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台监控系统常规硬件配置要求: 1.显示器的选择(彩色平面直角):
1)10 KV/ 6KV的变电站在保护测控装置台数少于15时,可选用19英寸显示器。 2)35KV以上的变电站及10KV以下的变电站的保护台数较多时至少选用21英寸显示器。
3)除了设计院规定的型号外,我公司将按照常规的三星显示器、台湾研华工控机配置。
2.监控主机的选择: 1)硬盘40G以上; 2)内存不低于256M; 3)主频不低于2.0G;
4)声卡、网卡、显卡、光驱、软驱、键盘、鼠标等附件; 3.报警音箱:采用漫步者系列;
4.不间断电源:后备式和在线式两种;都不能低于1KVA;1h; 5.打印机:EPSON-1600KIII6.通讯线:屏蔽双绞线;
+
二.后台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1、系统简介
RCX-900当地监控系统是基于当前计算机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多窗口多任务系统,运行于中文WINDOWS NT或WINDOWS 98以上操作系统环境,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操作简便易学。 2、系统性能
由于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工业控制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2.5万小时以上,软件模块化设计,实时数据库灵活配置,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另外,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好,Windows NT或Windows 98以上运行环境,开放式软件工作平台,便于升级扩容。
具体系统性能如下: 1)数据更新
重要遥测更新周期<1S 一般遥测更新周期<2S 次要遥测更新周期<4S
2)事故时遥信变位传送时间<1S 3)事故推画面时间<1S
4) 事件顺序记录(SOE)站间分辨率<2ms
5) 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1S 6) 画面调用实时响应时间<2S 7)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2S 8) 遥信处理正确率:100% 9) 遥控遥调正确率:100%
10)系统可用率>99%
11) 通讯速率:150X倍(X=1,2,4,8,16,32,64)dB 12) 无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 3、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和处理
以CDT方式采集变电站实时运行信息,包括常规RTU信息和保护信息。 可采集的信息有:
a. 模拟量包括频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 b. 状态量包括开关、刀闸、事故总信号、保护信号、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 c. 脉冲电度量。 d. 事件顺序记录。
e. 保护装置发送的测量值及定值。 f. 保护装置发送的故障动作信息。 g. 保护装置发送的自诊断信息。
h. 保护装置发送的跳闸报告、跳闸波形等。 实时信息 a. 遥信变位处理 b. 合理性检查 c. 电量处理 d. 事件顺序记录处理 e. 保护信息处理 2)计算量处理和特殊操作 提供以下标准计算供用户选择使用
a. 根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其中三个已知量,求另一个未知量和功率因数。
b. 模拟量库、统计库、累计库加减乘除计算。
代路处理:当线路检修旁路代路时,自动将旁路的有功、无功、电流等值代替检修线路的值并登录代路表。
统计指定值:早峰、晚峰、早谷、晚谷、日最大值、日最小值等。
统计主变分接头调整次数、电容器组投入时间、投切次数、投入率和高峰投入时间。 3)遥测量越限监视
a. 对系统中的重要测量值和计算进行越限监视。 b. 采取延时和死区来防止运行值在限值附近而频繁报警。 c. 累计不合格时间和次数,供计算合格率。 d. 异常发生、恢复时进行报警处理。 (4)报警处理 a. 报警表 (ⅰ)工况记录表 (ⅱ)遥信变位记录表 (ⅲ)遥信异常记录表 (ⅳ)事件顺序记录记录表 (ⅴ)保护故障动作记录表 (ⅵ)保护自诊断信息记录表 b. 报警源定义 (ⅰ)遥信状态变化 (ⅱ)遥测值异常发生 (ⅲ)远动设备状态变化 (ⅳ)与总控装置通信故障 c. 报警选择 (ⅰ)报警行显示
(ⅱ)闪光及定时自动停止闪光显示 (ⅲ)音响 (ⅳ)自动推画面 (ⅴ)登录工况记录并存档 (ⅵ)登录遥信记录表,并存档 (ⅶ)登录遥测异常记录表,并存档 (ⅷ)引起事故追忆 (5)事故追忆,追忆再现
