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螺活动反思
小海螺活动反思
活动分析:
大班音乐活动《小海螺》,是我园进行“海韵”音乐课题研究后,在我班举行的一个音乐活动。刚拿到这个音乐时,自己就感到很迷茫。因为这是一个原创的音乐活动。除了音乐之外,无任何参考的资料。目标要自己制定,教案更要自己创作。对于我这么一个“音乐”的门外汉,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多亏在年级组的各种姐妹的共同研讨中,我们把活动的流程定为:以情境贯穿的发音练习——简单倾听——徒手律动感应——理解歌词到最后的情感处理及精唱。其中,理解歌词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歌词的情感处理上。这样就能让幼儿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感受活动的快乐及学会歌曲。
一、“思”目标:
在目标的制定中,我制定了两个目标:1.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中欢快的情绪。2.尝试用不同的情感表现歌曲。其中我把目标1定为重点目标,目标2为难点目标。从活动中来看,老师的目标的达成度不够高。因为,在老师的范唱时由于担心自己唱走调或有点紧张,歌声太轻,给予幼儿的欢快度不够,所以幼儿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歌曲中欢快乐的感觉。而第二个目标的制定上,尝试多种不同的演唱感觉,老师的基调找的不够准。可以让孩子尝试整首歌曲的演唱基调,而不是做的那么细致,对每一句的情感进行处理。
二、“思”流程
活动的大致流程按照:谈话导入,发声练习,律动,熟悉语词学唱语词,情感处理,感应第二段歌曲,结束。这七个环节进行。从环节的安排上,老师在进行活动中,各环节的'过渡有点快。语束方面也有点快。老师的语速及对于公开课的感觉还不够。谈话活动中,“在我们的家乡——小港,有一条美丽的江,叫甬江······,这个引入还是很有意境的。但老师在讲述时,感觉还不够美。在学唱歌曲时,幼儿的完整唱还不够,所以幼儿对歌词的理解,掌握都不够好。老师可以按整段的情感处理进行。做完一遍唱一遍,这样孩子可能对于整首歌曲会有更好的掌握与理解。而在第二段的引入时,老师的引题不够有亮点,而且有点快。老师可以把作的更美,更自然点。如老师可以配上动作或可以用谈话的引入:老师还把这首好看的歌画成了图谱,我们来看看,这个歌词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在出示海螺道具时,老师可以让幼儿多感受一下,如:看一看,听一听,吹一吹,使活动更好玩,更生动。
三、“思”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的展示,通过姐妹们的指导。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流畅。孩子们也基本能够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在活动后,各位听课老师也给予了很多评价,让自己在活动中收获颇多。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更好的认识。
【小海螺活动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