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届高三考试试题 (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2017届高三考试试题 (1)
湘乡四中高三第二学期竞奖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i—28

第I卷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用乙醚低温提取有机物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火要空心”说明燃烧时要有适当的接触面积,“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是一种很不活泼的金属。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2016年两会上,国家领导人持续关注民生问题,“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描写历史上元朝的雾霾天气。 2.下列物质:①氯水 ②氯化氢气体 ③盐酸 ④熔融氯化钠 ⑤氯酸钾溶液 ⑥四氯化碳,其中不含氯离子的是( )

A.B.C.D.①②③ ②④⑥ ②⑤⑥ ③④⑤ 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乙烯水化制乙醇;溴乙烷水解制乙醇

B.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苯硝化制TNT;乙烯氧化制乙醛 D.乙醇脱水制乙烯;溴乙烷消去制乙烯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能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 )

+

3+

+

2+

A.Na、Al、Cl、OH (5:1:4:4) B.NH4、Ba、MnO4、Cl(1:1:1:2)

C.Fe3+、Na+、Cl、S2 (1:2:3:1) D.K+、H+、I、HCO3 ( 1:1:1:1)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 Cu2++2NO3+2NO2↑+2H2O

B.食醋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向KAl(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6.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

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⑤

7.下图表示取1 mol乙烯雌酚进行的4个实验,下列对实验数据的预测正确的是( )

1

A.①中生成7 mol H2O B.②中生成2 mol CO2 C.③最多消耗3 mol Br2 D.④中最多消耗7 mol H2

8.E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E的气态氢化物,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

如下关系:aM(g) bMx(g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mol)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F (HF)2

B.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5molM,重新

5 4 3 2 1 0 c(Mx)达到平衡时,将减小

c(M)

M Mx

t1

t(min)

C.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3.3g / mol D.M的沸点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低

9.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

A B C 溶质的成份 NaHCO3 NaHCO3、Na2CO3 对应的图象 Ⅰ Ⅱ Ⅲ 原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3) 2--c(CO3)c(HCO3) 2-c(OH-)c(CO3) NaOH、Na2CO3 2--Na2CO3 c(Na+)c(CO3)c(HCO3)c(H2CO3) D Ⅳ 10.室温条件下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其中的观察要点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

2

11.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向pH=12 的Ca(OH)2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2.已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1 mol苯和苯甲酸的混合物,消耗O2的分子数为7.5NA

B.常温下,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与1molO2,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2NA

C.12.4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P—P共价键0.3 NA D.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每制得1mol Na2FeO4,理论上阴极可以产生67.2L气体

13.分子式为C6H12O3,常温下可以使新制Cu(OH)2的悬浊液溶解,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O2氧化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8 B.10 C.12 D.14

14.有机物Q是合成医治癌症药物的中间物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Q的分子式为C12H15O3

B.一定条件下,1molQ物质最多消耗5molH2

C.一定条件下,1molQ物质最多消耗2molNaOH

D.1molQ物质在标况下完全燃烧,最多消耗空气的体积为1568L

15.某温度下,将Fe(OH)3(s)、Cu(OH)2(s)分别置于蒸馏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金属阳离子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下左图所示,往含Fe3+和Cu2+的稀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Fe3)/c(Cu2+)的比值约为( )

NaOH体积

A.2V1/3(V2-V1) B.3V1/2V2 C.3(V2-V1)/2V1 D.3V2/2V1

16.常温下,向10 mL 0.2 mol·L-1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的pH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常数为5×10-2

B.V(NaOH)=10 mL时,恰好生成草酸氢钠,由于HC2O4-的水解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PH=7时,溶液中存在:c(Na+)+ c(H+)=c(HC2O4-)+2c(C2O42-)+c(OH-) D.V(NaOH)=20 mL时,溶液中存在:c(OH-)=c(HC2O4-)+2c(H2C2O4)+c(H+)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

17.(11 分)SiO2、SO2 和CO2 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 和Na 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相似性。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 与SO2 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 的合适试剂 (填编号)。 ①浓HCl ②浓H2SO4