记录事故前M帧,后N帧的SCADA数据的所有内容及过程中的事故内容,M及N由用户自定义,是否需要此功能用户也可选择。 (6)图元编辑功能
具有丰富的图元种类,主要完成各种类型的画面生成、修改。 (7)图形显示操作功能
全图形高分辨率画面显示、多窗口技术、各应用的操作,响应各应用返回的消息,响应各应用的要求。 (8)报表系统
(ⅰ)提供制表软件包,供用户生成各种数据报表。
(ⅱ)定时打印、召唤打印表。
4.后台监控系统
微机站控系统控制微机为1台高性能商用机,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带液晶显示器、键盘、鼠标,具有高分辩率的图像处理能力,负责变电所的自动化信息、历史数据保存、运行报表打印等。配置的微机主要指标如下:
主站微机(1套):HP PV主频3.2G;8002BM内存;80G硬盘 内置44X光驱(带刻录功能);
优派 LCD 20”液晶彩显、分辨率≥1280X1024
100M网卡两块;由微机驱动报警,音量可调,配置音箱一对。
汉字宽行报表打印机EPSON LQ-1900K,1台,用来打印事件记录,异常报告,也用于软件程度开发和进行修改后的打印输出,用来记录报表。
监控系统软件RCX-900一套; 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2000一套;
配套的网络设备:屏蔽双绞线,接口转换器,多串口卡等。 通过通讯Modem及路由器分别提供下列数据通信接口: 地调度中心:提供1个模拟通道接口,1个2M数字通道接口。 集控站:提供1个模拟通道接口,1个2M数字通道接口。 调试解调器用远动装置内置方式,基本技术参数如下:
●通讯速率:300、600、1200、2400、4800、9600bps可设置
●中心频率及频偏:3000Hz±150Hz、2880Hz±200Hz、1700Hz±400Hz、可设置 ●通讯方式:同步/异步、可设置 ●收发电平:0~-40db、可调
微机监控系统通过网络部件构成100M双以太局域网络,配置2套采用所用直流供电的16口100M网络交换机,2套智能网关,它包括网络通信的连接装置。具有高速传送数据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网络上任一装置故障不影响网络内其它单位的正常通信,发生故障,立即发信,在工作站上记录相应报告,网络具有扩展方便、允许结点数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通信速率10/100MB自适应 ●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等 ●连接方式:星型、总线型等
(二).后台监控系统内容:
1.RCX-900监控系统的工程管理:
RCX-900工程文件组织 RCX-900工程开发组织 RCX-900工程的备份 RCX-900在线维护 RCX-900工程文档参考 2. 实时数据库与变量点定义:
RCX-900实时数据库组织的一般原则 RCX-900的回路及回路定义
RCX-900变量点及变量点属性详解 RCX-900的变量点定义与引用 RCX-900变量点的属性修改
RCX-900实时数据库定义的常用技巧 RCX-900变量点的赋值
3. 作图工具与动画连接:
RCX-900窗口画面的概述 RCX-900画面图形元素
RCX-900常用画面组织工具 RCX-900的动画连接 RCX-900窗口控件 窗口作图常用技巧
4. 后台语言与系统函数:
RCX-900后台语言的使用 RCX-900系统函数的使用
5. RCX-900网络节点配置:
RCX-900网络节点的分类
RCX-900节点的构成、画面组织 RCX-900网络节点间的通讯 RCX-900网络节点的参数配置 RCX-900双网络容错
6. RCX-900报警与报警处理:
RCX-900报警分类 RCX-900报警处理过程 遥信变为报警及其配置 SOE报警及其配置
开关动作报警及其配置 报警确认
报警推画面的配置方法 声音报警及其配置 报警限值管理
7. RCX-900遥控/遥调操作及其配置:
RCX-900遥控/遥调的一般过程 RCX-900遥控闭锁
遥控/遥调的本地、远方控制 遥控/遥调界面及其调用方法
8. RCX-900遥设与定值管理:
RCX-900定值模型 定值的召唤与设置 定值库管理
定值管理界面及其调用方法
9. 电能量广播冻结过程及RCX-900处理:
电度量的RCX-900表示 电能量的转换方法 电能量的采集过程
电能量的历史数据库保存
10. RCX-900遥信量处理与信号复归:
RCX-900遥信量的表达方法 RCX-900软遥信点的赋值方法
RCX-900事故总信号与预告总信号处理方法 RCX-900双点遥信的处理方法 RCX-900的信号复归过程
11. RCX-900规约驱动程序及其配置:
RCX-900数据采集、数据转发和模拟盘驱动的有关概念 RCX-900支持的通讯规约及其配置 RCX-900通讯规约驱动程序的开发
12. RCX-900定时控制:
RCX-900的批控制
13. RCX-900实时数据库与实时信息浏览:
RCX-900实时数据库
RCX-900实时数据库的转储 RCX-900实时数据表
遥测数据分类查询实时浏览 电能数据分类实时浏览 遥信状态实时查询浏览
