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考在线测评 (化学)
一、选择题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变质 B. 物体热胀冷缩 C. 海水制碱 D. 植物光合作用 2. 河南物产丰富。下列河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原阳大米 B. 灵宝苹果 C. 道口烧鸡 D. 襄城红薯
3. 深呼吸能缓解考试紧张情绪,当你深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4.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符合该目标的是( ) A. 超市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C. 为了出行方便,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 D. 生活中使用无磷洗涤剂
5. 下列符号既表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𝑂 B. 𝐶𝑢 C. 𝑁2 D. 𝑁𝑎𝐶𝑙
6. 下图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𝑁𝑂2+𝐶𝑂=𝑁𝑂+𝐶𝑂2 B. 反应前后氮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3:14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7.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天然气、氢气 B. 复合肥料:𝐾𝑁𝑂3、𝐶𝑎(𝐻2𝑃𝑂4)2 C.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𝐹𝑒、𝐼 D. 有机物:𝐶𝑂2、𝐶𝐻4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量取稀盐酸 C.
倾倒液体 D.
取用碳酸钠
9.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要快:说明分子在受热的情况下运动速率加快 D. 碘加热升华: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大
10. 下列区分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𝐴 硬水和软水 观察是否澄清 加肥皂水搅拌 𝐵 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加入澄清石灰水 𝐶 氯化钠和硝酸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𝐷 黄铜和黄金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加热后观察颜色 A. 𝐴 B. 𝐵 C. 𝐶 D. 𝐷
11. 下图是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的装置(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乙处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B. 丙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 C. 乙处发生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该装置不需要另外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𝐴 𝐻𝐶𝑙 𝐻2 𝐻2𝑂 𝐵 𝐶 𝐶𝑂2 𝐶𝑂 𝐶 𝑁𝑎𝑂𝐻 𝑁𝑎𝐶𝑙 𝑁𝑎𝑁𝑂3 𝐷 𝐶𝑎(𝑂𝐻)2 𝐶𝑎𝐶𝑙2 𝐶𝑎𝐶𝑂3
A. 𝐴 B. 𝐵 C. 𝐶 D. 𝐷
13. 分析下列实验图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甲: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B. 图乙:分别向两杯质量相等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铁粉和锌粉,则曲线𝑏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C. 图丙:加热氯酸钾制氧气,𝑎代表未使用催化剂,𝑏代表使用了催化剂 D. 图丁: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14.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𝑔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6𝑔 B. 8𝑔 C. 13.2𝑔 D. 20𝑔
二、解答题
15.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𝑡1 时,若乙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5:1 ,则该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𝑡2 时,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________乙(填“>”“<”或“=”);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6. 𝐴、𝐵、𝐶、𝐷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生成)。𝐴、𝐷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𝐴、𝐵 反应生成𝐶的催化剂相同。则𝐵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𝑁𝑎𝐶𝑙外,还含有𝑀𝑔𝐶𝑙2、𝐶𝑎𝐶𝑙2、𝑁𝑎2𝑆𝑂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加入过量𝐵𝑎𝐶𝑙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加入试剂𝑋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所得精盐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氯化钠质量。 18. 乙炔(𝐶2𝐻2) 是焊接金属的常用燃料。可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为𝐶𝑎𝐶2)与水混合在常温下制得,同时得到电石渣(主要成分:氢氧化钙)。请利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石与水作用制取乙炔时,上图中一定不会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
母序号),请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乙炔通常选择装置𝐸而不使用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装置𝐸才能收集乙炔 ②便于观察气体是否收集满 ③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④便于观察产生气体的快慢
(3)由(2)中收集装置的选择推测乙炔还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4)若用上图𝐺装置收集乙炔,请将图𝐺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5)制取乙炔时,小丁发现电石与水反应十分剧烈。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还没装满,发生装置中反应已经停止不再产生气体(如图所示)。由于电石已用完,为使图中集气瓶内剩余的少量水排出,同时收集满纯净的乙炔气体,小丁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6)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92.5%,其余为杂质,若用此电石渣处理含硫酸196𝑘𝑔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这种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外国语学校2020届河南省初三
百校联考在线测评 (化学)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B 6. A 7. C 8. D 9. D 10. C 11. D 12. C 13. B 14. B
15. 不饱和,<,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通电2
16. 𝐾𝐶𝑙𝑂3,2𝐻2𝑂2=====2𝐻2𝑂+𝑂2↑,2𝐻2𝑂====2𝐻2↑+𝑂2↑
𝑀𝑛𝑂
17. (1)𝐵𝑎𝐶𝑙2+𝑁𝑎2𝑆𝑂4=𝐵𝑎𝑆𝑂4↓+2𝑁𝑎𝐶𝑙
(2)𝑁𝑎2𝐶𝑂3 (3)大于
18. (1)𝐴,𝐶𝑎𝐶2+2𝐻2𝑂=𝐶𝑎(𝑂𝐻)2+𝐶2𝐻2↑ (2)②④ (3)难溶于水
(4)
(5)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
(6)解:设至少需要电石渣的质量为𝑥
𝐶𝑎(𝑂𝐻)2+𝐻2𝑆𝑂4=𝐶𝑎𝑆𝑂4+2𝐻2𝑂
74 98
𝑥×92.5% 196𝑘𝑔
74
=98
𝑥×92.5%196𝑘𝑔
解得:𝑥=160𝑘𝑔
答:至少需要电石渣160𝑘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