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4 16:48:30 ·赵鹏春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企业(含私营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能否使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是国有外贸企业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是有色金属资源大国,但又是一个人均资源贫国,铜、铝等大宗有色金属资源并不理想。随着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原料供应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国内主要有色金属矿山面临着资源危机。2006年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料价格将不会在短时间内下降。第一,2006年全球经济将进一步复苏,我国经济仍然会保持较高增长,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依然强劲;第二,全球及我国有色金属的供给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弥补强大的需求缺口。
近年来,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较快,我国的有色金属冶炼规模远远大于矿山开采的规模,造成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大量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产品也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2000年以来,全球铅锌资源紧缺,据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635万吨(统计公报数,以下铜、电解铝、氧化铝产量和增幅均为统计公报数,其它为快报数),同比增长13.2%。其中铜产量260万吨,增长18.1%;铅产量238万吨,增长31.3%;锌产量271万吨,增长7.6%;电解铝产量779万,增长16.4%。氧化铝产量851万吨,增长21.9%。铝加工材产量594万吨,增长29.1%;铜加工材产量489万吨,增长11%。2006年,我国铅锌原料产量约为400万金属吨,而铅锌产量预计已达600万吨,中国的冶炼能力严重过剩,进口需求缺口较大。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快速增长,电解铝出口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46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165亿美元,增长24.4%。随着禁止电解铝出口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出口未锻轧铝132万吨,下降21.7%;出口铝加工材71万吨,增长65.1%。进口氧化铝702万吨,增长19.4%;进口铝加工材65万 吨,增长6.1%。进口铜矿406万吨(实物量),增长41.4%;废铜(实物量)482万吨,增长21.8%;未锻轧铜142万吨,增长2.5%;粗铜13万吨,增长12.9%;铜材112万吨,减少6.4%。进口铅精矿(实物量)103万吨,增长24%。另外,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一直在高价运行,原料进口风险加剧,这样,造成整个原料市场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还会延续下去)。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号称“有色金属王国”,“十五”规划以来,云南省政府制定“优先发展铅锌,
积极发展铜,创造条件发展铝”的发展战略,云南有色金属工业也取得巨大成就,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市场经济指导下的近几年,随着有色金属企业经营理念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各有色金属企业认识到资源战略重要性,开始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资源战略,笔者初步调查,云南的矿产铅、锌资源保有量占全国产量的22%,铅锌冶炼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2-15%。到2006年底,我省红河州的铅锌产量将达到40万吨规模,怒江州的铅锌产量将达到15万吨规模,大理州的铅锌产量将达到15万吨规模,曲靖地区(会泽、宣威、罗平)的铅锌产量将达到11万吨规模,加上我们集团的铅锌产量将达到28万吨规模,我省的铅锌产量将达到109万吨规模,我省的铅锌原料缺口约为40-50%,笔者通过调研,依据云南资源现状,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浅要对云南铅锌资源及冶金发展状况进行简要评述。
二、全国铅锌工业状况及依赖国际市场现状:
1、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探明的铅储量有900万金属吨,储量基础3000万金属吨。铅储量数量仅低于澳大利亚的1500万金属吨,位居世界第二位。锌储量3400万金属吨,储量基础9300万金属吨,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铅锌矿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云南铅锌资源占全国的20.5%,其中兰坪铅锌矿就有铅锌资源1092万金属吨,四川占全国的5.5%;中南地区:广东占8%,其中矾口铅锌矿储量511万金属吨。湖南占7.3%,广西占6.2%;西北地区:甘肃占全国的8.2%,其中甘肃陇南地区铅锌储量820万金属吨。陕西占3.5%。青海占3.1%。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的铅锌资源开发逐步从东北、中部向中、西部以及内蒙转移。除湖南、广东、广西仍保持一部分资源外,铅锌资源开发、矿山产量主要在向云南、甘肃、四川、青海以及内蒙转移。2003年云南矿山锌产量、甘肃矿山铅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全国铅锌冶炼能力的发展与资源开发转移齐头并进,有原料优势的云南、广西、四川、陕西、内蒙等地区,冶炼业发展迅速,形成新的冶炼生产基地。同时老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参与国内外原料市场竞争,集中冶炼能力。以株洲冶炼厂为主的湖南继续保持国内最大的锌冶炼省的地位,以豫光金铅集团为龙头的河南铅冶炼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炼铅第一省。