数据实时趋势曲线浏览 数据XY实时曲线浏览 数据棒图/饼图实时浏览
14. RCX-900历史数据库与历史信息浏览:
RCX-900历史数据库的组织 RCX-900历史数据表 历史数据查询与浏览 系统操作记录查询 SOE查询
历史遥信变位查询 历史开关动作查询
历史遥测数据查询 其他历史查询 历史曲线查询
15. RCX-900档案数据库与用户数据库管理:
RCX-900档案数据库的使用
RCX-900用户数据库与RCX-900的接口 访问用户数据库的后台语言实现
16. 报表函数:
RCX-900系统报表函数的使用
17. RCX-900管理工具:
规约库管理工具 RCX-900用户管理工具 模板库管理一般方法 回路模板库管理
标准窗口管理及其引用方法
18. RCX-900图库及图库管理工具:
RCX-900设备图库管理系统概观及功能 讲解RCX-900设备图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包括:系统菜单;系统工具
查看图库的方法;制作图库的方法
19. RCX-900系统工具使用说明:
路径设置工具 系统自动登陆工具 数据库维护工具
20. RCX-900控件使用详解:
通用控件的具体使用方法 变量浏览控件 数据源报表控件 组合框、列表框控件 表格控件;其他通用控件
21. 报表生成器的使用:
RCX-900报表生成器的具体使用方法.
(三).后台监控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与监视
站内主接线图显示;
继电保护配置及定值显示;
各种断路器、刀闸及动态数据显示; 线路的负荷及电流监视; 系统周波;
以棒图、曲线图、表计图等形式显示电压、负荷和温度等模拟量;
对电压、电流、负荷、周波等进行越限监视与告警,并可人工修改限值,统计电压合格率;
事故跳闸监视、报警及自动退出事故画面;;
事故追忆显示和打印,可显示事故前50点,事故后50点(均指就地监控系统采样
点)相关的遥测量信息;
对线路断路器进行遥控操作,控制带返校功能并可经授权禁止/开放; 2.电度量的采集
三侧有功电度、无功电度;
正有功电度、正无功电度;反有功电度、反无功电度; 3.遥测量的采集
所有保护装置的三相测量电流、三相保护电流; 所有保护装置的线电压(三个)、相电压(三个);
所有保护装置P、Q、CosΦ、f等相关的电气量(带有电压和电流的装置); 4.遥控量的采集
站内所有断路器,预告信号的复归,接收调度系统对时命令,并可远方修改保护定值,具有远方、就地操作功能及远方与就地操作相互闭锁功能;
接收GPS系统对时命令 5.遥信量的采集
所有断路器位置
所有开关柜手车位置 事故信号和预报信号 接地开关位置
各电压等级线路主保护动作信号和重合闸动作信号 自动化系统遥控电源消失信号 PT断线和切换信号
直流系统接地,母线电压过高,过低 6.运行记录
系统事故记录:断路器状态变位记录、事故顺序记录以及事故追忆记录;
系统异常记录:包括各种遥测量的越限及越限恢复记录,装置告警信息及通信异常信息;
系统正常巡视记录:重要遥测量的整点数据保存,运行日报、月报、电度报表的生成、显示和打印,报表可方便生成及修改;
遥控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姓名、时间、操作内容; 7.人机联系
人工随机调出画面及启动报表打印 非实时遥测、遥信信号的人工置入 遥测闭锁与解锁
对遥测、遥信量事项进行抑制告警或恢复告警操作 生成、修改各种报表及画面 生成、修改系统参数数据库 在线画面拷贝
具有多个窗口显示功能,具备区域放大、缩小功能以及漫游功能 事项打印(事故、事项、保护动作记录的随机打印和召唤打印) 保护定值的显示、修改,定值区的切换 保护功能的投退 保护信号复归 语音报警 8.变电站综合管理
系统采用灵活方便的中文OFFICE2000企业版,可实现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调
度日志管理、操作票管理等各项管理功能,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功能扩充及定制。
9.远程维护功能
可查看遥测遥信量 可查看保护动作事件
可查看保护定值并进行修改 可查看保护自检信息 可进行远方信号复归 (四)、后台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1.当地功能
A在彩色显示器上有主接线图、表格、曲线、棒图等形式显示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
数,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状态(断路器的分、合、检修,运行参数的正常、越限)。 B断路器、刀闸的分、合操作,主变分接头的升、降、停操作。
C断路器变位、运行参数越限时,可利用语、音响、文字等手段报警。
D潮流报表可自动定时打印,事故发生时事件顺序记录可自动打印,屏幕画面任意复制。 E各种统计、计算功能。
F屏幕显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图、监控系统及保护柜的插件状态表,用不同颜色反应各机柜、插件的状态。(运行、停运、故障) G显示所需的保护定值,保护测量值。
