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省苜蓿种子生产现状分析与展望

甘肃省苜蓿种子生产现状分析与展望

来源:爱站旅游
圈 中S国1)E奶才Cl2A01L5 ・IS18S UE F0R F0RAGE 甘肃省苜蓿种子生产现状分析与展望 毛培胜,侯龙鱼,汪辉,王明亚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北京 100193) 中图分类号:S8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264(2015)18-0012-03 摘要: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的苜蓿种子生产省份。本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将甘肃省种子生产田归 纳为专业化种子田、自繁自用型种子田、兼用型种子田和工程项目型种子田4种主要类型,总结分析了种植 区域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加工技术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苜蓿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建议,为 实现我国草种业的国产化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种子生产;苜蓿;甘肃省 甘肃省苜蓿种植已有2 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主要 目的的生产田。主要特点是从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均 的苜蓿种子生产省。甘肃省苜蓿种子生产地区主要分布 实行专业化。专业化种子生产田又分为5种形式。①原 在三个地区:陇东区,包括庆阳和平凉地区,属黄土高 种扩繁种子田。育种家或获得育种资质的企业和个人经 原地带;中部区,以定西、天水、兰州为主要产区;河 营的种子田。②公司基地种子田。公司在自己和租用政 西区,主要包括酒泉、张掖和武威市。目前,甘肃省苜 府或集体的土地种植苜蓿,管理并收获苜蓿种子。③基 蓿种子生产量为2 000t~3 000t/年。苜蓿品种种子生产 地代繁种子田。适宜制种地区的企业在自己的种子基地 主要集中在酒泉市和张掖市,地方品种主要集中在定 代繁其他地区单位委托的苜蓿品种。④农场主中型种子 西、平凉和庆阳市。 田。拥有几十亩至几百亩土地的个体农场主,和公司签 1种子生产田的类型 订订单合同,在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苜蓿 种子生产。⑤散户苜蓿种子田。个体农户把苜蓿作为经 甘肃省作为苜蓿种植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也是 济作物生产种子,一般1/3~1/2的口粮地(3~6亩)种 主要的苜蓿种子生产地区,种子生产田类型多样。根据 植苜蓿。散户苜蓿种子田多是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由 经营和管理方式,分为专业化种子田、自繁自用型种子 公司统一进行播种、田问管理等技术指导,种子收获后 田、兼用型种子田和工程项目型种子田。 l-1 专业化种子田 出售给签约公司,获得效益。 根据多年的积累,公司和依托公司经营的专业化 专业化种子田是以生产并出售苜蓿种子获取效益为 种子生产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苜蓿种子生产技术。播种时 收稿日期:2Ol5—08—30 间、播种量、播种密度均有明确的标准;肥料类别、施 用时间和施用量均进行了规范;灌溉时间、灌溉量等同 一基金项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 4BH006);现代牧草 产业技术体系(CARS一35);农业部“我国苜蓿种子专业 化生产现状调研及区划制订”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毛培胜(1970一),男,内蒙古锡盟人,教授,博士,主要 从事种子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地区也有相同标准。种子收获方面根据面积和具体情 况采用合适的方法。 1 2 自繁自『蛸型竹子阿 卞固 冲2015‘18 St: KCIAI [SSUE FOR FOl AGE 圈 生产种子的目的不是出售种子获得直接效益,而是 的田间管理。项目类苜蓿种子试验田根据试验需要,播 用于个人苜蓿草地的更新和建植。在陇东和陇西地区, 个体农户种植苜蓿是为了轮作粮食作物,满足零散牲畜 饲养需求。轮作的苜蓿草地用种多采用自己繁种方式。 种和田间管理等均有详细的计划。 2苜蓿种子生产技术 白繁的苜蓿种子满足苜蓿草地轮作和更新,剩余的则出 2.1 苜蓿种子生产的地域性 售给收购商贩。 自繁自用型种子田的生产技术,包括播种、田间管 不同地域的气候因素对苜蓿种子产量有较大影响 (表1】。年日照时数与苜蓿种子产量明显正相关。年 理、收获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个体种植户主要依据传 日照时数越多。种子产量越高。年降雨量与苜蓿种子产 统经验进行生产。 1.3兼用型种子田 因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在经营多年的苜蓿草地上 某些年份不收草而留种的生产田。收获的种子多数出售 给收购商贩。兼用型种子田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家畜饲养量的变化,经营的苜蓿草地产草量超过饲 草需求量,过多的则选择不收草而留种;二是农忙时因 劳动力不足。收割不及时的苜蓿地无法收获优质干草, 只能收获种子。兼用型种子田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及周边 地区。 兼用型苜蓿种子生产田和苜蓿草地的共用性决定了 粗放式生产管理模式,种子收获前没有任何的田间管理 措施,且种子收获期不确定,多数都不在最佳时间。 1.4工程项目型种子田 为完成国家及各级部门实施工程和科研项目等而 建植的苜蓿地,经营管理者收获和出售苜蓿种子获得效 益。