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05 梦想和现实-2020年高考作文之热点主题预测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05 梦想和现实-2020年高考作文之热点主题预测
梦想和现实

【主题阐释】

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梦想就是地基,没有梦想之基,现实之楼无法筑成;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梦想就是羽翼,没有梦想之羽翼,现实之鹰无法越飞越远;如果说现实是一艘航船,那么梦想就是船帆,没有梦想之帆,现实之船无法乘风破浪。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梦想与现实之间往往也会有一些矛盾:梦想的伟大未必能够就成现实的伟大。当梦想与现实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基于现实改变梦想还是坚持梦想改变现实?每个人都有着个人的回答,而不同的回答也会成就不同的人生。 【题目在线】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漫画可以分为两各部分,左边钓到一条鱼的人满脸微笑,右边钓到一条鱼的人愁眉苦脸。两个人都钓到了鱼,从外形看,所钓的鱼也差不多大,为何两个人的表情不同呢?究其原因,在于二人希望钓到的和真正钓到的鱼的区别:满脸微笑的钓鱼人希望能够钓到一条小鱼就可以,所以他钓到鱼后就十分高兴;愁眉苦脸的钓鱼人希望能够钓到一条大鱼,所以他钓到与别人同样大的鱼时却很沮丧。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分析二人希望得到的鱼和钓到的鱼的关系问题,由此可以得到漫画的寓意:一个人的快乐在于心态,而不在于他的实际获得。立意可以有:①快乐的内涵;②活在当下;③珍惜拥有;④正确对待多和少(大和小)的问题;⑤梦想不等于现实(既要拥有梦想,又要注重现实)等。 【素材链接】

1.34岁的布雷特似乎拥有一切,一位身家过亿的母亲,一座宽敞明亮的独栋阁楼,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一个不可抗拒的帅气男友。拥有亿万财产的母亲突然离世,使布雷特的世界崩塌了。律

师宣布,母亲将所有财产分给了布雷特的两个哥哥,留给布雷特的仅是一纸清单。清单上是布雷特14岁时写下的20个梦想,只有在一年内实现清单上的所有梦想,她才能获得母亲的遗产。而她的命运,也在计划一件件实现的过程中发生了神奇的转变……生命中最甜蜜的礼物,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这是一部有趣又涤荡人心灵的小说,非常精彩。这部小说风靡数十国,抚慰亿万人,荣膺欧美及日本、印度等十国女性心目中最温暖、最励志的治愈小说。

2.数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下岗的证券交易员;而今,不但他的摄影集《人在纽约》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他本人也被《时代》杂志评为“30位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人”之一。他就是布兰登・斯坦顿,一个没有学过一天摄影的人,却用相机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现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不断探索,成功就在眼前。其实在网络上,斯坦顿已经火了两年多了。他在脸谱网上的博客“人在纽约”拥有150多万“粉丝”,还获得了有“互联网界奥斯卡”之称的威比奖。2014年2月,脸谱网为了庆祝网站成立10周年制作了系列视频短片,其中一部就是介绍斯坦顿及其博客“人在纽约”的。他告诉我们:“我只拍那些我认为美丽而且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尽量用一张照片传递出这个故事的诸多信息。这份工作使我能够接近别人的故事,撩开一角,瞄一眼里面的精彩世界。”

3.一天,一条小毛虫朝着一座大山缓慢地爬行着。在路上,它遇到了一只蝗虫,蝗虫问:“你要到哪里去?”小毛虫一边爬一边回答:“我梦见自己爬上了山顶,在那里看到了整个世界。我想把它变成现实。”蝗虫不禁笑道:“连拥有健壮腿脚的我,都没有这种狂妄的想法。”小毛虫不理蝗虫的嘲笑,继续前进。

爬到半山腰,小毛虫拼尽全力,累“死”了。但它贝壳状的蛹开始绽裂,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了。随着轻风吹拂,蝴蝶翩翩地飞到了大山顶上。