H电源、通道、主要板接口具有防雷防过电压措施。 2.监控系统功能
A具备完善的SCADA功能,具有自诊、远程诊断和维护功能。
B具有完备的运行记录功能,要求能实现各种信息的事件顺序、时间、内容的记录,各分装置的运行状态记录,遥控操作、定值修改记录 ,历史数据保存一年以上。
C可实现对通讯监视,检测通道判优及切换功能,支持各种类型的通讯规约。具备三发三收,且以不同规约向集控中心、调度端、配调端传输数据的功能。 2.1.事件记录功能:实时记录正常和非正常状态下开关位置,保护动作等。
2.2.事故警报:包括:各进、出线开关速断、过流动作,低周减载等;过流越限报警。 3.预告警报:
包括:过负荷、低电压、装置异常、保护失电、操作回路断线、机构故障、断路器跳合闸线圈保护、PT断线、CT断线、开关变位、系统接地等越限报警。 4.资料的统计、计算:
信息实时采集和处理,事故、预警及事件信息按时间滚动分类储存,储存时间15个月,日报表、月报表保存15月。并实现以下功能: 4.1.断路器分合闸分类统计。
4.2.小时和日功率、最大功率、最小功率、平均功率的统计和计算。 4.3.负荷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按峰谷平时段累加电量。
4.4 .根据历史资料制作运行日报表,内容包括:各开关名称、编号、CT变比、有功无功功率、有功有功电度统计、进出线当日最大、最小功率值及出现时间、进出线峰、谷、平段电量及总电量、绘制当日有功无功功率曲线图。
4.5.按时间、类别、开关名称等条件对事故、预警及各种事件进行历史查询。 5.画面显示:
5.1.电网一次接线图。主画面为系统一次接线图,显示断路器状态、手车位置、接地刀及主变分接头位置、各段母线实时电压、进线开关实时、有功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出线开关实时电流、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通过简单操作可查询任一设备的技术资料及运行参数。
5.2.曲线图。制作每一开关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实时曲线图、110KV电压实时曲线图、10KV系统功率因数实时曲线图、总电流及总有功、无功功率曲线图。 5.3.故障录波资料的波形显示。
5.4.实时模拟量显示周期可设置为10秒。
6.控制功能:可通过就地或远方监控主机实现对断路器的分合。 7.安全机制管理系统:
所有的系统操作人员均被赋予用户名、口令字等特性。规定操作人员对系统的使用权限及操作范围。操作人员只有输入正确的特性,才能进入系统操作。具有操作日志,记录用户操作过程,日志、记录可保存15个月。 8.通讯:
8.1.通讯通过CAN或485通讯接口与各保护装置并联后直接上后台进行通讯。站内通讯采用TCP/IP协议,并严格遵循IEC-60870-5-104和IEC-60870-5-103协议,充分满足系统开放性要求。站内各装置始终通过站内通信网络实现始终同步。通信网内任何一个装置故障,不影响网内其他装置的正常通讯。通讯网一旦发生故障,将立即报通讯中断告警信号。同时提供多种方式与其他厂家的智能设备进行通讯。 8.2.具有所有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出口。
8.3.有扩展余量,模拟量15个,开关量16个。 9.具有以下打印功能: 9.1.报表打印
9.2.事故及事件打印 9.3.画面打印 9.4.数据库打印
配置有工程师站兼操作员站,以满足可能的站内控制操作需求。
系统采用光纤自愈环网网,双通信主机结构,实现冗余配置。配置规模:间隔层按本期工程规模配置,并能方便扩充;站控层、网络、软件系统按工程远期规模配置。 10.系统结构
微机监控系统包括两部分:站控层和间隔层,网络结构为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物理连接通过以太网与间隔层相连。间隔层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和电气间隔装置划分。 11.网络结构
站控层网络为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网络传输速率为10~100Mb/s,通讯介质为双绞线。它负责站控层各个工作站之间和来自间隔层的全部数据的传输和各种访问请求。其网络协议应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模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站控层网络按双网配置,网络配置规模需满足工程远期要求。
间隔层网络采用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传输协议为TCP/IP,网络传输速率为10~100Mb/s,通讯介质为双绞线。网络应成熟可靠,符合网络标准,传输速率应 10Mb/s。
