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第⼆单元检测卷
⼀、看拼⾳,写字词。(10分)
1. s òng ( )⼈有 g ēng zh ě( )。⽥中有zh ū( )。兔⾛ch ū zh ù( ), zh é j ǐng ( )⽽死。2.国王的御厨⾥有⼀个铁罐和⼀个陶罐,ji āo ào ( )的铁罐看不起qi ān x ū( )的陶罐。3.⼀只⿅正对着池⽔ x īn sh ǎng ( )着⾃⼰ y ún ch èn ( )的⾝段,精美 bi é zh ì( )的⾓。⼆、先把下⾯成语补充完整,再完成下列各题。(14分)
邯郸( ) ( ) 画( )添( ) 南( )北( ) ( ) ( )充数 ( ) ( )盗铃 ( ) ( )求剑 杞⼈( ) ( ) 井底( ) ( ) ⾃相( ) ( ) 1.⽐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含有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有,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成语: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10分)
1.下⾯加点字的读⾳不正确的⼀项是( )。 A.忙碌.(l ù) B.懦.弱(nu ò) C.遵循.(x ǘn )2.下⾯词语中是近义词的⼀项是( )。A.羞耻⼀光荣B.犹豫⼀果断
C.蜿蜒⼀弯曲 3.下⾯词语搭配正确的⼀项是( )。A.遵循规律B.抓住时间C.擦洗美观
4.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有误的⼀项是( )。 A.这清闲的⽣活⽆忧⽆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B.“多美的陶罐!”⼀个⼈说:“⼩⼼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C.他从来没有注意到⾃⼰是这么漂亮! 5.下⾯关于寓⾔的表述,有误的⼀项是( )。 A.寓⾔的篇幅⼀般⽐较短⼩,语⾔凝练,富有表现⼒。 B.常⽤⽐喻、夸张、象征等⼿法。 C.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D.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意义。 四、选词填空。(4分)1.你们两个⼈的观点⼤同⼩异,不要再( )了。
2.陶罐( )说:“我们本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3.头狮⼦正悄悄地向⿅( )。
4.⽣活( )得他辍学了。 五、按要求写句⼦。(10分)1.⿅把凶猛的狮⼦远远地甩在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们翻来覆去把⼟都掘遍了。⼈们连铁罐的影⼦也没见到。(⽤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兔不可复得,⽽⾝为宋国笑。(译成现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春天来了,校园⾥开满了五颜六⾊的红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4分)
1.《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只想着不劳⽽获,这种愚蠢⽽⼜贪婪的做法被宋⼈笑话。()
2.《池⼦与河流》中的池⼦完全枯⼲,⽽河流⾄今长流不断。告诉我们才能不利⽤就会衰退,逐步磨灭;才能⼀旦让懒惰⽀配,它就⼀⽆所为。()
3.《陶罐和铁罐》是⼀篇神话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告诉⼈们:每个⼈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的长处,正视⾃⼰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4.《⿅⾓和⿅腿》⼀⽂中,⿅欣赏⾃⼰的⾓,抱怨细长的腿,在狮⼦向⾃⼰逼近时,美丽的⾓差点⼉让他送命,⽽四条难看的腿却让他狮⼝脱险。说明丑的东西⼀定有⽤。()七、说说我的名字。(6分)
每个⼈的名字都有⼀段来历或特殊的含义,也⼀定还饱含着⽗母对你的期待。请说说你的名字及其相关的来历或故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阅读。(17分)杯⼸蛇影
晋朝⼈乐⼴曾经请朋友到家⾥喝酒。当那个朋友喝了⼀⼝酒,正准备把杯⼦放到桌上的时候,突然看见杯⼦⾥漂着⼀条⼩蛇,⼼⾥就有点不安,不过还是勉强喝了那杯酒。
回家之后,那个朋友就⽣病了。乐⼴派⼈去问候他,才知道原来是他怀疑杯⼦⾥有⼩蛇。所以,乐⼴在家⾥很仔细地观察了⼀遍,以查明事情的缘由。后来,他发现墙上挂了⼀把⼸,⼸的影⼦倒映在酒杯⾥,看起来很像⼀条⼩蛇。