③Na2SO3 固体 ④CaSO3 固体

4

(2)上述装置还可优化,优化的方法是 , 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3)甲同学推测Mg 与SO2 的反应与CO2 相似,则该反应方程式为 。 乙同学的推测是:2Mg+3SO2 =2MgSO3+S;丙同学的推测是:3Mg+SO2 =2MgO+MgS,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丁同学作如下实验探究:

已知:MgSO3 和MgS 都是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气体;H2S 气体通入CuSO4 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限选试剂:2mol/L HCl、2mol/L HNO3、蒸馏水、2mol/L NaOH、品红溶液、澄 清石灰水、2mol/L CuSO4;仪器和用品自选。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能证明甲同学推测正确的操作和预期现象是 。

(4)上述实验需要100mL,2mol/L 的HCl,配制时选用 (选填10 mL、25 mL、 50 mL 或100 mL)量筒量取36.5%,密度1.19g/mL 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18.(14分)草酸钴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制备指示剂和催化剂。下列流程图是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MnO等]制取CoC2O4·2H2O。 ·2H2O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Co2+、Fe2+、Al3+、Ca2+、Mg2+、Mn2+、H+、等; ②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完全沉淀的3.7 9.6 9.2 5.2 9.8 pH (1)对水钴矿进行预处理时加入的Na2SO3与Co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向浸出液中加入的NaClO3必须适量,若过量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得到的沉淀是 ; (4)向滤液Ⅰ中加入NaF是为了将溶液中的Ca2+和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

-11-10

=7.00×10、Ksp(CaF2)=1.4×10。当加入过量的NaF后,所得滤液中c(Mg2+)/c(Ca2+)= 。

(5)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萃取剂对以下四种金属阳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使用的最佳pH是 .

5

A.3 B.4 C.5 D.6

(6)已知CoCl2•2H2O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可以通过 、 、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制备CoCl2•2H2O。称取3.32 gCoCl2•2H2O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66)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300℃时剩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19.(14 分)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 (1)如果将4mol NH3 和5mol O2 放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0.8akJ,则平衡时NH3 的转化率为 。

(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NO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NO 的a、b、c 三点的反应速率v(a 正)、v(b 逆)、v(c 正)的大小关系是 。

(3)t℃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第2min 到第4min,反应速率v(O2)= ;

6

②第2min 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 A.降低温度 B.增加了生成物 C.减小压强 D.使用了高效催化剂 ③在与第4min 相同的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 和H2O(g)的浓度都为2moI/L,则该反应 (填“正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方向进行”、“不移动”)。

(4)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尿素(H2NCONH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在温度70—95℃时,工业尾气中的NO、NO2 可以用尿素溶液吸收,将其转化为N2,尿素与NO、NO2 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则1mol 甲烷直接将NO2 还原为N2 的焓变为____ 。

20.(13分) 辣椒素是辣椒的重要成分,能够缓解骨关节炎疼痛,对心血管有益,还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并增强免疫力,摄取辣椒还能防止人们在食用高脂肪食品时体重增加,同时还能预防肝损伤。 辣椒素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R为烃基)其中一种辣椒素酯类化合物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A、B和E互为同系物,其中B的摩尔质量为44g/mol,A和B核磁共振氢谱中都有两组峰; ②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7H14O2;

。3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 。

(2)由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3)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E的化学名称为 。 (4)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J的分子式为 。

(6)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

构),

7

湘乡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化学竞奖考试答题卡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选择题(4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

17.(11 分)

(1)选择制取SO2 的合适试剂 (填编号)。 (2)上述装置还可优化,优化的方法是 , 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3)该反应方程式为 。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正确的操作和预期现象是 。

(4)配制时选用 (选填10 mL、25 mL、

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18.(14分)1.离子方程式为:

2.离子方程式 .

3.沉淀是 ;

4. c(Mg2+)/c(Ca2+)= 。

5.为了除去 ;最佳pH是 .

