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网组建方案开题报告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校园网组建方案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 校园网组建方案

学 部 计算机信息系 专 业 计算机网络 班 级 ******** 学生姓名 *** 学 号 ********** 导师姓名 ********** 导师职称 **

200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学生姓名 校园网组建方案 *** *** 课题来源 学 号 ***** 导师 专业 ***** 计算机网络 一、校园网的简介及现状 校园网的简介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如何,反映出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现在的校园网可以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校园网内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进行连接,实现网络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等,并能通过广域网实现校园内外和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流等。 校园网的现状 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部分学校没有网络设备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渡过这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大学校园网的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第二个阶段是学校网络设备处于比较杂乱的阶段,我国现有高校的大部分校园网都处在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学校的校园网可以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平台,为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阶段也是我们校园网发展的更高目标。 校园网功能 (1) 网络具有传递语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功能,具备效能优越的资源共享功能。 (2) 校园网中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 (3) 中心系统交换机采用虚拟网技术,对网络用户具有分类控制功能。 (4) 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提供完善的权限控制。 (5) 网络具有防止及便于捕杀病毒功能,以保证网络使用安全。 (6) 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实现与校园网外部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要使校园网独立于Internet之外,只有有效隔离不安全信息,才能保证校园网内外的安全交流。 (7) 可对接入因特网的各种网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二、校园网的目的及内容 项目内容 1.论述该校园网方案特点。 2.设计校园网络的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拓扑等相关信息。 3.为设备计算造价。 项目目的 能实现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 能实现全校的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的管理设备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与Internet连接。 对所学知识能够很的应用,熟练各种设备的使用。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校园网的组建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从理论上画出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对实验楼,公寓楼,办公楼,教学楼,机房,教师家属楼的布线情况及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分级进行设计,主要采取参观学校校园网、上网收集资料,咨询老师进行设计。 四、预期目标及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目标 1.对校园网功能和效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列出校园网合理发挥的主要功能以及影响效益发挥的关键要素。 3. 通过对校园网的建设与运行的跟踪和推广,探索与实证校园网的合理功能和最佳效益,提出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策略。 进度计划 (1)调查阶段 对各大院校的校园网功能和效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列出合理发挥的主要功能以及影响效益发挥的关键要素。总课题组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获取普遍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校园网的普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并通过对校园网的进一步建设与运行的跟踪,探索与实证校园网的合理功能和最佳效益。 (2)设计过程 1.为该校园设计出总体建网方案,并详细分析各学院特点。 2.分析校园网建设所需要的网络设备以及其可能所存在的问题。 3.分析各个学院的网络状况,并分别画出网络拓扑图。 4.计算所需要网络设备的造价,并用表格列出。 5分析学院对网络的应用需求,为其设计出一系列软件。 五、项目意义 校园网建设是各个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工作,它的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而且将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基础平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建设合理的、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需求的信息化校园,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的重要功能。 互联网的出现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学习方式、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新环境,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的平台,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发展校园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推动和发展教师、学生的创造力的一种创新优势的重点标志。 五、参考文献 [1]王保顺.校园网设计与远程教学系统开发[M].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王竹林.校园网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符水波.校园网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美] Wm.Arthur Conklin 等著,王昭 陈钟 译.计算机安全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类型:(1)A:设计 B:技术开发 C:理论研究 D:调查与综合; (2)X:真实课题 Y:模拟课题 Z:虚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