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使学生明白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本文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作者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蚂蚁的生动有趣的对话,使儿童知道下雨前是有迹象可寻的,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学生对此一定感兴趣。再者,课文所罗列的燕子低飞、鱼出水面和蚂蚁搬家这三种自然现象,学生在幼儿园或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触过,因此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但是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燕子说的一段话中有好几层因果关系。还有为什么要下雨了,空气会很潮湿?这一问题对于缺乏相关生活经验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时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在文中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自己认为不容易读的生字多拼读两遍。教学中可采用认读生字卡片、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找朋友等多种形式大面积抽生认读生字词,对读得不正确的读音进行纠正。
2.教学第三段、第六段、第七段这几个重点段时,可采取整段朗读、逐句朗读、理解重点词语再朗读的方式进行。如教学第三段,先引导学生整体读一读燕子说的话,然后逐句以问引读,相机理解重点词语。如“潮湿”两个字都有“氵”旁,说明空气里水分很多。鸟的翅膀上有羽毛,连着身体,翅膀一扇,飞得很高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小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那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知道燕子低飞是为了捉虫子。
3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一是根据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指导朗读。如“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二是结合词句理解来对比朗读。如第四段开头“是要下雨了吗?”与大蚂蚁说的“是要下雨了……”对比,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后半信半疑,正在思索,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大蚂蚁确认小白兔告诉他的消息,要突出“是”,表达肯定的语气。又如燕子、小鱼说的“要下雨了”,和小兔往家跑时喊的“要下雨了”,是两种不同的语气,前句是回答问话,陈述的语气,后句是获得知识后的兴奋,要表现出小兔的心情。
三是通过表演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们的神态、动作及语气,再让同学们戴上头饰表演朗读。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会写“直、呀”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细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了解动物的活动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情景) 2.学生说一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3.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想听吗?请你仔细听,想想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教师朗诵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4.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板书课题:14要下雨了) 5.师述
是呀,要下雨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都忙碌起来。想知道它们在干
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王国里去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和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6.师提问
你在动物王国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发言,教师边出示插图边讲述:美丽的小燕子飞来了,可爱的小白兔跑来了,勤劳勇敢的小蚂蚁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词语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4.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演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
(4)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画出小燕子的话。
(5)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6)教师引读第二段。
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7)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
(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问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词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8) 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什么呢?
②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相应句子。 教师板书:捉虫子,练习朗读句子。 (9)朗读第三段
2.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先自己读读四至六自然段,然后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坂书:透透气) ③指名分角色朗读四至六自然段
(4)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学习七至九自然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自主学习七至九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五、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齐读,表演读。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天气——很闷 燕子——低飞
要下雨了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东西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3)学生口头扩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拓展思维,课外延伸。
1.学生谈谈还知道哪些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1)乌鸦栖落在树枝上时,头总是迎着风向。因为这样风就顺着乌鸦羽毛吹,不会损坏羽毛。因此,在地面风力很微弱的早晨,观察高枝上栖停的乌鸦头的朝向,可确定空中的风向。
(2)傍晚,鸡迟迟不愿入笼,是下雨的预兆。由于雨前住在洞里的小虫因闷热而多爬出地面附着在草叶上,这给鸡造成了觅食的好机会。和鸡相反,鸭子在天要转坏时,进窝早,因它的习性喜高温潮湿。
(3)鹁鸪鸟在不同天气里叫声不一样。晴好天气,它不不慢地叫着“咕咕咕……”,声音清脆,没有拖音。天快转阴雨时声音叫得重,拖音长。
(4)当天气即将转阴雨的时候,黄鹂鸟会发出类似猫叫的声音;夏秋季节,日出或黄昏时,猫头鹰两三声连叫,并在树枝东跳西跳,很不安宁,叫声低沉像哭泣,这是天将下雨的象征。
(5)蜜蜂最适宜于在天气晴朗、气压较高的情况下飞行。另外,天气愈好,植物花蕊分泌的甜汁愈多,诱惑蜜蜂的能力也愈大。蜜蜂采蜜,傍晚迟迟不回窝,则明天天气晴朗。反之,则预示阴雨将来临。 三、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记住字形,看清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描红,书写。 板书设计
要下雨了
直 呀 边 呢 吗 吧 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