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孙红姣
(河南省南阳市土壤肥料站,河南南阳473020)
摘要阐述了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有机肥使用的对策,以为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有机肥;利用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8-0273-01
大力应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改善作物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由于多种原因,有机肥施用水平不高,以致影响了农业生产及农田保护,不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
品。生产也需要集收割、粉碎、翻压于一体的联合机械。
2.3农民对土地利用存在短期行为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个别乡村
土地调整频繁,还有多数农户承包耕地时间都是3~5年,农民对土地利用存在短期行为,出现掠夺式生产,只用地不养地,这也是有机肥积造少、施用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11.1
有机肥利用现状农家肥利用情况
一是堆沤肥。主要是农户在高温季节利用杂草、废弃物
2.4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是影响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重要原因。有机
和作物秸秆积制的堆沤肥。二是厩肥(不含沼渣、沼液肥)。三是沼渣和沼液。主要以猪、牛、鸡等畜禽养殖的粪便和养殖场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原料,沼气是主要产品,沼渣、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2]。沼渣可做底肥或追肥,沼液用作叶面肥喷施。沼气肥是现在农业生产中的无公害有机肥料,兼治害虫,肥效显著,受到农民的欢迎。四是土杂肥。主要是农户打扫院落、清理厕所、烧煤做饭和取暖用后的煤灰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经处理后可用作肥料,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肥的应用推广,从宣传、试验示范到组织学习都需要一定的经费,经费短缺制约了有机肥示范试验的长期开展,限制了秸秆还田的推广规模。同时,经费短缺问题也降低了技术服务和指导的积极性。
2.5缺乏必要的鼓励政策和引导措施
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措施紧密相关,政府应当采取
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通过资金补贴等政策导向,引导农民积极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有机施肥方式。
1.2作物秸秆利用状况
目前秸秆主要利用方式有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
33.1
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发送材料、举办培训班、召开现
田和作为燃料等。玉米秸秆大部分直接粉碎还田,少部分经过青贮后过腹还田,但仍存在秸秆被焚烧的状况;豆类秸秆部分作为燃料使用,部分过腹还田;红薯秧和花生秸秆则主要用作饲料过腹还田。
场会等方式扩大宣传,提高农民对施肥技术的认识,转变旧有观念,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积制有机肥,逐步建立起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
1.3养殖场废弃物利用情况
目前猪粪和牛粪大多作为沼气池原料,羊粪经过堆沤
3.2制定完善的土地利用管理办法
通过制定一些优惠、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开
后施入大田。
展有机肥料的生产、开发,采取改土、培肥地力的整套措施,做到依法培肥、依法治土。逐步建立土地有偿转让制度,扭转农民在地力建设上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转变只用地不养地、掠夺式的生产经营。对现有耕地划分地力等级,建立田块档案,作为评定培肥地力和转包地以质论价的论据。同时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相对稳定,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
1.4商品有机肥生产
商品有机肥的生产比较滞后,有机肥料厂数量和产量
少[3]。也有个别农户自己加工处理一些鸡粪,备作肥料所用。商品有机肥主要用于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栽培中。
22.1
有机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缺乏对有机肥料重要性的认识
相当一部分农民重视化肥的施用,忽视了有机肥在改
3.3推广有机肥生产利用新技术
首先,要做到“人有厕所畜有圈,家家都有积肥坑”,提
良土壤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致出现秸秆焚烧、售卖或丢弃现象,导致土壤中一些作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严重缺乏,病虫害加重,作物抗逆性降低。
高人、畜粪尿的收集和保存;其次,要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机械,发展果园盖草[4];第三,大力发展沼气池及农村垃圾无公害处理技术[5];第四,推广先进的薄膜覆盖堆肥、密封发酵高温堆肥、生物腐熟堆肥等技术,推广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和直接还田新技术,加强无公害化处理工程的建设;第五,充分利用废地、田梗、沟边等闲置地巧种绿肥;最后是促进风化煤综合利用,使用新资源。
(下转第276页)
2.2秸秆还田的配套机械和技术落后
秸秆还田机械的研发与改进还较落后。由于大田秸秆
腐熟太慢,影响了秋苗的生长发育,所以,应开发出喷施到麦秸、麦茬上,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秸秆腐熟分解的产
收稿日期2010-08-10273
资源与环境科学
6050产量∥t/hm2现代农业科技
y=22.445e-0.0003xR2=0.01812010年第18期
全部集中在0~20cm,这是由于当地农户的施肥习惯决定和劳动力短缺不合理导致。农民的施肥习惯基本是随水冲施有机肥,化学肥料则撒在梨树树盘内灌水,有的是撒施后浅犁(最多只有20cm),有的则直接大水漫灌。因此,肥料随水流失很严重。