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必须安全可靠,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应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对网络的工作状态能自动选择、协调、以及自动监测。
12.软件系统
微机监控系统应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先进的、标准版本的工业软件,应为模块化结构、开放性好、可靠成熟、方便适用。用户能对软件系统进行安装和生成。
站控层工作站应采用成熟的、开放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系统、诊断系统以及各种软件维护、开发工具等。编译系统应易于与系统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接口,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间隔层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实时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能防止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支持系统生成及用户程序装入,支持虚拟存储,能有效管理多种外部设备。
支撑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组态软件。 数据库软件系统满足下列要求:
实时性:能对数据库快速访问,在并发操作下也能满足实时功能要求;
可维护性:应提供数据库维护工具,以便用户在线监视和修改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 可恢复性:数据库的内容在微机监控系统的事故消失后,能迅速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并发操作:应允许不同程序(任务)对数据库内的同一数据进行并发访问,要保证在并发方式下数据库的完整性;
一致性:在任一工作站上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修改时,数据库系统应自动对所有工作站中的相关数据同时进行修改,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分布性:各间隔层智能监控装置应具有独立执行本地控制所需的全部数据,以便在中央控制层停运时,能进行就地操作控制;
方便性:数据库系统应提供交互式和批处理的两种数据库生成工具,以及数据库的转储与装入功能;
安全性: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设置操作权限; 开放性:允许买方利用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
系统组态软件用于画面编程,数据生成。应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面向对象的、方便灵活的、易于掌握的、多样化的组态工具,应提供一些类似宏命令的编程手段和多种实用函数,以便扩展组态软件的功能。用户能很方便的对图形、曲线、报表、报文进行在线生成、修改。
应用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具有出错检测能力。当某个应用软件出错时,除有错误信息提示外,不允许影响其它软件的正常运行。应用程序和数据在结构上应互相独立。
通信接口软件:微机监控系统有较多的通信接口驱动软件,主要是: A 与微机保护装置的通信接口软件; B 与各级调度中心的通信接口软件; C 与电能计量系统的通信接口软件; D 与安全自动装置的通信接口软件; E 与智能直流系统的通信接口软件;
微机监控系统与智能设备的通信规约应执行国标、行标及IEC标准。卖方应完成各种通信规约的转换,使微机监控系统正确接收和发送数据。 13.微机监控系统内容:
全站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有载调压主变分接头调节; 直流系统和UPS系统; 防盗及火灾报警系统; 站用变压器及站用电源;
消防水泵、排水泵等重要辅助设备运行状态信号; 变电站内重要房间的通风采暖等动力环境。 14.监控系统功能满足要求
系统的设计、配置和选型均按照国际标准、国际工业标准以及国内标准执行。 1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过间隔层装置采集来自生产过程的模拟量、数字量、电度量及温度量等,生产过程设备包括CT、PT、一次设备状态、直流系统、所用电系统等。间隔级装置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字滤波,工程值转换、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抖动消除、刻度计算等加工。从而产生出可供应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供数据库更新。