6.通过 、 、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制备CoCl2•2H2O,则300℃

8

时剩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19.(14 分)

(1)平衡时NH3 的转化率为 。

(2)大小关系是 。

(3)①反应速率v(O2)= ;

②条件可能是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

③则该反应 (填“正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方向进)。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焓变为____ 。

20.(13分回答下列问题:

(1)G的结构简式为 。

(2)由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3)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E的化学名称为 。

(4)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J的分子式为 。

(6)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

构),

9

27.【答案】

2-+2-2+

(1)SO3+Co2O3+4H=SO4+ 2Co+2H2O(2分)

﹣﹣+

(2)ClO3+5Cl+6H=3Cl2↑+3H2O(2分) (3)Fe(OH)3和Al(OH)3(各1分) (4) 0.5(2分)

2+

(5)Mn(1分) A(1分)

(6)加热浓缩(1分) 冷却结晶(1分) Co2O3(2分) 【解析】

3+3+3+

(1)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性离子Fe、Co,所以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Fe、3+2-+2-2+ Co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Co2O3+4H=SO4+ 2Co+2H2O。

2+3+﹣2++﹣3+

(2)NaClO3的作用是将Fe氧化成Fe,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6H=Cl+6Fe+3H2O,由于生

-﹣

成Cl,所以如果NaClO3过量会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5Cl﹣+

+6H=3Cl2↑+3H2O;

3+3+3++

(3)Fe、Al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R+3H2OR(OH)3+3H,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从而促进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

(4)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中c(Mg) / c(Ca) =

2+2+

= Ksp(MgF2)/Ksp(MgF2)

= 0.5。

2+2+2+

(5)除去Mn(1分) 根据流程图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Mn、Co两种金属阳离子;由萃取剂对金属

2+2+2+

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曲线可知,调节溶液PH=3时,Co的萃取率最小,Mn的萃取率较大,可使Mn

2+

完全被萃取出去,溶液中剩余Co。

(6)欲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应该利用冷却结晶,操作方法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制备CoCl2•2H2O。

3.32克CoCl2•2H2O晶体,物质的量为0.02mol,过程I使其质量减少3.32-2.6=0.72克,恰好为0.04 mol水的质量,则过程I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oC2O4·2H2O

CoC2O4+2H2O↑。CoCl2•2H2O晶体中的Co元素

的质量为0.02×59=1.18克,CoCl2•2H2O晶体中的Co元素完全转移到氧化物中,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6-1.12=0.48克,Co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8/59):(0.48/16)=2:3,则化学式为Co2O3。 38.【答案】

(1)(1分)

Δ

(2)(CH3)3CCH =CHCHO+2Cu(OH)2+OH- (CH3)3CCH =CHCOO-+Cu2O↓+3H2O(2分)

(CH3)3CCH =CHCOO-+H+ (CH3)3CCH =CHCOOH(2分) (3)氧化反应 (1分) 4,4-二甲基戊醛(2分)

(4)

+2NaOH

10

+NaCl+H2O(2分)

(5)C15H22O4(1分)

(6)8(2分);【解析】

(1分)、(1分)

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7H14O2,结合J的结构为,故R为—C6H13,因此I和

F分别为为和C6H13COOH,结合流程图知,F为C6H13COOH,I为

;因此G为,H为;B的摩尔质量

为44g/mol,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故B为CH3CHO;A和B为同系物,结合信息③,A为C4H9CHO,

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则A为(CH3)3CCHO,C为(CH3)3CCH =CHCHO,D为(CH3)3CCH 2CH2CH2OH,E为(CH3)3CCH 2CH2CHO, 则F为(CH3)3CCH 2CH2COOH。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为(CH3)3CCH 2CH2CHO, F为(CH3)3CCH 2CH2COOH,由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H3)3CCH =CHCHO+2Cu(OH)2+OH-

Δ

(CH3)3CCH =CHCOO-+Cu2O↓+3H2O、

(CH3)3CCH =CHCOO-+H+ (CH3)3CCH =CHCOOH 。

(3)由D生成E的过程中醇羟基被氧化为醛基,属于氧化反应;

以醛基为母体,从靠近醛基的一侧编号, E的名称为 4,4-二甲基戊醛。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I,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NaCl+H2O。

(5)根据上述分析,J为

,其分子式为C15H22O4。

(6)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如果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应该是2个-OCH3或-CH2OH,且均是对位的。如果含有3个取代基,则不能满足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如果是4个取代基,则应该是2个酚羟基和2个甲基,其位置有6种,共计是8种同分异构体。这八种同

11

分异构体分别为、、、、

、、、。

以上同分异构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的是、【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的知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