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析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人文社会・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5年第16期 浅析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强 莉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610065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素质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公民对于政务信息公开要求需求和理解越来越深刻。如何更好 的进行政务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成为了政府职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现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 题进行原因分析,促进规范开展政府服务工作,以满足公民需求为目标,建立合理完善的政府政务信息工作流程与方式,提 高政府服务意识,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平台,为政府工作的优化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政府;政务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公开是符合国家政治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 使得各级机关所产生的政务信息停留在本机关的层面.对于 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多元化、开 需要某类信息的公民来说不可能一次性确定该信息所在的部 放化发展.与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和深入.政治观念必须紧 门.一般只会选择提供服务最便捷的政务服务中心去查询相 跟时代的潮流.更加阳光开放的政治观念才更适合我国的政 关信息,而重复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也对申请者 治进程。社会管理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和受理单位造成了时间和劳动的浪费 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公民逐渐有意识、有条件参与 问题三:政务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效率较低 政府的决策和监督 同时.在我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处理公民政务信息公开申请流程繁琐.涉及部门之间转 中.必然对政务信息公开提出新要求。 发处理.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公民有需要查询特定的政务 一、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可以直接在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信息公开岗申 问题一:公民自身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 请,或直接在省级对口单位的服务窗口进行申请 前者需提 公民对政务公开的了解普遍不足 许多公民都是在来到 交到省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办.再转给省级对口单位查找公民 政务服务中心才被告知自己需要办理的申报、审批、认证等 申请公开的相关信息.待有了查询结果再转回省政府政务信 业务需要涉及到申请政务信息公开的流程.而对相关申请如 息公开办回复提交申请的公民:后者则直接转到省级对口单 何进行也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讲解 由此可见公民 位政务信息公开部门处理 同样一份政务信息公开申请却走 在申请政务信息公开时仍然比较被动.而且对政务信息公开 了两条繁简不一的处理流程.涉及的部门越多.消耗的时间 的方式、范围等均不了解.虽然这些在政府门户网站上都有 和人力也越多.政务信息公开的效率也越慢 详细说明.但是公民对此类信息并不敏感。 这也体现出政府信息服务功能有待提高.某些部门参与 尤其是农民、老人等群体对政务信息公开相关了解更 政务信息公开的态度方式比较被动、单一,缺乏对于不同用 为匮乏.由于知识水平和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不够.网 户的针对性和互动性.门户网站也大多侧重于宣传效益.对 络这一宣传媒介并不适合他们.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的 用户的具体需求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咨询功能 相关信息都不能很贴近这些群体 一些公民在填写《政府信 二、政务信息公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息公开申请表》时,不能对自己所需的政务信息进行确切的 f一 主观原因——人的角度 描述.而导致提交的申请被回复“信息不存在”、“信息涉 从人的角度分析问题.则要从提供信息服务的人员和使 密”、 “信息描述不清”、 “超出合理需要”等处理结果。 用信息服务的用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政务信息公开领域 问题二:各级机关政务信息未能集中统筹管理 中,信息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 某些行政机关对本机关及其下级机关或指导机关单位的 信息意识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对提供信息服务的人员而 政务信息未能进行统筹和集中.使得公民关于政务信息公开 言.政务服务意识和信息公开意识就是他们的信息意识:而 的申请层层重复投递 如果一个公民直接向省级机关提交的 对使用信息服务的用户而言.信息意识就可以理解为公民的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被反馈为“信息不存在”,该公民 参政议政意识、民主意识。另一方面,信息能力也是影响信 则还需要到市级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若结果 息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提供信息服务的人员而言,其处 仍然是“信息不存在”则仍需向下一级县、乡镇等部门依次 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了信息提供利用的效率.决定着信息 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服务质量:而对于使用信息的用户而言,接受信息的能力也 “条块分割”是我国政府管理机构的一大特点.这使 直接影响了信息的需求量和效益价值 所以.从主观方面分 得条条块块分割下的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所掌握的信息长期分 析。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 散.无法共享.这严重限制了政务信息的共享和开放。没有 政务信息服务意识不足.很多管理者将政务信息以政务 一个统一的信息集中平台.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统筹制度。 为中心使用.并没有认识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政务信息服务 作者简介:强莉(1990-一)女,内蒙古包头人,四川大学,政治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2015年第1651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人文社会・ 能够提高政府的社会经济效益。 政务信息公开意识薄弱.