在中国现有铅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中,采用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的占90%。可以说,目前铅冶炼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最慢、生产条件最差、硫回收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冶炼业。可喜的是经过北京有色设计研究院和企业科技人员十多年的探索、攻关,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SKS)还原炼铅工艺已经在安徽池州、豫光金铅集团成功地应用,目前水口山、祥云飞龙正在采用该技术对铅烧结锅工艺进行改造;云南冶金集团从澳大利亚芒特艾萨公司(MOUNT ISA)引进建设的8万t/a粗铅冶炼系统2006年2月投产,该系统所采用的是具有国
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顶吹沉没氧化熔炼—竖炉还原熔炼工艺,顶吹炉是一种原料适应性非常好的先进冶炼设备,清洁、高效的处理硫化铅精矿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为解决铅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回收走出一条新路。
由于国内铅锌冶炼能力较大,而自产原料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冶炼的需要,因此,依赖国际市场原料的供给,已成为目前国内市场的趋势,而且存在扩大的可能。近几年,需要国外原料作补充,其依赖程度是: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产量及依赖国际市场现状:
矿产产量(万吨) 进口精矿(万吨) 对外依赖度(%) 铅 锌 铅 锌 铅 锌 2001年 98.4 196.8 39.7 65.3 22.5 18.9 2002年 107.2 213.4 38.9 78.3 20.6 20.7 2003年 128.2 228.6 67.9 74.6 29.8 18.7 2004年 149.9 250.9 83 61.6 31.5 14 2005年
三、云南铅锌矿产资源现状及部分典型铅锌企业基本情况: 1、云南铅锌矿产资源状况:
矿山名称 铅+锌 开采能力(吨矿量/月) 保有储量(万吨/2003年) 2003年 2005年 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原会泽铅锌矿) 314 1000 2000 金鼎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兰坪铅锌矿) 1092.9028 1000 2000 个旧、保山、临沧、腾冲等散矿点 约 100
2、云南典型铅锌企业及地区基本情况: (1)、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控股铅锌企业有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铅锌外贸企业)。其中驰宏公司拥有铅锌资源300万吨,粗铅规模8万吨,电铅规模10万吨,电解锌规模16万吨;永昌公司目前本区铅金属7.34万吨,锌金属13.14万吨,在周围开发11个矿点,有望在2-3年内探获铅+锌金属资源量37.63万吨,粗铅规模4000吨,电解锌规模2万吨;澜沧公司保有银金属555吨,铅金属11万吨,锌金属6万吨,在周围开发13个矿点,预计探获铅+锌金属资源量9.07万吨,粗铅规模1.5万吨,电铅规模2万吨,
在建电解锌规模2万吨,预计2007年3月投产。2006年3月31日,驰宏公司收购昭通铅锌矿100%权益。昭通铅锌矿拥有矿石采选能力10万吨/年。收购完成后,集团将在“十一五”期间对昭通矿区内实施找探矿工作,保守计算将获取100万吨以上铅+锌金属量[目前已探明矿石总量为164.4万吨(铅+锌金属量30.5万吨)]。本次收购将较大幅度地增加集团铅锌金属储量和采选冶炼能力,同时增强集团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经营规模:电锌规模6万吨;镉锭1000吨;正在建设粗铅6—8万吨,采用水口山炼铅法(SKS炉),电铅8万吨,由北京设计院设计,投资1.8—2亿,预计2006年9月底投产。原料保山及腾冲各有一矿山,矿山投资2500万元,SKS炉适应40%以上的铅精矿,进口原料将会是飞龙的选择。 (3)、云南锡业公司
该司拥有奥斯麦特炉一座,日生产锡100吨;粗铅鼓风炉两座,分别为1.7㎡及3.6㎡;电铅规模2万吨。2005年10月收购个旧鸡街冶炼厂。该厂拥有电铅规模1.5万吨。电锌规模1万吨。该司进口原料约占20%。 (4)、云南铜业集团
云南铜业集团控股铅锌企业有云冶锌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模:电锌5万吨,投资2.2亿元,锌产品深加工3万吨。云冶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3.2亿元。该司的三大发展战略:1、资源战略(保山临沧投资矿山);2、深化改革、调整结构;3、吸引外资、发展深加工。 (5)、 云南金鼎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宏达占60%的股份,云南占40%的股份。拥有铅锌资源1092万吨;2003年12月18日开工,新建9万吨冶炼厂(广西设计院设计),扩建原1万吨冶炼厂为2万吨,到2005年11月形成11万吨规模。 (6)云南鸡街、沙甸地区铅锌工业区
