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Finance and Rccounl-ing Research l财会研究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高丹秋 武昌工学院430065 摘要: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的环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完善管理会计的理 论体系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提高我国会计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已变得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必要性,指出了管理会 计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实践;问题 现代会计主要是由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部分组成,管理会 计是把会计学与管理学巧妙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现代 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 世,从此开创了企业管理的新纪元。管理会计起源于实务,不同的 环境因素,使得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如标准成本制 度,预算会计,责任会计等等;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在其发展的 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相关学科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管理会计相关的 理论和方法,这门学科的研究在西方国家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引用到我 国,经过了约3O年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与 国外相比较,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管理会计的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一 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还是几十年前的产物,随 着科学技术领域中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 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都受到了极大的 冲击,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企业应该越来越多地关心企业在市场 上长期竞争的地位和获取长远利益的能力。 另外,我国的理论界长期以来将精力花在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目 标、基本假设以及管理会计对象等问题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实务 的研究的不太深入或者说只是局限在对于国外研究的翻译上,基于 中国国情的东西太少,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 系,提高我国会计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等方面的能力已变得迫在眉睫,这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 二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相对狭隘 1.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一般只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注重通过成 本的控制来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虽然在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战略成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决策过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 本管理的思想,但是,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的地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管理会计的研究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管理会计的研究 措施,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建议根据会计师事 通过定价策略转嫁税负,来应对税改带来的税负增加的影响,如将增 务所行业特点扩大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项目范围,或者在税改的基础上 值税税负部分转嫁给下游企业。同时如果下游企业也属于增值税一 新增一档事务所适用的低档增值税率。 (二)节税策略需要及时改变 1、预测应税服务年销售额,确定增值税的纳税人身份。会计师 事务所行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为 6%,成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增 值税税负的影响较大。会计师事务所要提前对自身应税服务年销售 般纳税人,由于购买试点服务产生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采购 成本也会下降,因此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上下游相反的变动趋势给 予了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定价”的空间,会计师事务所提高价格,将 增加的税负转嫁到被审计单位,但被审计单位企业因为抵扣增加并不 会增加成本,通过市场上这样两者之间的博弈可以形成新的平衡。 “营改增”之后,会计师事务所就必须考虑原有的定价体系是否合理 额、会计核算水平、上游供应商的票据提供情况进行预测评估,选择 的问题。 合适的纳税人身份。 2、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上游供应商。营业税改增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还需要对会计师事 务所的不同纳税角色分别分析。具体来说,“营改增”减轻了会计师 事务所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但加重了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一般纳税 人的税负加重主要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可 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相对较少。税改的初衷是避免营业税的重复增 税,以减轻企业的税负,但“营改增”使得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不减反 值税后,会计师事务所的上游供应商也属于此次试点工作的范畴,也 会成为增值税纳税人。会计师事务所在购买其商品或接受其提供的 劳务时就可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随着“营改增”在全 国范围内各个行业全面铺开后,更多的供应商会被纳入到税改范畴之 内,会计师事务所可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将进一步增加,等到“营 改增”在各行业全面实施后,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给 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可抵扣税额将有可能抵消“营改增”对会计师 事务所税负造成的不利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商品供应商与服 务提供商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财务核算较 为健全的单位,以获取更多可抵扣进项税额,来降低“营改增”对事 务所税负的影响。 3、调整定价机制(定价定策)。对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而言,可以 增,有违税改的初衷。四 参考文献: 【1】王者.探讨增值税转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外 资,201 1,oa(22). 【2】李遴.增值税转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 业,2011,1 6(1 1). 212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财会研究I Finance and RccounUng Research 偏重于方法上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体系的研究甚少进 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3.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中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进行的研究, 而对于其他行业如,金融行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涉及较 少,这使得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大大折扣,难以适应决策者的需要。 1.要能够正确地制定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目标分为最 终目标与基本目标。最终目标是:提搞企业的经济效益。