很多管理者在政务信息公开领 域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公开工作并不积极主动,没有认识到 政务信息共公开对推进民主政治、民主社会的意义。 到.需要处理事务的详细步骤和负责机构,即为人们的生活 提供便利.也为政府工作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也可以 在社区、广场等居民集中的区域,进行一些定点宣传,并开 展“政务信息公开进社区”的活动.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 政务信息服务人员信息处理能力不强,没有进一步依照 使得公民可以在有相关需求时,不走弯路.选择合适的机 社会的需求和便于利用的导向对政务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导 关.用最合适恰当的方式.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利 用当下热门的“微博”、 “微信”平台作为宣传服务的阵 致信息服务质量较差。 政务信息服务用户信息接收能力较弱,不能准确、迅速 地.多提供一些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信息,方便公民查询 利用,利用点滴的力量使政务信息公开意识逐步扩散在社会 地搜集到所需的信息.使用信息服务较为盲目、途径单一。 中,更加深入人心。 f二)客观原因——环境角度 管理体制模式原因 我国现行政府组织结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呈金 f二、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步伐 政务信息公开最为主要和突出的方式就是建立统一的政 字塔形运行结构 “横向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由横向的若干部 门构成 每一部门均直接对管理对象实施管理,在全国范围 内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实施垂直领导。”1在 这样的政府组织结构之下.信息容易被这些“条条块块”所 分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中理想化的“一站式”服务,即通 过一个“窗口”就可获得全部信息.并筛选出所需的信息。 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会从根源上刺激信息用户对政务 信息的需求.而且一旦受到生产力的作用,这种需求将会是 大幅度、广泛性增长的。纵观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具有 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取得电子政务的快速、可持 续发展 可见.政务信息服务水平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息 息相关.任何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政务信息服务规划都是不 现实的。 信息技术水平原因 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也是制约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因 素。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设备的普及情况都决定了政务信 息的需求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搭建政务信息网络、建立数字 档案馆、构造数据库等等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 维护信息安全方面.更是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 三、对当下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f一)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服务观念 政务信息公开的本质应当是服务于公民的需求 应当建 立合理长久的管理机制、组织高效开放的机构、设置规范的 职责岗位并投入持续的经费。因此,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 解决现有的种种问题.应当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的服务观念. 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政府信息服务机构 和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公民最需要掌握的 就是信息.而想要得到这些信息就必须了解什么事情要找谁 去办,以及办理业务的流程、时间和要求。做好政务信息公 开工作。必须通过有效的服务手段让公民获得这些信息,以 确保公民和政府能够进行良好的配合.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 费.避免公民获取政务信息服务的盲目性 ’ 在具体解决方式中.可以选取一些更为贴近群众生活 的媒介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的宣传.特别要适当地为关于农 民、老人等弱势群体在获取政务信息公开服务方面提供特殊 帮扶。可以用更加生动、鲜0明的方式进行政务信息公开的 宣传.也可以使得需要了解相关事宜的民众更加详细的了解 府综合门户网站的方式.也是目前最为值得注意的,网络在 政务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 技术的普及,网络以其低成本、快速便捷、突破时空限制的 特点,成为了继报刊、新闻、广播等传统媒介之后的一大新 型媒介 我国目前的政府上网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网络 这一阵地是政务信息公开的最主要媒介.对政务信息资源平 台建设的要求也逐渐提升 要切实开发和丰富政务信息资源.不断进行结构优化. 推动纸质文件等传统载体的信息数字化发展.挖掘政务活动 中的信息资源.纳人政务信息数据库。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应 充分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多层次、集 中式的政务信息数据库集.同时通过政务网络信息平台提供 相关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使得政务信息公开 工作在服务手段、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得到质的飞 跃,不仅提供的信息全面丰富、信息量庞大,而且耗时短、 不受地域限制.利用也愈加方便。 在政务信息大数据平台上进行各机关的政务信息统筹管 理,并与其他机关进行联网,其内部按照各个机关分区,由 各个机关抽调人员组成管理小组.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保 密审查制度。可以更加有序的进行指导规范 在联网的环境 下。如果公民需要获得相关政务信息资料.可以很快查询到 相应的政务信息.并且可以从相关人员处得到一些更加详细 的解释。如果需要进行申请公开处理.那么则可以通过网上 指引找到正确合适的流程和部门。从而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避免重复投递申请,迅速高效地满足公民的需求。 注释: 冯惠玲.政府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208. 参考文献 [1]周晓英,王英玮.政务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36. [2]冯惠玲.政府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130. [3]周晓英,王英玮.政务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316. 【4】王英玮,关于政务信息公开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 讯,2003,(6):19—22. 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