14.2 统计计算:
对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产生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电量等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出现的时间,设备动作次数等,提供一些标准计算函数,用来产生用户要求制定的其它计算统计。 14.3 画面显示:
通过站级控制机的彩色屏幕和人机联系工具显示变电所内各种信息画面,显示内容主要包括全部设备的位置状态、变位信息、保护设备动作及复归信息、直流系统及所用电系统的信息各测量值的实时数据,各种告警信息、事件信息、报表信息、微机监控系统的状态信息等。显示画面可由用户在线以交互式进行修改、定义、编辑、生成、删除等。
画面显示的形式:显示器上显示的各种信息以报告、图形、 声光等形式及时提供给运行人员。
a、报告显示:
报告显示内容包括报警、事故和正常运行所必要的全部数据。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有状态变化、控制操作、测量值越限、微机监控系统设备异常、就地控制装置异常、网络异常等。
·事件报警显示格式:显示信息应按其发生的时序进行,显示条文的内容应包括事件报警时间、设备名称、状态变化内容、实时数据等。
b、图形显示:
图形显示分为过程图形、工具图形、趋势图形和表格等。
·电气主接线图以分幅显示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或局部接线图,并可按不同的详略程度
分两层显示,内容包括出线、母线及其有关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主变压器等,并表示出运行状态,测量参数:P、Q、COS∮、V、I、F、分接头档位位置等及所选择的“站级/就地操作”的位置在有关的远方调度中心/站级/就地各处分别显示。
·保护设备配置图:图中能表示出各套保护设备的投切情况、整定值等。 ·定时报表:站内运行的实时信息按运行需要的时间间隔记录并按报表格式显示。 ·日报表:按变电所要求的日报表格式表示全天运行的实时数据的统计值,并能查一周内的报表。
·月报表:以全月变电所的负荷数据记录及断路器操作记录构成月报表。月报表在月末形成,并能查询一年内的月报表。
·年报表:按全年变电所的月报表数据记录构成年报表,年报表在年末形成,并能查询二年内的年报表。
·趋势曲线:对指定测量值,可按特定的周期采集数据,并予以保留。保留范围为七天。并可按运行人员选择的显示间隔和区间显示趋势曲线。同时,画面上还应标出该测量值允许变化的最大、最小范围。每幅图可按运行人员的要求显示某一个测量值的当前趋势曲线。
·微机监控系统硬件配置图: ·各种微机系统结果的显示
用图形方式显示出微机监控系统设备的配置和连接,应用不同颜色表示出设备状态的变化,如打印机处于脱机或联机,通信通道处于故障或正常等。
显示画面的调用:运行人员在工作站上通过控制键盘、鼠标实现对监视画面的调用。 14.4 记录功能:
微机站控系统通过打印机将各种要求的信息按指定的格式输出到打印纸上。 ⑴、状态变化记录:
包括事故状态变化记录,响应状态变化记录和微机监控系统异常状态记录,当状态发生变化时,应立即打印出变化时间和变化信息。
⑵、数据记录:将测量值按日报、月报等不同形式打印输出。
⑶、画面记录:在工作站上显示的画面可按运行人员的要求,用打印机打印出相应画面。 14.5 事件顺序记录:
事件顺序记录的内容为快速发生的事故状态变化记录,包括主变事故前后相关的模拟量追忆表,时间分辨率应不大于3毫秒,并按要求的报告形式打印输出。 14.6 报警处理:
报警处理分两种方式:一种是事故报警,另一种是预告报警。前者包括非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后者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越限/复限、操作员工作站系统的各个部件、运行通道状态异常等。
⑴、事故报警:
a、事故状态发生时,公用事故报警器立即发出音响报警(报警音量可调),CRT画面上用颜色改变和闪烁表示该设备变位,同时显示报警窗口,打印机打印报警条文。数据转发装置向远方控制中心发送报警信息。事故报警通过鼠标确认,报警一旦确认,声音可停止,报警窗口可复归。
b、报警装置可在任何时间进行手动试验,试验信息不予传送、记录。 ⑵、预告报警:
预告报警发生时,其处理方式除与事故报警处理相同外,音响和提供信息颜色应区别于事故报警。能有选择地向远方发送信息。 14.7 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分为三种:自动调节、运行人员操作、后备手动控制。 ⑴、自动调节:
自动调节主要是对VQC调节,即操作员工作站系统根据检测到的变电所运行状况,即对电源、电压、无功等的测量值和设备状态,结合设定的各种参数指标进行判断计算,对有载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压无功调节实现自动调节.
