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敲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2.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时,关上门窗 B.市区里要种草植树 C.戴上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里汽车喇叭禁鸣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 5.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6.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好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8.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10.烧杯中有500g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减小,在此过程中水的质量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给出的信息,你能得到物理量不变的是( )
(a)冰块熔化成水 ( b)泥团捏成泥人 (c)宇宙飞船飞向月球 A.质量 B.密度 C.状态 D.体积
1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13、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15、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在地面的身高约为1.75m,体重约70kg,则他在太空的质量是( )。 A.0kg B.140 kg C.70kg D.无法确定
16.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 B.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
C.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 D.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
17、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调节横梁平衡,再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发现右盘下沉,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减少盘中的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D.调节游码
18、一铜块经过下列变化后质量和密度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把它带到南极去 B .加热后变成铜水 C. 把它压成铜片 D.锈蚀后剩下的铜铁 1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2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346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22、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及贴满白色瓷砖的大厦都可能形成光污染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污染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23、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二、实验探究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如图2-7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5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
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