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损益的影响分析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损益的影响分析

来源:爱站旅游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损益的影响分析 单春艳 (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江苏宿迁223800) 一、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损益的影响 具的交易量较小,但可以预期,随着交易量的增加, 衍生金融工具对损益的影响将不容忽视。 (一)金融资产、负债重分类带来的影响 资产负债分类的不同及分类的变更直接影响损益 的计算。比如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应以摊余成本计 (六)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加大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强调信息的全面性,特别注重对风险 的披露,包括对金融工具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披 露,规定要对金融资产、负债做期限分析,判断企业 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明确银行应当披露所面临的各类 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或敏感性分析及其选用的主要参 数与假设.分析其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响,从而反映 对损益的潜在影响。 算,一旦该分类资产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 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重分类日的 公允价值结转.剩余部分的摊余成本与其公允价值之 间的差额,需计入资本公积,直至该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转出才能计入当期损益。 (二)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价带来的影响 在利率和汇率波动19益加大的形势下,金融资 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波动对当期损益影响也增大。比 如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减计至未 二、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 (一)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波动性增大 新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 丁具,及时确认金融T具市场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 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权益,并且要求除 交易性资产外其他各类金融资产均要在资产负债表19 进行减值测试,从而使财务报告波动性增大,为分析 财务运行趋势带来难度。 来现金流的折现金额。由于近期债券市场利率的下 降.银行可出售类债券价值也相应下降。 (i)金融资产风险确认带来的影响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将所有信贷资产分为两类, 分别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测算减值:单项金额重大的 运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单项评估,非重大的贷款运用迁 徙模型,根据风险特征划分不同资产组合进行评估。 在瓤准则下比较优质的资产采用折现法在报表中会表 现得较为有利.而质量差的资产则必须提取更高的贷 款损失准备金.将对当年损益产生影响。 (四)金融资产减值确认带来的影响 (二)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 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方法有:市价法、估价技术 法等。市价法要求具备成熟的市场,存在活跃、公平 的交易市场。但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丁具交易市场还 不完善,其价格信息也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公允价值。 估价技术法需要在选择和运用估值技术的过程中使用 相当比例的人为判断。而使用不同的假设会产生不同 的公允价值估计结果,从而降低了公允价值的呵靠性 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项目从短期投资、长期投 资、存货、应收账款扩大到在建T程、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等项目。如固定资产除按规定计提折旧外还应 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 益,同时对同定资产的装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 本。 和不同企业间会计信息数据的可比性。 (三)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难度加大 在贷款、债券资产等业务核算中要频繁使用实际 利率法。对于同定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确定实际 (五)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核算带来的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可能给报表 利率相对容易,但对于浮动利率的贷款和债券资产, 频繁进行实际利率的计算和调整,需要付出很大的人 数据带来较大的波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 力、物力、财力。而且,由于实际利率的计算要基于 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如何确保数据的可得性和准 确性也是一个难点。 (四)商业银行的职业道德风险增加 合理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真实反映经营风险。 (三)调整信息系统 要按照新准则要求调整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管理 决策支持信息与会计报告信息之间的可比性,在对自 身业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新准则的核算要求分别 从确认、计量和披露环节结合具体业务内容加以明确 界定,制定具体指引: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 统,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如有必要. 新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 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在准 备金计提、公允价值的使用等方面都赋予了商业银行 较大的判断空间和自主权。损益波动的真实性或合理 性上可能存在人为判断因素,增加了职业道德风险。 三、建议 建立相关计量模型;收集列报和披露方面的信息。 (四)完善协调机制 (一)加强人员培训 要组织全方位、各层次的培训工作,强化对新准 则的学习,保证财会部门及相关部门员工熟悉新准 则,理解新准则与旧准则的差异以及对业务的实质影 实施新准则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业 务面也非常广,大部分信息需要业务部门提供,因 此,需要将新准则的要求融入日常业务管理中。明确 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调。同时要坚持审慎的会计原 响,掌握新准则对业务操作的要求,提高商业银行从 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建立风险控制 要加强对银行的金融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核 则,按照财政部出台的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要求,规范 会计核算,从制度上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迎接新准 则带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耿欣) 算,及时监测利率、汇率、价格等指标的影响因素, ・+一+ +一—-+一--+---.4---4-一—+一一+--4-_-,4- +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加快推进山东银行业竞争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峰 (山东银监局,山东一济南250001) 、山东银行业竞争力现状 从不良贷款内部结构看,损失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 (一)金融规模与经济发展地位不相称 平。同时.全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准备覆盖率虽比 上年有大幅提升,达到34.7%,但仍远远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沉重的不良贷款历史包袱,严重影响了山东 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三)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盈利结构比较单一 从山东省的情况看,2008年全省主要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多个百分点,并且中间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传统 业务,创新类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很小,银行 2008年,山东省GDP超过3万亿,仅次于广东 省,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了广东,排 名全国第一。而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在 全国均排名第6位,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2008 年末.山东省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全省 GDP之比.即金融相关率为155%,分别低于同山东 省经济规模大体相当的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98个、 60个和149个百分点,且近3年来基本没有太大提 升,经济货币化程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 动员资金的能力偏弱。 (二)包袱相对沉重,影响发展潜力 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利差收入。同时,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业务创新多属于模仿和借鉴类的创新,根据客户 对象金融服务需求设计的自主创新产品较少。 (四)各类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 2008年末,山东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 额占全国的比例为7.18%,高于贷款占比0.68个百分 大型银行主要是信贷投向集中,以大型集团客户 授信为主,经营战略转型及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不强。 点,不良贷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个百分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