可以分为工程类种子田和项目类种子田。①工程类 种子田:因国家退耕还草、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的实施, 个体农户在适宜苜蓿种子生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山 地、丘陵、梯台田地等)种植大面积苜蓿。经营管理者 收获苜蓿种子,出售后获得效益。②项目类种子田:为 开展实施苜蓿种子生产相关的项目和课题,以研究和探 索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田问管理技术和理论为目 的,布置小面积的种子生产试验田。如中国农业大学酒 泉苜蓿种子生产试验田,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崆峒区 苜蓿种子生产试验田等。项目类种子田面积小,但能为 当地和其他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管理提供技术。同时,对 当地种植苜蓿农户也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工程类种子田多为粗放式管理。甘肃省工程类种子 田主要分布在丘陵中上部梯台田,播种行距一般根据梯 台田的形状和宽度选择,行距在1m左右,且均无后期 量呈负相关。总体来看,年降雨量400mm以下,对苜 蓿种子田适宜。年降雨量低于200mm时,应通过适当 的灌溉调控,酒泉和高台地区均有灌溉措施。无霜期对 苜蓿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年平均温度对苜蓿种子产量 影响不大。因为风沙大不利于开花和授粉。开花期风沙 较大的地区不适宜种植苜蓿种子田。 ‘ 表1苜蓿种子产量及各地区气候因子 地区篙 辑} 酒泉 50 3056 ]30 84 7 高台 60 3088 140 120 8 定西40 2433 14]400 7 平凉4O 2379 145 6"17 1O 庆阳 20 2500 1"75 500 1"o 2~2播种技术 2l2.1播种时间 甘肃地区播种时间选择在夏季或者秋季以前(8,EJ 上句)。早春播种风沙大,且春旱、春寒等灾害频繁。 早春播种,常覆盖地膜。若8月上句以后播种,封冻前 幼苗较小,则容易遭受寒害。 2l 2l2播种密度和播种量 播种密度依据不同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行距 60N 1 00cm。株 ̄1520cm。播种量7.5~1 5.0kg/hm 。 2-2l3播种方式 常用条播、穴播。苜蓿种子基地采用大型播种机进 行播种。面积较小种子田用简单手持式播种设备。播种 第一年,苜蓿种子田没有产量或者产量很低,个体种植 户选择套播的方式,套播农作物为小麦、棉花和玉米。 4月底5jEJ初,套播作物苗高20cm时,套种苜蓿。作物 幼苗保护了苜蓿种子萌发和出苗,减少了春寒和风沙危 害的风险。 2l2.4种肥混播 国 卞S圊l K辟( I2A01I5 ・IS18 LTI£I『(_)l{FOIA(;E 种子与适量磷肥和粉碎的动物粪便厩肥混播,有助 于苜蓿出苗和后期生长。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生产企业越来越多, 种子经营的市场化需求越来越高,这对专业化、标准化 苜蓿种子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播种、田问管 2,3田间管理技术 2.3.1 施肥 理到收获加工技术等方面均需要改善和进一步提高。 专业种子生产田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选择施肥种类 3.】 播种 和施肥量。大型的种子生产公司有自己的土壤养分测定 在技术员指导下,尽管播种密度、播种量等实行 机构。对种子生产有益的锌肥和硼肥也逐步应用到种子 统一的标准,但是标准均为多年经验的总结,没有通过 生产上。 2.3.2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一般浇水两次。开花期浇水一 次,冬天浇一次封冻水。有漫灌、滴灌两种方式。滴灌 节水节肥省工、灌溉均匀,但是前期铺设需要大量的资 金和时间。沙土地滴灌较好,但会造成盐碱地的积盐现 象。漫灌耗水、灌溉不均匀,不能控制灌溉程度,但能 够压盐碱,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2.3.3株高控制 喷施激素(如缩节胺)控制株高,株高控制在 70~90cm。苗高20cm时首次喷施,喷施频率为1 0d一 次,喷施次数根据苜蓿长势确定。 2.3.4病虫害防治 杀虫剂(敌敌畏等)与微肥一起喷施。 2.4收获与加工技术 2.4.1 大型联合收割机 种植面积较大的基地作业,一般采用大型联合收割 机,效率较高,一次性收获苜蓿种子后运至晾晒场。 2.4|2小型收割机+脱粒机械 十几亩到几十亩的中等面积作业,多采用小型收 割机将苜蓿割倒后,由运输车辆运至晾晒场,脱粒机 械脱粒。 2 4.3小型割草机+手工收获 小块或长条型种子田多采用小型割草机,割倒苜蓿 后运回晾晒场,用拖拉机拉石磙碾压,人工扬场风选。 定西市安定区丘陵中上部梯台田多采用这种方式收获。 2.4.4镰刀收割+手工收获 农户的小面积种子田和田问地头的苜蓿种子田多采 用镰刀收割的方式。采用镰刀割倒苜蓿,运回晾晒场, 拖拉机拉石磙碾压,人工扬场风选。 3苜蓿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搭建试验平台获取系统的技术标准。缺少株行距及单穴 枝条数对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相关技术。针对不同的品 种,需要加强不同土壤选择不同的株行距以及单穴生殖 枝数的研究。 3.2 田间管理 在苜蓿种子田问管理中,施肥、灌溉、杂草防除 等措施已被种植者接受,并能够主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 施。但在提高授粉率、种子收获技术方面却较少关注。 ①成熟期不一致。苜蓿种子花期较长,成熟期不一致现 象严重,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生产者 多是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时期确定收获期。