调节控制中产生控制操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每次/每日/每月/每年调节设备等动作情况和次数。
⑵、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指运行人员在主站微机上调出操作相关的设备图后,通过操作键盘或鼠标,就可对需要控制的电气设备发出操作指令,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变位控制,微机应提供必要的操作步骤和足够的软、硬件校核功能,以确保操作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正确性。
⑶远方控制:
远动主站系统接收到集控站发出的命令后,执行对各种设备的操作控制。 (4)后备手动控制
当主站微机系统停运时,在就地装置中进行一对一的手动控制。微机上的操作属于远方操作,它与就地手动控制的切换依靠间隔层上的就地/远方选择开关进行。当切换到就地手动控制时,主站微机操作微机对控制不产生任何作用,当切换到微机操作时,间隔级装置上
的就地手动控制不产生任何作用,操作员工作站操作微机对一台设备同一时刻只能执行一条控制命令,当同时收到一条以上控制命令或与预操作命令不一致时,间隔级装置应拒绝执行,并在微机人机界面给出错信息。每个被控对象只允许以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14.8 远方信息交换
远动主站系统实现与远方调度中心、集控站的信息交换。采用双机冗余配置。 14.9 与其他设备的接口
设置通信管理机一台,应具有与买方配置的其他设备的接口能力。 1)微机监控系统通过通讯管理机与下列智能设备通信 与保护设备接口: 485口
与电度表、直流系统监控装置、UPS、通信等设备接口:485或232口 2)规约
数据通信的通信规约为:部颁CDT(DL451-91)规约、部颁电度表通信规约。 14.10数据库建立
(1)实时数据库:装入微机监控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其数值根据运行工况的实时变化而不断更新,记录被监控设备当前状态。实时数据库的刷新周期及数据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2)历史数据库: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数据将存储在数据库中,历史数据库能在线储存24个月,所有历史数据应能转存至光盘作长期存档。 14.11维护功能:
变电所负责管理微机监控系统的工程师通过微机对该系统进行的诊断、管理、维护、扩充等工作。
⑴数据库维护
操作微机工作站用交互方式在线对本变电所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修改和增删,可修改的内容为: ·各数据项的编号 ·各数据项的文字描述 ·对数字量的状态描述 ·各输入量报警处理的定义 ··测量值的各种限值
·测量值的采集周期 ·测量值越限处理的死区
·测量值转换的计算系数
·数字输入量状态正常、异常的定义 ·电能量计算的各种参数 ·输出控制的各种参数 ⑵ 功能维修
自动控制功能的启动停止,对各种应用功能运行状态的监测,各种报表的在线生成和显示画面的在线编辑。
⑶微机监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站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对微机站控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状态检查,通过在线自诊断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并发出报警信号,检查、诊断的结果可显示、打印出来。 15.性能及指标 15.1系统的可用性
微机站控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各个工程环境中的不同因素,以保证在现场安装后立即适用并稳定可靠运行,系统年可用率应大于99.9%。 15. 2系统的可维护性
系统的硬件、软件设备便于维护,为工程师提供完善的检测维护手段及仿真软件,包括在线的和离线的,以便于准确、快速进行故障定位。
软件应用备份,便于工程师安装启动,应用程序应易于扩充,数据库存取为用户程序留有接口,便于用户自行编制的程序加入系统中运行。 15. 3系统的可靠性
微机站控系统在工程现场运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主要设备大于30000小时,系统总体大于27000小时。 15. 4系统的容错能力
软、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当各软、硬件功能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通讯出错,以及当运行人员或工程师在操作中发生一般性错误时,均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意外情况引起的故障,系统应具备恢复能力。 15. 5系统的安全性
除不可抗拒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运行都不会危及微机站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15.6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系统具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符合IEC255标准,确保在变电所中的稳定运行。 15. 7系统功能主要技术指标
⑴系统容量及规格
⑵画面响应时间:操作员发出画面调用请求到屏幕显示完毕的响应时间应小于2秒, 分辨率1280×1024;几何失真≤1.5%
汉字显示(包括矢量字库)国标一、二字库;符号种类:256
⑶系统相应时间:操作员发出控制命令到微机输出动作时间小于2秒,各设备发生变化到操作员画面显示出信息时间小于2秒;
重要遥测量更新时间:≤3S 遥信变位到主站时间≤1S
事件顺序记录站内事件分辨率:≤8S 遥控命令选择,指行或撤销传输时间:≤1S 遥控命令传输时间:≤2S 系统可用率≥99.98%
控制操作正确率=100%;遥控 动作成功率=100% 各工作站的CPU平均负荷率:
正常时(任意30min内)≤30%;电力系统故障(10s内)≤50% GPS对时精度≤1ms
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3~6秒;画面自动刷新周期3~8秒 双机自动切换时间 0秒 切换时不会丢失数据 (4)数据库容量