云南鸡街、沙甸地区铅锌工业区是红河州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铅锌冶炼基地,该工业区于9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现拥有粗铅冶炼厂30多家,电铅冶炼厂10多家。电锌冶炼厂2家。生产规模:粗铅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电铅生产能力为33万吨/年,电锌为3万吨/年,硫酸为10万吨/年,银60吨/年。该地区没有矿山,低品位(PB约5-15%)原料主要来源于个旧、建水、蒙自等地,占60%;高品位(PB约45-75%)原料主要来源于省内昭通、兰坪等地,占20%;进口矿占20%。2006 年的铅原料缺口超过10万吨。因此一旦供应出现短缺,本地矿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而随着部分产能在年底里集中释放,该地区的铅原料需求很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
(7)曲靖地区铅锌工业区(会泽、罗平、宣威等)
曲靖地区的铅锌工业较为分散,会泽县内具有典型代表的铅锌企业是会泽滇北工贸公司,该司拥有锌电炉一座,电锌规模1.5 万吨;4㎡鼓风炉一座,粗铅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电铅规模2万吨,于2006年7月投产。罗平县内具有典型代表的铅锌企业是罗平锌电公司,该司拥有湿法电锌规模3万吨;1.5㎡鼓风炉一座;粗铅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宣威市火法炼粗锌因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绝大多数被关闭,目前仅有部分精锌厂在生产,估计锌产量8万吨/年。
四、云南铅锌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我省要早做准备,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 重视和利用再生铅资源
再生铅在铅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达国家再生铅产量一般各占各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再生铅主要生产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尤其是美国,产量占世界再生铅产量的34.7%,占本国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76.2%和65.7%。中国是世界原生铅生产大国,矿山铅产量和精炼铅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再生铅仅占精炼铅产量和消费量的9.3%和17.6%,比起西方国家60% 的利用率来说,显然要低得多。原生铅生产面临的局面是,资源逐渐枯竭、矿石品位贫化、难选矿多以及铅冶炼企业多、省内原料缺口大、原料市场争夺十分激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增大,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相应的废旧铅酸蓄电池量在大幅增加。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使其成为二次资源,已成为我省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生产再生铅的能耗仅为原生铅的25.1%-31.%,不需要经过采矿、选矿等工序,因而生产成本较低。据测算,再生铅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废铅M次资源化有利于环境保护,尤其是废蓄电池,只有充分回收利用,才能避免其中的铅膏和硫酸污染环境。可见,为保护环境,保证铅工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再生铅工业,使铅金属进人生产一消费一再生的良性循环。
云南冶金集团引进建设的8万t/a粗铅冶炼系统2006年2月投产以来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但该系统所采用的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顶吹沉没氧化熔炼—竖炉还原熔炼工艺,顶吹炉是一种原料适应性非常好的先进冶炼设备,清洁、高效的处理蓄铅精矿、电池泥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它既可以单独处理铅精矿,也可按任何比例混合处理铅精矿和蓄电池泥,甚至单独处理蓄电池泥。顶吹炉回收利用铅蓄电池泥不仅可以扩大原料来源,而且由于加人蓄电池泥等废铅原料使火炉物料的品位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单位生产率,氧化熔炼阶段的一次粗铅产出率大幅增加、富铅渣产率下降,从而能大幅提高全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面对日益严峻的铅资源形势,笔者认为,应
该把以废蓄电池为主的二次铅资源的利用作为铅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废铅资源的回收,花大力气采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和手段建立废铅资源的回收网络。 2、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建立稳定的铅锌原料基地