后来,他再次把朋友请到家⾥,让朋友看清楚墙上的⼸,再请他看看杯⼦⾥的东西。最后,朋友终于明⽩杯⼦⾥并没有⼩蛇,病⽴刻就好了。
后来⼈们就⽤“杯⼸蛇影”来⽐喻疑神疑⿁,妄⾃惊慌。
1.⼈们常⽤“杯⼸蛇影”⽐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乐⼴的朋友为何会⽣病?后来,病为什么很快就好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3分)
A.短⽂讲了晋朝⼈乐⼴“杯⼸蛇影”的故事B.乐⼴的朋友是因为喝了有蛇的毒酒才⽣病的。C.乐⼴朋友的酒杯⾥的“蛇”其实是⼸的影⼦。
4.乐⼴的朋友“看见杯⼦⾥漂着⼀条⼩蛇,⼼⾥就有点不安”,想象⼀下乐⼴的朋友当时⼼⾥会想些什么,并写⼀写。(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25分)
⾃从被狐狸⽤好听话骗⾛了到嘴的⼀块⾁,乌鸦⼀直很后悔。有⼀天,乌鸦⼜得到⼀块⾁。当它在⼀棵⼤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被出来寻找⾷物的狐狸看到了……请你根据提供的⽂字,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定。要求中⼼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连贯,书写⼯整,字数不少于350个。附答案:
⼀、1.宋耕者株触株折颈2.骄傲谦虚3.欣赏匀称别致
⼆、学步蛇⾜辕辙滥竽掩⽿刻⾈忧天之蛙⽭盾1.⾃相⽭盾
2.画蛇添⾜井底之蛙守株待兔亡⽺补牢三、1.C 2.C 3.A 4.B 5.C四、1.争论2.争辩3.逼近4.逼迫
五、1.凶猛的狮⼦被⿅远远地甩在后⾯了。2.虽然……但是……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4.兔⼦不可能再得到,⽽⾃⼰却成了被宋国⼈笑话的对象。5.删“红”。六、1.√ 2.√ 3.× 4.×⼋、1.疑神疑⿁,妄⾃惊慌
2.乐⼴的朋友怀疑⾃⼰喝的酒杯⾥有⼩蛇。后来,朋友明⽩杯⼦⾥并没有⼩蛇,病就好了。3.C猛虎雄风
⼈们⼀提到虎,就会想到它那健壮的⾝体、锋利的⽖⽛和威风的样⼦。的确,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它是胜利和⼒量的象征。在⽣活中,虎的数量很少。在九种虎中,有四种已经灭绝了。在仅剩的五种虎中,也有⼏种数量仅剩两位数了。但美洲虎、东北虎的踪迹,还是可以在森林中找到,它们还是⼀样的威风。
东北虎的⽑⾊⾮常美丽,额前有⼀个“王”字形的斑纹,⼀⾝淡黄⾊的长⽑上夹杂着⿊⾊条纹,显得⼗分漂亮;它那强健、粗壮的四肢和⼀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使它显得威风凛凛。东北虎是⾁⾷性动物,它⾝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和⽝齿。它的⽖长达⼗多厘⽶,伸缩⾃如,⽐钢⼑还利,就是⽜⽪也禁不住它⼀抓;⽝齿长6厘⽶,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虎的⾆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撕咬;趾垫和掌⼼的⾁垫,像海绵似的柔软,使东北虎⾛起路来像猫⼀样,⽆声⽆息。⽼虎⼏乎都有这些特点,这是它们⾝体条件上的优势,⽽它们的捕⾷本领也⽐狮⼦⾼明,常采取静伏、潜⾏,好搞突然袭击,它的⼀声长啸,会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后使⽤扑、掀和剪等⽅法来捕捉。
虎的⼀扑很厉害,能远扑7⽶之外,跃⾼2⽶,⼀掌可以击倒⼀只⿅。它的尾巴就像⼀条铁棍,“⼀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它还有尖⽛利⽖,遇上⽜这样的⼤家伙,就从后⾯跃上⽜背,抓住头颈,前顶后扯;如果从正⾯袭击,就会抓住咽喉,连咬带撕,再壮的⽜也只能任它宰割了。它耐寒超过耐热,喜欢洗澡,常常出没在离⽔较近的草丛之间,在饱餐之后,它们⼀般都⽐较喜欢在安静的地⽅休息。虎与狮不同,⼀般都在晨昏时才出来觅⾷,但是⾏动却⼗分隐蔽。除母虎带仔外,绝⼤多数的虎都
是单独栖居,并有明显的巢域。母虎⼀般两三年⼀胎,⼀胎⼀般⼆仔。由于森林⽇趋减少,素有“森林的保护者”美誉的⽼虎不但保护不了被⼈类不断吞噬的森林,连⾃⾝的⽣存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前,我国虎类总共只有3000多只。由于虎的价值⼤,数量⼜少,这“森林之王”的雄姿已很难见到。⽬前东北虎和华南虎均已被列为我们国家的⼀类保护动物,相信经过社会各界⼈⼠不懈的努⼒,⼀定会使⼦孙后代们可以永远见到这“百兽之王”的雄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