依据梨树的养分需求量,每100kg梨果的养分需求为氮
403020100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0.45kg,磷0.09kg,钾0.37kg,按照目标产量37500kg/hm2
的养分需求量计算,需氮168.8kg/hm2、磷33.8kg/hm2、钾
138.8kg/hm2。当地酥梨81%的产量在3000kg/hm2以下,调
查发现,养分投入量为氮521.0kg/hm2、磷125.0kg/hm2、钾
纯钾投入量∥kg/hm2
图4纯钾投入与酥梨产量相关图
156.9kg/hm2,分别是获产37500kg/hm2养分需求量的3.0、3.7、1.1倍。可见氮、磷的投入量还是过高。但是,由于有机肥和
化学肥施用搭配不合理、施肥方式不科学等原因,土壤中的
项目如表2所示。从土壤样品的养分分布情况看,主要养分
表2
测定值
有机质∥g/kg
全氮∥g/kg
各土壤层次的土壤养分含量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pH
0~2020~4040~600~2020~4040~600~2020~40
范围2.7~16.21.6~20.20.9~7.50.2~1.10.3~1.60.2~0.78.0~8.58.1~8.7平均含量10.26.32.90.70.60.48.288.41变异系数0.290.870.590.260.590.320.020.02中等水平15.0~20.00.8~1.0注:样本数为49。
40~600~2020~4040~600~20
8.1~8.82.6~126.01.9~104.01.6~135.557~10888.4628.221.618.71780.021.021.381.680.95
40.0~50.020~4040~6057~27857~2781411140.500.59100.0~150.0
氮、磷含量却很低。
从土壤养分含量可见,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的含量都很低。有机质本身投入较少,但是化学氮肥投入很高,可土壤中残留量却很少。而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养分含量逐层减少,表层养分并没有随水渗漏到底层,pH值则逐层升高,此结果与王颖[8]等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原因是由于肥料表施和随水冲施的施肥方式,致使大量的化学肥料挥发或流失。由于有的农户施入化学肥料进行浅犁工作(最多只有20cm),有的却直接灌水,因此,20~40cm层次养分的变异系数最大。
由磷、钾养分含量的分布可见,随着土层深度增大,速效磷含量逐渐降低,表层速效钾含量较高,中、低层属于中级水平,这是由于磷、钾的投入基本依靠少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投入量严重不足。由于部分农民对施用磷肥的认识逐渐加强,造成对其投入差距较大,导致变异系数很高。速效钾含量较高则是由于当地梨园土壤钾含量本身较高导致,因农户施用钾肥较少,所以只有表层的变异系数最大。(上接第273页)
3结论
祁县酥梨应该重视落叶前基肥投入,加大有机肥和化
学磷、钾肥投入,在膨大期中后期(6—7月)增施钾肥,减少化学氮肥。改变肥料表施、随水冲施的习惯,施肥宜少量多次,尽量深施,减少肥料损失,促进养分被的有效利用率。
4参考文献
[1]马光跃,陈红玉,申仲妹.山西省梨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
业科学,2008,36(5):7-10.
[2]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1999:5-70.
[4]郝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M],3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227-228.[5]姜远茂,彭福田,巨晓棠.果树施肥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1.
[6]何为华,黄显淦,赵天才,等.施钾对提高酥梨产量及品质的试验[J].土壤肥料,1998(6):27-28.
[7]何忠俊,同延安,张国武,等.钾对黄土区砀山酥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果树学报,2002,19(1):8-11.
[8]王颖,曹丽,张春华.苹果梨树盘内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J].北方园
艺,2005(2):22-24.
大政府行政推动力度,改革农业经营与技术推广模式,鼓励农民应用秸秆还田技术,进一步改变当前秸秆资源浪费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应用。
3.4积极引导商业有机肥的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商业有机肥是有机肥应用
发展的方向。商业有机肥有利于改变当前许多地方秸秆浪费、畜禽粪便污染等现状,同时可以省去农民积制有机肥而消耗的人才、物力、财力,有利于其应用推广。应当鼓励建立区域性的有机肥积制场,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解决有机肥施用技术上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农民接受和施用商业有机肥[6]。
4参考文献
3.5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
采取相应扶植和引导政策措施,将秸秆还田工作、绿肥
种植列入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加强财政补贴与项目投入,加[1]耿晨光.有机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4):93-95.
[2]汪丽红.有机肥的作用和利用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0(10):24.[3]刘秀梅,罗奇祥,冯兆滨,等.我国商品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
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49-52.
[4]赵建所,张德荣,王红霞,等.有机肥利用技术[J].河北农业,2008(4):
8-9.
[5]张玲,刘金海.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现状及前景[J].中
国园艺文摘,2009,25(6):156-157.宋秀杰[6].我国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J].农村生态环境,1997,3(2):56-59.2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