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下期 14单元 立志

二年级下期 14单元 立志

来源:爱站旅游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一、揭题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三、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女娲补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12.女娲补天 1. 女娲为什么补天? 2. 女娲怎么补天?

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 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 回答课后第二题。 2. 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 12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 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