具有不低于30%的余量,供用户扩充,系统具有扩充能力,应保证设备数目增加时,不会使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下降。 16.系统软件配置 16.1基本软件(操作系统)
提供最新工业标准版本的完整的基于WINDOWS2000窗口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生成包、编译系统、诊断系统和各种软件维护、开发工具,操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
⑴、操作系统能防止数据文件的丢失或破坏。
⑵、操作系统有系统生成的方法,使之适应硬件和实时数据库的变化。 ⑶、操作系统能支持虚拟存贮的能力。
⑷、操作系统能支持用户开发的程度装入实时系统运行,实现其运行的功能。 ⑸、操作系统能有效地管理各种外部设备。
⑹、提供所采用语言的编译系统及与实际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画面管理程序、进程管理程序等的接口,便于用户根据生产的需要,开发若干实用功能投入运行,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⑺、中文office标准专业软件。 16.2、支持软件:
1)、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适合所需各种数据类型,数据库各种性能指标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数据库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可扩性和适应性,便于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充和数据之间形成的结构不断提高,适应新应用程序的不断加入和旧应用程序的修改。数据库管理程序的调用方式应全部提供给买方。
数据库管理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⑴、实时性:即对数据库的快速访问,对数据库的访问时间必须小于0.5ms,在并发操作下也应满足实时功能要求。
⑵、灵活性:提供多种访问数据库的方式,其中至少有一种是直接、简便的访问方式。 ⑶、可维护性:提供数据库维护工具,以便用户在线修改和编辑数据库内的各种数据。 ⑷、可恢复性:数据库在微机监控系统事故消失后,能迅速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⑸、并发操作:允许不同程度(任务)对数据库内的同一数据集进行并发访问,要保证在并发方式下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⑹、具有建立多种数据集的能力,如训练用、测试用、计算用等。
⑺、提供安全的监控系统数据库生成功能,其生成方式应简便,数据库的结构应充分考虑分布式控制的特点,各个就地控制装置应具有独立执行本地控制所需的各种数据,以便站级控制层停运下,本地控制不受影响。
⑻、提供数据库数据转换为通用数据库格式的工具。
⑼、提供商用制表软件MICROSOFT EXCEL用于PC机与工作站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工具软件。
⑽、提供调试大纲,出厂调试报告书。 2)、人机会话系统:
用户可用此系统的功能在画面上定义数据库和各种数据集的动态数据和各种动态字符、汉字,并提供下列矢量字符、汉字表格和图形生成程序,背景画面及静态数据应存放在工作站中,工作站可独立完成画面的在线编辑、修改及调用。
⑴、特殊字符和图符生成程序:
此程序用于生成变电所监控所需的字符(如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图符(如变压器等)。
字符状态应是动态的,与变电所实际状态相符,字符色彩应可由用户任意选择。
⑵、汉字库和汉字生成系统:
在支持软件级提供中国国家标准二级汉字库,并且包括0-9区的图形字符,支持相应的用于屏幕显示的矢量汉字库和24×24汉字字模库及输出打印用的24×24汉字字模库。同时,支持汉字生成工具,以便用户根据需要生成显示用的字模和打印用的字模。
⑶、画面生成和修改程序:
提供作图工具,能在线地、方便直观地在屏幕上生成和修改画面,并直接在画面上定义动态点(包括动态汉字)。
⑷打印报表的生成和修改
能在线地、方便直观地在屏幕上生成和修改打印报表,并直接定义动态点和动态汉字。报表宽度应可为打印机的最大宽度。
3)、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采用成熟可靠软件,它管理工作站和就地控制装置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它们的有效传送、不丢失。自动监测网络总线和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自动选择、协调各个节点的工作和网络通信。通信协议采用TCP/IP。
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的结构具有灵活性,对各种功能采用模块式连接,当某一种功能运行不正常时,不应影响其它形式接入站级总控装置。
2.监控系统技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序号 1 2 系统可用率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名称 指标 >99.95% >380000小时 名称 直流工作电源 直流控制电源 额定交流电流 额定交流电压 频率 直流功率消耗 交流电流功率消耗 交流电压功率消耗 工作环境温度 数据 85—265V额定工作及出口 145V以上跳闸正常 5A或1A 100V/57.7V 50HZ 正常<10W,跳闸<15W <0.5VA/相(In=5A) <0.5VA/相 -35~+60℃ 4000米以下 备注 -20%,+10% 按要求配置 相最大120V 低功耗 10 海拔高度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保护电流、母线电压误差 测量电流 有功、无功功率误差 遥测的综合误差 遥控正确率 频率精度 模拟量在数据库中的更新时间 开关量在数据库中的更新时间 站内事件顺序(SOE)分辨率 画面调用响应时间 遥测量越区传送时间 ≤0.3% ≤0.2% ≤0.3% <0.8% 100% ±0.01HZ ≤1.0S ≤1.0S ≤2ms ≤2S <2S 系统CPU负荷率:在电网正常情况下应40%;在电网事故情况下任意10S内应<60% 运行环境要求:保存温度:-40-70℃; 相对湿度:5%-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