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大学生的 流行文化

当代大学生的 流行文化

来源:爱站旅游


大学生与流行文化 论文

摘要: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群体特征,在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大学生特有的青年流行文化。在校园里,流行文化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大学生特有的生活方式。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流行文化、校园、影响

青年处于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青年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同时,青年也在创造和累积具有自身属性的文化。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及群体思想状况紧密相联,流行文化尤其能够反映一个群体的普遍的思想状况,甚至是塑造其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社会化机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兴趣取向和文化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表态,但他们又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等方面特征而与社会其他青年群体有所不同。 一、大学生关于流行文化的相关理论 (一) 产生原因

我国学者陆玉林提出,从青年流行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看,可以认为青年流行文化是在青年中存在的、具有青年

特殊性的流行文化现象。寻求个体意识,而非集体意识,是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青年期独特的“同伴文化”特点,决定“向同伴学习”或“同辈之间互相模仿”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学者马广海认为:时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经济变革带来新的变化,使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定的价值。在传统与现代冲突过程中,青年人总首先面向现代化、热衷改革、创造新鲜,这些都被认为是青年流行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部分,可以算是青年流行文化的源头。 (二)

在传媒时代,媒体首当其冲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共识与流行文化的系统。如果问起最近流行文化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感触最深的恐怕是高科技产品带来的新鲜与惊奇。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因为高科技而大大增强,强化了人们的感官刺激。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也同样促进了流行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大学校园里,手机与电脑早已不是奢侈品,作为平时交流的工具,它们与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 二、流行文化在校园里的体现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聊天”现象、外来

文化中的“韩流”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就是其表层的、集中的,也是颇为典型的代表。

大学生是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较中小学生,生活状态比较自由,学习压力小,生活空间相对较大。而相较已经进入社会的青年,虽然远离父母,但是经济上还未,单一的校园环境也相对了生活范围。

大学生流行语是体现大学生流行文化的一个典型部分。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流行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大学生流行语反映了与大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大学生较为关心和关注的方面。比如,“考研”(考研究生)、班花”、“校草”、 “大喜(洗)之日”、 “翘课”(旷课)、“挂科”(考试不及格)等。

2.大学生流行语一般都较为简洁、幽默、生动,有时还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的语言便于在学生中间流传,也体现了大学生们开放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3.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们真切的心理倾向和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感情较为浓烈的一面。近几年来在大学生中间使用最频繁的表达感情的流行语非“郁闷”莫属了,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面对规律性突然降低的生活和大量的空余

时间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是“郁闷”;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却又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友情的丧失、学业的迷茫、未来的方向,这种心情也“郁闷”;临近毕业,也还要为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就业等等问题所困扰,堆积在心头的这种情绪怎能不说也是“郁闷”呢?“郁闷”一词其实并不新鲜,但是表现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却又最恰到好处,所以在大学生中间广为流传。

大学生流行语覆盖了大学生活的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大学生们在校园中的心态多是轻松的,从诙谐幽默的流行语中,可以感受到大学生们极富情趣和个性的心理。

三、大学生与流行文化的相互影响

当今大学生与流行文化两者相互交融,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

(一)、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网络的普及与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每个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精神,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评论,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参与评选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超级女生优胜者等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主精神。 2.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现代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的群体,他们在流行文化中感悟着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所参与的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网上博客等流行文化形式,也已经使他们感觉到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征。

3.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流行文化涉及面比较广,领域较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能扩展自己知识面。例如,韩剧日剧的流行,使他们了解了韩国日本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再如,网络

文化的盛行,使他们增强了电脑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提 高了学习效率。

(二)、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当代流行文化使得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诚信观念缺乏

流行文化是一个大杂烩,它蕴涵多种因素,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当代大学生由于

年龄、资历、经验等因素影响,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

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比如网络中的一些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这导致有的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可能会表现出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诚信观念缺乏

等现象。

2.当代流行文化使得大学生过于追求一些轻的、软的、平俗的东西

当代大学生更喜欢娱乐,喜欢轻松,综艺节目、网络聊天、电子游戏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人人网,开心农场的偷菜,还有超女快男等。很多人政治意识淡漠,对经典文本感到陌生,习惯了从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然后收为己用。在很大程度而言,他们靠近了流行文化,却疏离了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

3.当代流行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功利心加重

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功利观念在大学生中极其盛行,使得大学生功利心过重。对于各种活动首先想到是是否对自己现状有利,是否对自己的将来有利。大部分的大学生参加活动仅仅为了加分,仅仅为了找工作,功利心过重。甚至有些大学生放弃学习的时间到处打工,美其名曰是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三)、大学生对当代流行文化的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浸润着大学生,大学生的行为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知识性、年轻性、活跃性等因素,他们充实流行文化的内容,革新流行文化的形式,促进或延缓流行文化的进程。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活

跃的群体,这个群体对事物的感知较为敏感。所以他们往往较早地接触一种新兴的流行文化形式,并为其主要的传播者,他们在很多时候会发挥引领流行文化潮流的作用。比如各种选秀活动,之所以如此火爆,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同时又由于这个群体的知识水准,他们往往又会对流行文化形式进行一定的甄别与选择性接纳,甚至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传播他们自己的流行形式,比如大学里的形象大赛往往跟外界媒体进行的选秀活动有所区别,它更强调突显了涵养与综合素质,由于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氛围中所受到的教育多是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教育,他们往往会用一些流行文化的形式来演绎精英文化或主流文化的内容,比如歌曲的摇滚版也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动漫作品中也不乏配着古典音乐的国画风格的场景。他们也会创造流行文化的形式,并引导传播,可见当代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创造力与传播力都很强。

结语:由此可见,大学生和流行文化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如何正确看待流行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促使二者关系良好的发展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就大学生我们本身而言,应加强甄别、判断流行文化优劣的能力,努力利用流行文化的优势因素来提升自己,而力争避开其不利的影响;对流行文化的策划、制作者而言,不能仅仅考虑商业利润,还要考虑到流行文化内容的意义与价值;对高校德育

工作者而言,应该改变观念,以虚心的态度深入了解流行文化,以学术的眼光关照流行文化,并对学生进行流行文化教育,使他们增强识别力。这样,大学生和流行文化就能互相很好的融合、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流行语与大学校园文化初探》 《文科爱好者》2009年第6期供稿文/王 萌

2、《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2006.

3、《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余亚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

4、中国报刊学会网

http://www.ccclw.cn/wx1/html/?481.html 传播方式

来自: http://hi.baidu.com/%BB%D3%C8%F7%D0%C4%C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