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Fnend of Science Amateurs 2008 ̄047]国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利用 余美琴,朱丽 大连116029)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摘要:如今,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研究者和旅游规划者的研究范畴,民俗旅游逐然兴起。 文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并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如何应用在 民俗旅游开发当中,最后从当地政府、执行者、当地居民三者利益出发,提出民俗旅游开发 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8)04—0128—02 1 民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民俗文化进入了旅游研究者和旅游规 划者的视野,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 旅游资源。随后,民俗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在中国大地蓬勃兴 起,至今方兴未艾。民俗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俗本身的本真 性特征密不可分。首先,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民 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无论是服饰、饮食、建筑,还是礼仪、节庆, 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都是一个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的本来面目 和真实反映。其次,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 与神秘性的特征。具有原始性与神秘性的众多的民俗事象能充 分满足现代人的求新求异的心理。最后,民俗旅游具有浓厚的人 文关怀意识。民俗旅游却更多地向人们展示了富有人情味的东 西。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中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1.1 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与趋同性 作为文化商品,在旅游组织的高度组织下,民俗旅游从策 划、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一系列步骤,无论是采用主题公 园、博物馆的形式,还是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是着眼 于其在市场中所有的交换价值。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旅游的 意义和价值在于把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 化展现在游客面前,i卜游客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 事实上,在民俗旅游的再生产过程巾,民俗文化已经沦为一种仪 式化的表演。活生生的文化被简化成一系列符号(如民族服饰、 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歌舞表演、仪式等),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 成了高度产业化下快速复制的商品。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只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置民族文化的 传承与保护予不顾。为了盲目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全国各地兴 起了大建民族风情园、民俗文化村的热潮,而其中的大多数表演 内容也大同小异,例如:在全国各地的民族风情园或民俗文化村 都能见到不同民族表演的竹竿舞,可谓形成了“祖国遍地竹竿 舞”之势。民族旅游文化的趋同化无疑给旅游者、民俗文化乃至 整个民族旅游业的发展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1_2民俗旅游景区与民俗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分配不均 辈以智慧和辛勤劳动开垦出来的景观和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形 成的民俗风情的旅游开发权力,并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但当地 居民的所得远远低于其资源的经济价值本身,这在很大程度上 损坏了当地居民的利益,也导致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的上升。 1.3对当地经济的连带作用小 旅游或休闲地虽然依托的是当地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但其 经济的连带作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联很小,真正能够获得较 高收益的中高层人员基本来自民俗旅游地之外。当地居民本身 在旅游开发中存在很多限制因素,如投入资金问题、信息吸纳问 题、人口素质问题、权力资本问题、发展机遇问题等,所以他们只 能靠出卖劳动力得到廉价报酬,并没有包含民俗景观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资产价值。 1.4保护责权利分工不明确 政府和企业、开发商都把民俗和景区的保护看作是当地居 民的责任,对于民俗和景区的保护不作或少作相应的投资,当地 居民并不是旅游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因而无心参与,不利于景区 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2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2.1 利益相关者概念及其理论 从大部分民俗旅游地景区的分配历史和现状来看,一直都 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在分配上没能真正体现社区居 民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在景区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来自管理学的概念,最早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但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在公司治理 理论巾,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 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包括股东、债权人、雇 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周边社 区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 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仓业不是只为股东而生存,而是 为受企业决策影响的诸多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组织。