关于通过 生物措施等技术手段调整种子成熟期的研究较少。②授 粉不完全。授粉和结实率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关键因 子。西北一些地区干旱大风,一定程度上影响野生蜜蜂 的生存。大面积种植的苜蓿种子田,花多蜂少,造成授 粉的不完全,影响了种子产量。 3.3收获加工 大规模的种子生产要求机械化程度较高,尤其是 收获和加工技术对于机械化的要求更加专业和具体。目 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缺少匹配的大型收获机 械。收获机械问题是制约大面积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的主要因素。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种子损失量 达30%,严重影响了种子产量。小型收获设备的效率 较低,延长收获时间,不利于种子质量的保证。②加工 包装技术薄弱。我国苜蓿种子产品多是经过清选后提高 净度和均一度,缺乏能够提高种子科技附加值的种子包 衣、菌根接种等技术,品牌优势不明显。 3.4应对异常气候措施薄弱 气候因素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在适宜种子生 产的地区,某些年份仍然有异常天气。如酒泉2014年 7N,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了苜蓿的二次营养生长,打 破了苜蓿正常的生育周期,影响了苜蓿种子的生产。目 中圈 斗2015・18 Sl EClAI [SSUE F0R F0RAGE 圈 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关键原因 孙洪仁,武瑞鑫,李品红,曾红,刘江扬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193) 中图分类号:¥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264(2015)18-0015-04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严寒、干旱、风蚀、 土壤沙性、品种、播种期、播种方法、越冬肥、末次刈割和冬季灌溉等。结论如下:决定中国草都紫花苜蓿 越冬返青成败的主要矛盾是干旱与抗旱,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关键原因是冬季灌溉。 关键词: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冬季灌溉 201 2年和201 4年的春季,中国草都——内蒙古自 积、高比例紫花苜蓿返青不良,损失巨大。影响中国草 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发生大面 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因素有哪些?关键原因是什 收稿日期:2Ol5—08—1o 么?“暖冬说”、 “倒春寒说”、 “土壤沙性说”、 “品种不当说”、“刈割偏早说”,众说纷纭,莫衷一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优质牧草资源开发与多元化草产 品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 2BAD1 7[502);农 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是。本文拟在对影响中国草都紫花苜蓿越冬返青的自然 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决定紫花 苜蓿越冬返青成败的关键原因,为阿旗及整个科尔沁沙 (20140304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CARS一35)。 作者简介:孙洪仁(1965一】,男,吉林怀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牧草水肥管理。 地的紫花苜蓿越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前,缺乏应对异常气候的相关措施。 踪气候变化,提前预警,及时防治,尽可能避免自然灾 害造成的损失。恶劣环境发生时,采用相应的技术减少 损失。 4苜蓿种子生产建议 4.j 重视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区划建设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保证苜蓿种子安全生产的基础。 4.3发展养蜂业,保证花期授粉 授粉是提高基地专业化苜蓿种子田产量因素之一。 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和苜蓿种子生产的技术要求,结合实 在苜蓿种子生产基地规划区,引进或培育地方的养蜂企 地调研资料,合理规划苜蓿种子基地,做大做强苜蓿种 业,开发苜蓿蜂蜜等产品,促进养蜂产业和苜蓿种子产 子生产基地品牌和影响力。 业协同发展。 4.2开展苜蓿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在适宜苜蓿种子生产地区,开展特定气候条件下种 4.4研发苜蓿种子专业化收获机械 依靠我国现有基础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地苜蓿 植密度与种子产量的关系研究;开展肥料调控、激素调 种子生长的情况,学习并引进国外的技术,研发与现 控、开花调控等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实现 有联合收割机配套的低损失草籽专用部件,包括检拾 各地区种子田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同时,开展异常 器、滚筒、凹板、清选筛、风量调节装置、二次清选 气候应对技术研究。监管部门和企业技术人员要适时跟 部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