4.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佳作展示】

不抱怨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所有钓鱼的人可能都梦想能够钓到大鱼,但并不是每个钓鱼者都能钓到大鱼,于是能够面对现

实的人,收获的是钓鱼的快乐;不能够面对现实的人,即使钓到的鱼与别人同样大,也会满心抱怨。

就像每颗种子都梦想能够被播种在肥沃的土地中,但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那么幸运,被播撒在贫瘠土地的种子要努力适应环境,抓住一切机会吸收水分、营养,才能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出幼芽。每个人都梦想能够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但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是顺风顺水的,因此社会就出现了两类人:能够正视现实的,没有因为现实和梦想有差距就抱怨终生,而是直面困窘,在困难中积极前行,最终他们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而另外一类人,会因为现实的残酷而一蹶不振,于是他们在抱怨中接受命运的安排,最终一事无成。

这让人想起了身染狂疾的梵高。梵高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摧毁,他用手中的画笔一直描绘着梦想中的色彩:灿烂的果园、星星一样的花朵、如波涛起伏的大地、像太阳一样燃烧的向日葵……“我总是全力以赴地作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梵高用一生追求梦中的世界,用短暂的生命在残酷的现实中思想自己伟大的理想。

如果梦想是春天从残存的积雪中露出鹅黄眼睛的嫩芽,那么现实就是给予温暖的春光、滋润的细雨。不过,未必所有的嫩芽都会遇到温暖的天气;于是,遇到早春寒冷现实的嫩芽就出现了两种结果:遇到寒冷,勇敢与之斗争的,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遇到寒冷自怨自艾、唉声叹气的,最终没有等到温暖的春光就被寒冷打败,最终枯萎而死。

这让人想起了吴越之争,同是梦想着强国富民,同是最终遭遇了失败,但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命运大相径庭:面对自己的希望,勾践获得现实是国破家亡,但勾践没有气馁、颓废,而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夫差;而失败的夫差,没有勾践从头再来的勇气和决心,而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勾践的奸诈,于是夫差就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由来已久的梦想。

有人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意思就是说,梦想很美好,但实现未必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佳环境;而没对恶劣的环境,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直面困窘的现实,不抱怨、不气馁,勇往直前,用拼搏、汗水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名师点评】

文章从种子的梦想和遇到的现实入手,分析能够正视现实、不因为现实和梦想的差距而抱怨的种子最终壮大自己;然后以梵高等为例,点明只有不抱怨现实环境恶劣的人最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再结合作文材料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有梦想更要正视现实,不抱怨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接下了,作者这里分析“梦想”“现实”的关系,分析不抱怨、不气馁对实现梦想的作用等,最后列举了吴越之争中勾践、夫差面对梦想和现实的差距的不同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等论战文章中心论点。 【精准训练】

【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鸿沟,跨不过去叫做挫折,跨过去了叫做成长。这一跨越从来不是小打小闹、简简单单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靠什么来跨越这道鸿沟,打造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线?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困难是欺软怕硬的。你越畏惧它,它愈威吓你。你越不将它放在眼里,它越对你表示恭顺。挫折是人生的必然,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如同人生的影子,它将伴随着每一个人前进的脚步。虽然谁都期望一生中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但是或早或迟,或大或小,总难免遇害上各式各样的挫折。