基本目标 是: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参与企业的经济决策。 2.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原则,基本假定,管理会计的 对象,职能,信息特征等。 3.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本量利分析法,变动成本法, 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为了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对 预测、决策分析方法,预算的编制,成本的控制与业绩考核等 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管理会计现象,往往会采取假设的方式来进行 4.未来发展还有待研究的领域:如,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 研究,如,成本性态分析假设,相关范围假设,品种结构稳定假设,线 理,环境会计等。 性假设等等,这些假设中有些会和企业的会计实践活动有较大的差 另外,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因此在完善管理会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有些假设脱离实际 异,不利于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在成本性态分析假设中,成本与业务量是一种线性的关 系,这种假设本身与实际就有差异,在企业的实践中,影响成本的因 素有很多种,业务量只是其中一种因素,成本和业务量之间也不完 全为一种线性的关系,在实际中,很多表现为曲线的关系。另外,对 成本的划分,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在混合成本的分 解上就带有一定的假定性,可能会使得提供的资料存在着较大的误 差。从企业长时间范围来看,成本性态分析中的相关范围假设也会 与实际有所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相关范围也会被打破。再 如,在本量利分析中,要假定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 定成本总额是不变的;在企业销售多品种产品时,要假定成本结构 时稳定的等等,离开这些假设,就很难进行本量利分析。但是实际 情况并非如此,企业在销售中,可能存在薄利多销等情况,价格也会 相应发生变化,如果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或者一些酌量性的固定 成本,如职工培训费,广告费等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企业各个月份或 年度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发生变化。另外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也不可 能保证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不变,某期可能销售这种产品多一些, 下期可能销售那种产品多些,从而导致了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进行管理会计的研究时,作出了各种假设,而这些假设可能 会脱离了企业的实际,从而影响到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的应用, 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脱离了实际。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太完善 财务会计从产生至今,已经逐步地成熟与稳定起来,形成了较 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处于不断发 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会计学界主要是停留在简单方法的介绍 方面,忽视了理论系统的研究,缺乏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另外,随着 高新技术的出现和管理科学的创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 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节。 (四)管理会计的模型缺乏实用性 一些管理会计研究者不大重视对会计实际活动的研究,缺乏对 实用性的追求,在研究中引入许多数学模型,这些模型缺乏实践基 础,使用起来可能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去搜集相应的数据和资料,也 缺乏可操作性。如,在概率分析法中对概率的确定,在理论上比较 简单,但是要在企业实际中来确定概率就比较困难。再如,在采用 定量分析的过程中,一些非定量的因素如经济环境,却又没有在这 些模型中体现。另外,像供应曲线,需求曲线等这些模型在企业的 实际中,也不容易确定。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管理会计的理论与 实践的距离越来越大,在企业的实践中缺乏实用性,可操作性。 三.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 -I]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完善,是该学科能否独立发展并趋于 成熟的重要标准,也是该学科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一个关键。 要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计的理论体系的时候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 系能够用于指导企业的实际,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注 意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 动态,将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我国管理 会计的理论体系。 (二)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 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低层次的产品营 销型竞争发展到高层次的全局性竞争,管理会计的研究不能局限于 企业的内部领域,更主要的是要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要结合企业 的内外部所有的相关因素,来确定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使企业在 激烈的竞争中具有竞争力,长远发展下去。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 要注重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 2.要拓宽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管理会计的研究要向更为宽 广的领域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的研究,而应该涉足其 他领域,如商品流通企业,非盈利组织企业等。因此,管理会计的研 究应该研究更多通用型的问题,来拓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范围。 3.要重视理论结构体系的研究。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管理会计 目标、原则、假设和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使管理会计形 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可操作性研究 对于管理会计的假设与模型的引入,要注重与企业的实践相结 合,深入到企业的实践中去,要对实践中管理会计方面的成功经验 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能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理论研究者应该同会 计工作者相配合,对在企业中被证明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 结,加以系统化,来提高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四)建立管理会计专业机构 要想推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必须科学地设置管理 会计机构,由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研究与事务的专家、学者担任领 导,以组织、协调、指导我国研究和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工 作,如制定和公布规范化的管理会计理论和规范体系,组织管理会 计师资格考试,组织开展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等工作。固 参考文献 1.杨公遂.孙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山东社 会科学,201 0 2.潘飞,《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如何走向世界》,上海立信会计 学院学报,2008 5.潘飞陈世敏文东华王悦,《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 会计研究,2O1 0 4.王大江,《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探析》,财会通讯,201 2 5.崔琛,《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山东纺 织经济,2O1 2 8.潘飞王悦,《中国管理会计的若干问题思考》,会计之 友,,201 0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2_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