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黎”“晕”“漆”等字,随文理解“窠”“比翼而飞”“心旷神怡”等词语的意思。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三)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态描写”的微课,磁性黑板贴。 三、教学过程
(一)从“简短”到“经典”,体会“独特之处” 1.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今天,我们要穿越到1000多年前,回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在那个时代出现了灿若繁星的作家,清少纳言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星。(齐读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日本天才女作家,著有《枕草子》一书。书中所写四时风物,呈万物之美,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
2.感知课文的“简短”和“经典”。
(1)交流。《四季之美》选自清少纳言写的《枕草子》一书的第一段。预习了课文,谁来简单地说一说《四季之美》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质疑。全文只有302个字,十分简短,但它却被翻译成了中、英、法、俄等多国语言,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传世经典一听到这
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
(3)聚焦。如此简短的文章,为何会成为传世经典?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3.发现《四季之美》的“独特之处”。
(1)自学探究。《四季之美》成为“传世经典”的原因。 ①自主阅读。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四季之美》能成为“传世经典”的原因是什么。尝试把关键词语将原因写在课题下面。
②合作学习。每个人轮流说一说发现,交流后选择其中一个“发现”,进行重点讨论。(学生把发现的“原因”写在磁性板贴上,粘贴在黑板上)
(2)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说一说发现的原因) (3)小结提升。
(二)从文字到画面,品味“动态之美” 1.轻叩文字,捕捉文字中的画面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用“_____”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圈一圈句子中描写的景物。
(2)汇报交流。朗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觉得画面美在哪里”。 根据汇报,进行梳理。 景致 看到 听到 风声 虫鸣 感受 动人 感动 心旷神怡 秋之黄昏 归鸦 大雁 2.透过文字,想象画面的动态美。 (1)(课件出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
地朝窠里飞去。
①品析词语。“窠”是什么意思?(巢)就是乌鸦的家啊,多么温暖的字眼儿啊!“急急匆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归家心切的动态美)
②指名读。
③小群文朗读。作家周作人也非常喜欢乌鸦急于归巢的动态美,他这样翻译道:
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者两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译者:周作人)
(2)(出示)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①老师范读句子,学生想象:从“比翼而飞”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③教师小结。这比翼而飞的大雁越飞越远,带走了清少纳言心底的忧愁,此时她的心底充满了什么?(快乐、温暖、爱)正如李白的诗中所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3.提炼其他句子中的“动态描写”。
(1)点拨迁移。我们从“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感受到了动态之美——像这样对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写方法,我们称为“动态描写”
(2)微课引入。(出示四年级《鸟的天堂》中动态描写的微课)教师小结动态描写的好处。
(3)发现交流。第三自然段中“夕阳斜照西山”“夕阳西沉”“夜
幕降临”,也是对太阳落山的一种动态描写。
(三)从写法到目的,探究“动态描写” 1.进阶。寻找“动态描写”的句子。
(1)过渡。像这样“动态描写”的句子,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吗?
(2)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动态描写”的句子。
①自主阅读。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②同桌互学。读一读你找到的动态描写的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的动态描写。
(3)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4)赏析。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指名读一分小组读。
2.比较三句话在动态描写上的相同点。
(1)探究。这三个句子中的动态之美都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中进行描写的?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①画横线的部分,这些背景都是怎样的?(安静的)
②讨论交流。为什么在如此安静的背景中,要写这么多动态的事物呢?全写安静不好吗?
③小结。正是这种充满宁静的大背景的衬托,动态之美才显得更加生动,整个画面才更有意境美。在写法上,这叫“以动衬静”。
(2)积累背诵动态描写的句子。 ①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背诵第三自然段。
②小结。这样读着背着,动态描写中的独特韵味就出来了。正是这画面中独特的动态之美,更加促使《四季之美》成为传世经典。
3.拓展。阅读《枕草子》中的片段,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 (1)阅读。《枕草子》片段中的动态描写。
①分享。《枕草子》全书共305段,此书享有“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之美誉。
②阅读。动态描写片段《月夜渡河》。
在月光很亮的晚上,牛渡过河去,每一举步,像水晶敲碎似的,水飞溅开去,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2)小结。联系上文,清少纳言写的是月光很亮的晚上,渡河而过的水牛,使月夜充满了宁静之美。
4.选做。写法迁移,尝试动态描写。
课后你可以去乡间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模仿课文的写法,用几句话写一写乡间的早晨或黄昏,写出它的那份宁静。(可以写在《作业本》上)
乡间最美是早晨(黄昏)。 附板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