认真准备考试,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以诚待人,却换来嘲讽的目光……这些困难都会给我们造成挫折感。面对这些失败,我们会难过,会哭泣,然而,困难不会因泪水退却,人生的磨难也从来不会给出软弱的心灵让座,不能让沮丧把青春的果实泡得霉烂。是逃避,还是奋起?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挫折能使人真正的保持聪明和清醒。当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时,越是回避越难以解脱,只有敢于直面它,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作为重点中学的学生,中考、高考的落榜应该是较大的挫折之一吧!落榜时,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落榜带来的创伤是难以愈合,但是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哭泣,沉沦吗?相信大家都听过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正是他科举落榜后写的。他名落孙山的痛苦,侵蚀了他饱经苍桑的心,细细地品尝过那不幸,感受格外深刻,这才把无奈的愁情表达得格外传神。千百年后,人们不一定记得当年身穿红袍,骑马游街的状元爷,可却都传颂着落榜的张继的《枫桥夜泊》。挫折并不可怕,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只有经历风风雨雨,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挫折不仅是一种难得的锻炼,也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一笔财富。成绩不好,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解决它;把挫折带给我们的苦闷和焦虑化做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前进,将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另一种受艰苦的劳动中,用身心的忙碌去占据有限的思维空间,去消潜内心的

痛苦,这样可以迫使自己暂时离开挫折的情境。居里夫人年轻时,由于贫富的差距而被爱人抛弃,可她却没有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而是毅然去了巴黎留学,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如果,居里夫人当年没有将挫折带来的苦闷化作动力,那么我们的历史上就有可能失去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历史上,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孙膑受挫而作兵法。今天,四肢严重痉挛的脑瘫患者莫天池,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勇气,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在托福和GRE考试中获得接近满分的成绩;中国女排跨越挫折、磨难、历经沉浮,35年后重获世界杯冠军。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大山,挫折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难以把握,难以预期的崎岖山径。只有经得起考验,受到了挫折的磨砺,甩得脱挫折的梦魇,勇于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要让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挫折点燃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火,让我们的心灵充分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立意指津】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要求写一篇演讲稿,考生要看清文体要求,注意作文的格式。然后细读所给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确定写作的中心,布局全篇。

审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一条鸿沟,跨不过去叫做挫折,跨过去了叫做成长。这一跨越从来不是小打小闹、简简单单的”这句话富有哲理,这里“跨越”一词反复出现,这是我们要写的关键词,“跨越”的近义词语有“克服”“战胜”“打败”,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不是随随便便的,要战胜一个个困难,需要艰苦的付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靠什么来跨越这道鸿沟,打造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线?”意在提醒考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经历,写面对困难的态度,怎样做才能战胜挫折,这里重点写的是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篇演讲稿,要以理服人,内容丰富,语言要有气势,考生可列举典型素材,如励志人物事迹。

立意:①跨越逆境,走向成功;②用超人的毅力迎接生活的考验;③挫折是一种难得的锻炼; ④成长需要勇气,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不逃避,不消极等。 【典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次语文活动中,一些同学认为青年应当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梦想,一些同学提出要选择平凡,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对此,你是怎样思考的?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文】

志存高远,创造辉煌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活着,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呢? 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许多名人都曾作过精辟的论述。比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人生无益于人类,便是无价值的。”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

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这就是说,我们刚刚踏上人生旅途时应当志存高远,心存一份终生为之奋斗的“旅行指南”。 “志”,是个很有趣的字眼。其上的“士”历来被用作对人类的美称,如壮士、烈士等。而一个人在“心”上一直想着要做“士”时,也就是胸怀有“志”了。“志”是人生的目标、志愿,对人生有着指导作用,可使生命不在糊里糊涂中虚度。而“志”也有许多种,有小有大,有好有坏,有近有远……

有的人志在活得开心幸福、悠闲自在;有的人志在赚很多钱,享受人生;有的人志在做未尝试过的事,不断满足自己的新鲜感。虽然这些志都无可厚非,不能说不好,但它们只是小志,只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

一些人立志报国,一些人志在为国争光。他们中有的是热血官兵,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运动员,还有的是工人、农民、企业家……他们都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联系起来,与民族联系起来,做事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有利于祖国、有益于民族,甚至心甘情愿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志”就是大志了。

还有些人,愿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愿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这些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整个世界的发展之中,志在不断燃烧自己,为世界的前进加速,为全人类服务,这就是更伟大、更具深远意义的“志”了。

到底何种“志”更有利于创造人生的辉煌呢?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大志、远志才能使人生更辉煌。革命烈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国献身,可歌可泣;周总理日理万机,为国为民“甘为孺子牛”,令人敬仰;白求恩大夫只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表现出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切不正说明了志当存高远吗?