笔者认为:近几年来,云南铅锌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云南已控铅锌资源也不容乐观,如果不提前做好铅锌资源战略部署,铅锌资源的状况将会成为制约我省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一、加大实施铅锌企业整合力度。国外发达国家和资源型国家的有色金属企业都在追求合理的经济规模,向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近年来一些大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普遍加快了收购、兼并、联合步伐,组建更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运营,扩大市场份额。铅锌企业要立足云南,在省内实施铅锌企业整合,同时可充分利用省外、国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云南省周边省份如广西、四川、贵州的铅锌资源较为丰富,在当地联合一些占有一定资源优势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发挥集团公司的技术,利用我省毗邻越南、缅甸、老挝等国的区位优势,抓住我国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良好时机,探索双方的技术与投资合作,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探索跨地区、跨省、跨国经营的矿业企业联合合作。
第二、联合地勘部门共同找矿。云南省地处成矿条件优异的地质构造区,找矿前景十分看好。我省铅锌企业可以扩大与地质勘查部门的合作,建立勘察找矿基金,进行省内外,国外风险勘查探矿,打好资源基础和资源储备,实现经济利益的共享。重点对我省的几个重要成矿带进行更深入的勘查工作。这几个成矿带与缅甸、老挝等有密切联系,有的就共同构成一个成矿带,已暴露于地表的大型、超大型矿产产地信息表明,其资源潜力和勘查成功率相对比较高。因此,也可进一步挖掘利用省内资源的潜力,从地质风险勘探入手,争取在缅甸、老挝地勘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省利用国外资源打下基础。
3、继续强化集团国际化铅锌原料采购平台
依照全省“十一五”发展计划要求,笔者认为: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历史已经结束,云南进口原料的时代已拉开序幕,2006年,我省的铅锌产量将达到109万吨规模,我省的铅锌原料缺口约为40-50%,进口原料的权重将日益凸现,我省铅锌企业要抓住云南铅锌原料需大量进口这一“战略机遇期”。 国际贸易惯例中,铅锌原料的价格一般是买卖双方商定好回收率(一般固定)和加工费(一般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再依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金属价格(一般都是由买卖方在规定的点价期内点价或是指定月平均价)计算出来的。近年来,由于全球铅锌资源的紧张,目前国际铅锌精矿市场都是卖方市场,国际市场上掌握着资源的跨国公司都是集采选冶和贸易一体,对市场的把握和操控能力都很强,在与中国企业的铅锌矿交易中处于优势,所以,笔者认为,云南省内铅锌企业的原料需求
统筹考虑、统一安排、统一布置,结合各企业具体情况,各企业互相合作、统一报价;制定出集团间整体的进口铅锌矿计划,以云南的需求对外采购。这样在与外商洽谈时,形成云南的整体战略采购短期、中长期计划。这样,就有机会对外签合同争取到较好的价格。因此,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购买铅锌原料的价格的高低 。所以就要求云南铅锌企业必须提高的市场分析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对国际铅锌原料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对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有色金属期货价格走势分析。要求我省铅锌企业必须具备很高的操作水平,树立云南的国际化形象,同时拓宽和优化原料采购渠道,以提升我省的国际化经营水平,进一步的同国际接轨。
4、各铅锌企业适时稳妥地引入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适时地引入期货业务,既为现货业务提供保值平台,又为公司的业务结构调整注入新鲜的血液。有色金属市场竞争的压力和价格频繁波动的风险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资源战略及套期保值业务,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已经不是国外一些大公司,大集团的专利,而是任何公司都可以利用的,可以作为防范实货经营风险的一种很好补充工具。比如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内:江西铜业及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在原料进口套期保值操作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省内云南铜业、云铝公司、驰宏的套期保值业务经验就值得铅锌企业借鉴学习。
5、重视信息收集及利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讯的日益发达,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公布的官方报价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有色金属供需变化情况,是全球有色金属行情的“晴雨表”,被世界各地公认为有色金属期货合约的定价标准,其月平均价也成为有色金属现货价格的基础。笔者认为,加强信息收集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等机构发布的统计信息以及国内外多种专业的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笔者多年的实地调研。本文对我国以及我省铅、锌金属市场总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浅要分析。详细描述了我省重点地区、以及领先企业运行情况等,提出了我省铅锌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资料:
1、《云南冶金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 2、《云南冶金》
3、《中国铅锌工业发展研究》
4、《2005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二00六年九月
来源: 云南冶金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