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二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河流、湖泊、植被分布。 2、运用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 3、分析澳大利亚的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 4、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及经济发展。

5、根据本节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探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有

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大洋洲

一、范围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ºN-50ºS);经度(110ºE-180-140ºW)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及周围岛屿,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 半球位置: 均有

交通位置: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

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重要经纬线: 经线 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三、概况

1.面积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极洲除外) 2.人种:白种人为主,移民多

一、范围和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10ºE-150ºE)(10°S—40°S)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西、南印度洋,东、北太平洋 (二)范围: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 768万km2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澳大利亚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承压水构造,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

西部:高原(低矮200-500m)占全国面积一半

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

北两岛等。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如大堡礁 (二)水文:河湖稀少

墨累河: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 艾尔湖:本州最低处-16m

(三)气候:炎热干燥,半环形分布

(1)形成原因:

①纬度位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纬10º41′~39º11′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强烈,气候炎热。

②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下,降水少,气候干燥。a.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成为地中海气候。b.北部,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c.东部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沿海常年吹来自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并受大分水岭的抬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d.西部、中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加上西部沿海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部沿海。

(2)分布:

南回归线附近中西部为内半环:热带沙漠气候

中半环:回归线以北,热带草原气候;以南,亚热带草原气候

沿海地区的外半环: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 (四)生物

北半环森林—中半环草原—内半环荒漠

特有动物:鸸鹋、袋鼠、鸭嘴兽(长期孤立、缺乏交流,自然条件较单一) (五)资源 草场广阔

矿产:煤、铁、铝土、锰丰富。煤、铁一半以上出口 三、经济地理特征

1.人口:白色人种,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大部分是英国移民后裔,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地广人稀(2人/km),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城市: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最大城市、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帕斯(西南部,地中海气候) 原因:东南沿海人口稠密:

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温暖湿润。 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工农业发达 。 其他地区人口稀少:

广大内陆、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多为沙漠和草原。

东北部沿海:高温多雨,原始热带雨林,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尚未开发

2.经济: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二战以前 二战以后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经济结构出口以农牧业产品(羊毛、工矿业发展快,工矿业收入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的变化 牛肉和小麦)为主,被称为超过农牧业,被称为“坐在矿业和工矿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车上的国家 ” (1)农业: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大量出口小麦和羊毛

墨累—达令盆地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小麦地、牧羊地和休耕地三地轮作,是为了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另外,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混合农业优点: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该农场种植冬小麦,3,4,5月播种),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民的收入比较稳定。)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问: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1)地形——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2)气候——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广大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然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3)水文——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井水盐度高,不宜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可见,草原肥美,分布广,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羊群无天敌.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部门,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出口量(占世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致使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工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采矿、冶金、机械、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化学、纺织(煤、铁矿石出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