远大的志向,能指导你前进,时刻为你照亮前进的道路;能给你勇气、力量,以克服人生道路上出现的一切困难、险阻。它更是一颗火种,能使你的人生充满光明、焕发光彩。

同学们,身为新世纪的主人,愿我们都能立下高远之志,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辉煌! 【立意指津】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人生,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中的三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既要树立高远的志向,又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一步步靠近并实现自己的梦想。据此可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志存高远”,即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二是“选择平凡”,可以理解为怀有一颗平常心,做好平常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平凡亦伟大,平凡也是一种美;三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可以理解为心存远大志向,从平凡小事做起。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须注意,若选择前两者,应避免出现两种极端:好高骛远与鼠目寸光、自甘平庸。要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最佳立意应当是树立远大而坚定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

参考立意: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理想;怀有一颗平常心,做好平常事;平凡亦伟大;平凡也是一种美;心存远大志向,从平凡小事做起等。

【典例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例文】

脚踏实地,让梦想起航

每个人都会有绚丽的梦想,但是只有一些人让它变成幸福的现实,而梦想花开璀璨。而另一些人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上,就如材料中的小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因而梦想成为了空想,逐渐变得遥不可及。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梦想,只有脚踏实地地去践行,让梦想起航,寻梦,撑一支长篙,才会让梦想花开璀璨。

脚踏实地,是通往梦想路径。实现梦想没有捷径,只要脚踏实地,方能辟出蹊径来。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是个地地道道的黑人,出生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她有个梦想,要进白宫工作。她没有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而是脚踏实地地让自我变得更好。经过多年的打拼,她终于以过人的资质与才干,进入了万众仰慕的白宫,成为了第一位黑人国务卿。如果当初,她只是想想,并没有付出具体的行动,那么,她还会成为如此出色的国务卿吗?当然不会,也许她还在哪个贫民窟中苟且生存着。因此,用脚踏实地,行走在通往梦想的路径,就能达到光辉的彼岸。

脚踏实地,是追梦路上灯塔。在追梦的路上,也许会迷茫,会失去方向。这时,只需要远望前面的灯塔航行、就能脚踏实地地,向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不会迷失方向,终有一天会达到梦想的彼

岸。30年前,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从提出到实践,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迈得坚实。即使遇到瓶颈,受到过挫折,但始终是在前行的路上,没有半途而废,仍然脚踏实地,不断地修正航向,终于取得了建国以来,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假如,在前行中遇到迷雾,分辨不了方向,假如意志不坚定,摇摆不定……在小平面前,没有这样的假如,没有任何阻挡了的脚步。因此,我们今天才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脚踏实地,给梦想插上翅膀。追梦,就应该像新东方的俞敏洪。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从小补习班,贴小广告一步步发展成遍及全国各地的新东方学校,他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曾家境贫寒却有梦想的人。梦想是支撑他的力量,脚踏实地、为他梦想插上比翼的翅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么就让我们脚踏实地吧,让梦想起航。春天,我们了播撒一颗种子,施肥除草;夏天,我们辛勤耕耘;秋天,我们就会收获金灿灿的果实,将梦想,改变为现实。

青年朋友们,追逐梦想是要靠努力和拼搏的。如果当初赖斯只是空想而没有行动,还会有令人称道的国务卿吗?如果当初俞敏洪不脚踏实地地追求,那么还会有今天的新东方吗?如果邓小平的伟大构想只是构想,那么还会有今日强大的中国吗?坚定自己的梦想吧,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脚踏实地,让梦想起航,乘风破浪! 【立意指津】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本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立意】做永远比想重要,心动不如行动;做好小事,就是大事;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固步自封;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