。在执行层面上,人力资源合作伙伴将和总经理及他的团队紧密合作,根据战略价值和预期得到的价值,评估、诊断和发展组织联盟。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专家不仅要对商业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要擅长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干预方法,并且还需要具备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推动变革的顺利开展。很多企业都请人力资源专家实质性地参与战略研究和制定全过程,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不断的变化,更趋于强调战略问题,强调如何使人力资源管理为实现组织目标作更大的贡献。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化趋势日益明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能够适应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使组织能够维持较为明快有效的系统和程序,于是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现象。外包就是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公司承担,主要原因是组织内部投资结构和工作量的经常变化。一部分基础性工作向社会化的企业管理服务网络转移,企业的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招聘和培训等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知识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从人力资源部门转移出去,而组织设计、工作分析等具有开创性的职能则交给管理咨询公司。、
以教育和培训为主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将不断获得增加。家庭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将继续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投资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将增加。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指出,中国教育的真实回报率高达300%-400%,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和受过教育的劳动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每年教育投资的绝对数,人约在3000亿元人民币,但人均不到30美元,而美国人均是2000美元。
教育消费具有收益递增性。人多数非教育消费品,其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教育作为特殊的消费品具有报酬递增性,其关键原因是通过教育消费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存量增加,人力资木的收益递增性使得教育消费产生收益递增性。教育投资的增长,按经济规律,应该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应该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经济建设才可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教育投资不但低,而且低于5.7%这个世界平均水平。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人、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而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从社会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科技进入几何级跳跃式发展阶段,人类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将成为一个人毕生的需要。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工作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为提高自身价值而进行的投资。员工不仅重视完成工作的质量,更看重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自身人力资源增值。经过培训,企业由于员工技能提高而得到长足发展,员工则从企业发展和自身努力中获得收益。 三、人才流动速度加快
人力资源的角色互动。主管与员工的角色互换会加速,“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走”的能力定义日益流行,员工炒老板,老板炒员工都将司空见惯。世界范围内的人才流动正在不断加剧。这种越来越快的人才流动性趋势,使得人才终生服务于一家公司的现象正在不复存在。在我国,这一趋势也在愈演愈烈。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市场和就业机构以及猎头公司等,正在一步一步地推动着人才流动的步伐。那种把工作当成“铁饭碗”的观念或终身服务的思想正在成为历史。人才流动的重心在于真正有真才实学和实用技能的人们。他们最有资本和能力从一个职位向另一个职位频繁地跳来跳去,或追求高额收入,或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例如,在当今美国,企业平均在人约5年内有一半以上的员工跳槽。又如,一个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其32岁以前平均将会更换9次工作。这种人才快速流动的现象已经给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才的流动会增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力,更有甚者,有可能导致优质客户的外流和商业机密的外泄,使企业遭受不可估量的重人损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对人才快速流动的挑战,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通过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和员工关系,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巩固员工队伍,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工作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作以项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员工居住地方越来越分散,居家办公也将进一步普及。现在,从事信息密集型行业的人数将逐渐超过从事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人数,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子邮件、网络会议的使用将成为人们工作联系的主要方式。2000年美国劳工部调查表明,采用在家工作方式的人数已经达到1300-1900万之间,占其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与此相应,在家工作正在成为现代劳动市场中正规部门就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