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日期: 序号 检修区域 危险因素 坑、沟、孔洞等封闭不严 危险源 人员伤害 控 制 措 施 孔洞周围装上临时栏杆,坑、沟上铺临时盖板,行走时注意力集中,严禁跨越围栏。 发生交叉施工时,双方应尽量错2 1 坑、沟、孔洞等区域 多点多层施工 立体交叉施工 易发生落物打击 开垂直向的交叉施工;无法错开时,各方应商定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搭设层间隔离设施。 布置有照明或电气设备无接地3 设备的工或接地不规具箱及带范 电设备 撬棒使用不当 易发生触电、短路引起火灾 可能发生伤人事件 现场所有内部需用电的铁制工具(房)箱均需接地及装置漏电保护器。 使用撬棒时支点选择要合理、牢靠;高处施工时严禁双手施压。 4 工具 5 设备 穿装 设备倒运、起重伤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穿装 害 第 1 页
落物打钢丝绳使用前必须仔细地进行检击 查,严禁使用有锈蚀、磨损或断丝的钢丝绳。 物体的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橡皮、木板或其他柔软的东西。 管道应绑牢,吊钩悬挂点应与管道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偏拉斜吊,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 穿管时应尽量错开垂直方向的交叉施工,无法错开时,各方应提高安全注意力,必要时搭设层间隔离设施。 吊机动作速度应慢,并不得同时指挥操两个动作。 不使用不合格导链。2、导链在使用中严禁超载使用,拉链人数不人身伤得超过规定。原则上禁止长时间倒链的使用 害 进行临抛重物使用;3、确需较长时间临抛时,应将手链拴在起重第 2 页
链上或其它牢固物上,并在重物上加设保险绳或其它防坠措施。悬挂安全定置牌。 施工前悬挂安全警示牌,与拉警戒线。 使用前对架子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首次使用应进行全面验收,使用时应将安全带挂设在其它牢固处;定期进行检查,严禁任意拆搭架子。 人员伤高处行走时注意力集中,穿上防害 落物打鞋。 击,高传递工具、物品时,严禁抛掷,空坠落 应采用工具包或麻绳作为传递工具。 切割小型工件时,应放在无坠落可能的区域或切割时采用铁丝扣牢,或下方做好放坠措施。切割后的小型工件或边角余料,应放置在安全可靠处,及时清理。 第 3 页
6 设备组合、高空作业 安装 1.作业过程中,吊装的各类起重机械设备严禁超载,起重机械由持证人员专门操作,专人指吊。 起重 作业 人身伤2.使用汽车吊作业时,必须严格害 机械伤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上下交害 叉作业时,事先协调好,指定专人指挥,指挥信号明确,严禁多人指挥。 1、检修人员应特有相应工种的操作证,两人以上进行操作,并有一名专职安全员在现场负责安全监护。2、检修人员必须佩戴便携式co气体检测仪3、检修现场2 7 煤气区域检修 煤气中毒 米外架设一台轴流风机进行放散。4、首先关闭气源;5、接入氮气进行吹扫,吹扫时人员远离气体出口5米以外,待吹扫5分钟后,利用便携式co气体检测仪出口吹出的气体做检测,在co浓度低于30ppm时,停止吹扫,煤气 第 4 页
进行检修;6、在检修过程中,上下要注意协调配合,联系、确认到位后,方可进行动作; 一、密闭空间容易聚集高浓 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度有害一、高浓度物质;有害物质;二、空二、空气中气中氧 (应< 最低爆氧浓度过低浓度过易燃/可燃气体浓度会引起缺氧;三、空,一氧化碳浓度低会引炸极限的10%)起缺(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8 密闭空间作业 气中含有易氧;三、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燃易爆物空气中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资,浓度过含有易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高会引起爆 燃易爆物资,浓度过高会引起爆 第 5 页
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与检测浓度 等。 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作业前与作业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8【危害告知】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第 6 页
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与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9【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第 7 页
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编制; 审核; 批准;
炼钢厂设备部 年 月 日
第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