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专题

来源:爱站旅游
10、纸的发明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这段话主要写了

2.选段先总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介绍了____ _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将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排序。(填序号) ①把原料浸在水里。 ②把浆晒干。 ③把原料剪碎或切断。 ④把浆捞出来。 ⑤把原料捣成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赵州桥

(一)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

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将文中带括号的句子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的词语

创举: 。 3、本段中划线的句子,在文段中起到 的作用。 (二)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 );有的刻着( ),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将文中带括号的句子补充完整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坚固( ) 似乎( )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请你“____ ”画出选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内。 挑 骑 推 赶

3.本段描写的人物有( )、( )、( )、( )、( )。

4.请你用“﹏﹏”画出表现艺术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5.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突出了画上的街市________的特点。

6.画里的街市上还有哪些人在干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7.你认为《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名扬中外?

课外阅读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一家书坊的印刷工。他在印书的过程中,感觉到当时用的雕版印刷的方法太不方便了。印书时,要事先在硬木上刻好版,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一本字很多的书,版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刻完。爱动脑筋的毕昇想: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印刷术来代替雕版印刷呢?

他想过用一个一个的单字来排版,用完后还可以拆开再用。可是,他用木头制成的单字试验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因为木活字沾水后就会膨胀,导致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极差。

经过许多次尝试,最后,毕昇在烧窑工人的帮助下,用一种很细的黏土做成小方块,晾干后用刀刻上字,然后放在窑里烧硬。一个个坚硬的单字就这样制成了。他又找来书本大小的一块铁板,在上面敷上松脂、蜡和纸灰,再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把一个个活字排进去。排满一框后,放在火上让松脂和蜡稍微融化,再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等到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框内的活字就变得平整而坚固,成为完整的一版,这时就可以上墨印刷了。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省工又省时,把印刷技术大大推进了一步。

后来,活字印刷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埃及以及欧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雕版印刷术很不方便,具体表现在一页书就得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字很多的书要很长时间才能刻完,十分浪费__________。

2.木活字有什么缺点?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排序。

( )在铁板上敷上松脂、蜡和纸灰。 ( )用平板把字面压平。

( )松脂和蜡冷却凝固后,上墨印刷。 ( )在晾干的黏土小块上刻字。 ( )在铁板上放铁框,排入活字。 ( )把黏土活字烧硬。

( )把排满字的铁板放在火上烤。 4.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眼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我的使用汉字的同胞们、朋友们,请去发展它、丰富它吧!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方块字比成了 、 、 。

3.作者从( )两个方面写了汉字的魅力(双选)。 A.高强度悟性的结晶 B.具有强大的再生活力

C.每一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D.书法艺术中无穷无尽的变化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你感受到 ;看到“森”这个字,你感受到 ;看到“ ”这个字,你感受到 。

5.根据短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今,电脑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人们能快速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汉字,但书写汉字的能力却急剧下降,经常出现写错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

你觉得,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你的想法。

春 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 )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 )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

相对。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 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 (3)词性相对。( ) (4)平仄相调。( )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 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 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 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 红桃开口贺新年

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 ) A.宾馆 B.家里 C.商店 D.学校

北京的春节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城内城外有庙会,小贩们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的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面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除了看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三天的景象。 (2)第一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写了除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3)除夕和元宵节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写了街上的灯和家里的灯,这景象用文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来

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写出我国的三个传统节日,并选择一个节日,介绍它有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选择一个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一写这个节日有什么传说或习俗,以及大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