利益相关者 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 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 社区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自 然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 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2.2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运用 发时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资产评估,没有体现资源 的资产价值,使外地投资商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当地居民祖祖辈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 相父者(stakeholder)”一词引入旅游领域,并运用于旅游规划与 管理问题的研究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促成了旅游研究者将利 益相关者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其一,对旅游发展中的平等参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学之友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外 2oo8 ̄o4月国 民主决策、公平分享分担等问题的日益关注,尤其是对社区与社 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 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旅游管理中的这些与社会责任、 公平伦理有关争力的矛盾。众所周知,旅游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 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令问题更复杂 的是,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很多时候,这些 目标和利益指向是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的;与此同 时,随着新兴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旅游目的之问的竞争日益加 剧,而旅游目的的竞争力取决于众多方面,其中,成功整合旅游 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和资源无疑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增强旅 游目的的竞争力。因而,旅游目的的规划和管理需要一个概念和 理论,借此可以建立整合这些分散力量和资源的机制,而利益相 关者理论和分析具有这方面的价值。 图1旅游地相关利益者 3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弄清楚“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是实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 第一步,构建民俗旅游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是民俗旅游开发中 的基础性工作。Jane Robson和Ian Robson 1996年运用利益相 关者理论原理,提出了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12类利益相关者图 谱,见图1。2002年,Ryan在Jane Robson和In Robsoon所提出 的图谱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补充修订。这为我 们构建民俗旅游利益相关者图谱,并运用利益相关理论进行规 划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双向 性、多边性和动态性,Ryan自己也觉得这种图表在实际中“过于 简单”和“凌乱”。显然,如果利益相关者图谱停留在这一水平,其 实际应用价值是非常有限的,比如,12类利益相关者中,哪些是 最核心的,哪些是相对次要的? 图中的中心圈层,代表旅游地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旅游地核 心利益相关者有6类:地方政府、开发商、经营商、员工、旅游者 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开发商、经营商、员工和旅 游者分别体现了经济利益和自身旅游的需求,但旅游地居民、当 地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往往被忽略,然而他们同旅游 地的关系比经济关系显得更加广泛,他们在社会文化利益、环境 利益上有更多的要求。 次核心层是指,是指那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能给旅游地 带来机会和威胁的利益相关者。战略层利益相关者并不简单等 于次要利益相关者,只是因为他们并不时时刻刻与旅游地的发 展过程密切相关,但他们同样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影响力。 外围层是指,指更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民俗旅游开发,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首先,政府部门应正 确认识到政府部门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角色——民俗旅游的调 控者。民俗旅游需要一个总体利益和目标的代言人来控制、引 导、协调、规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很显然能够担当 此任的只有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民俗旅游实际上是一个内在 的、具有政治性的事物,价值观的协调与冲突、权力的制衡、利益 的分配、参与和决策机制的建立、目标的设定和标准的确定等都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政府拥有有力的工具来影响民俗旅 游的发展:立法、规范(包括获取收入和分配收入)、协调政策和 项目与基础设施、提供激励、规划和促销等。其次,民俗旅游开发 商是民俗旅游的执行者,他们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举足轻 重。他们既有保护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专业能力,又有通 过经营民俗旅游项目获得经济收益的经营能力;既是游客的服 务者,更是其教育者;既是当地人的雇佣者,更是其合作者。因此, 要使民俗旅游开发商做到这些,就要通过积极的激励(如提供认 证服务、税收优惠等)使其获得成本和品牌方面的优势,通过强 制性要求(如保护合约、特许经营资格、对违规行为的惩罚等)使 其做到经营和管理上的规范等。另外,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的参 与者和受益者。当地居民与当地民俗旅游资源关系最为密切,他 们的参与对于民俗旅游发展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真 正使当地居民成为民俗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基于利益相关者理 论,需要真正将其纳人民俗旅游的决策、管理、利益分配体系中 来。只有建立协调、有序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并制定有效的政策、 开发策略等才能实现民俗旅游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Stakeholder Theory in folk use 0f tourism development Yu Meiqin,Zhu Li Abstract:Recently,folk culture has been the scope of tourist i ̄seaichers and tourist planners.folklore tourism begin to rise.on this pasis ,he paper poitnts out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nd explaianed how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pplies this in folk culture,ifnally from the interest of govement,executive,he ltocal residents,the article points out strategies re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f0lk tourism. Key words:folk tourism;development;stakeholder theory 一129-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