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qiáo liáng( )专家,他有很高的zào yì( ),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了恩惠。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粱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 2.为设果,果有扬梅。 ( )
3.儿应声答曰:“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课题“杨氏之子”的意思是梁国姓杨的一家的孩子。
( )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是全文的中心句。 ( ) 3.“未闻”中的“未”的意思是还没有开始。 ( ) 四、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1.A.孔指/以示/儿曰。 ( ) B.孔/指以示儿/曰。 ( )
2.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五、先解释带点的词,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 乃:
句意: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 曰:
句意: 六、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孔君平 ,父不在,乃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 曰:“此是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补充原文。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
(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 的作用。
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21.杨氏之子 一、桥梁 造诣
二、1.粱—梁 2.扬—杨 3.末—未 三、1.√ 2.√ 3.✕ 四、1.B 2.B
五、1.拜访。 就,于是。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这个孩子出来。 2.给……看。 说。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六、1.甚聪惠 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2.(1)√ (2)✕ 3.总领全文 4.父不在,乃呼儿出。 5.孔君平看到杨梅就联想到孩子的姓,而杨氏之子并没有被难倒,以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生硬地回答,而是采用了否定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