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堂提问论文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课堂提问论文


浅谈课堂提问

【摘 要】课堂上如何提问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它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加强。因此,在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理所应当掌握提问的艺术,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有效提问 教学 一、合理设计问题难度,注重问题的难易梯度

提问的难度设置要适中,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太难的超过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会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产生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再积极主动地回答;太容易的问题缺少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析学生当前的理解水平来设计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注意层次。《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层层设问,问题之间构成必然的内在联系,互为铺垫,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层层推进,步步为营。例,以高一英语3册module3 中的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为例,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按课文顺序对问题设计如下:①in the spring of 1906,what happened to san francisco?②when did the most

serious earthquake happen to china? ③what damage did the worst earthquake cause to china and to california?④why have many terrible earthquakes happened in china and california? ⑤what shall we do to make sure earthquakes do not destroy whole cities?

针对这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可以让缺乏自信的、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回答稍容易的①②③题,它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让比较聪明的和自信的学生回答稍难一些的④⑤题,它需要学生对文章中的所给信息进行头脑的加工整合归纳出答案。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等级学生的需要,符合不同等级学生能力开发的需要,满足了全体学生的胃口,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程度好的学生会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认为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程度相对滞后的学生会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二、正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加强提问的幽默性

提问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的进行过程中,随着教学进度的进行和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感和走神的现象,任其发展的话,那么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就毫无意义,课堂授课就没有任何的效果可言了。因此,当学生出现上述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调节,提问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既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提升学生课堂集

中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 推进教学进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下午第一节课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刚刚午睡起来,有的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多以幽默风趣的提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比如说,沉闷的下午第一节课上,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幽默风趣的提问:“in english ,there is a proverb: a river is rich .do you know why ? ”听完老师的问题,学生都用疑惑的眼神盯着教师。老师继续问:“do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bank’?”学生抢答:“河岸。”“then do you know the other meaning of bank ?”学生摇头,到此时为止,学生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老师接着说:“the other meaning of bank is 银行。have you noticed ‘bank of china’,‘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a river has two banks. don’t you think it is rich?”学生们恍然大悟,大声回答:“yes.”于是,沉闷的课堂气氛被打破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有效的提问的意义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时代性

很多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课文的内容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范围和知识体系,内容比较的空泛、枯燥,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的气息。这种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便会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

距离,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外研版第一册module 6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模块中涉及到了电脑的起源和最初的发明,这些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教师可以针对青少年对电脑尤其热衷的特点在课堂上提出以下两个问题:in what ways can the computer be used in our personal lif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uter?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还习得了“web page,save,copy,memory, internet,surfer,virus”等一系列与网络或电脑相关的词汇,使其学习兴趣大增,索然无味的英语学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并且让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完美结合起来。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时代性特征,以增强学生的时代感,让学生与事实完全的融合起来。例如,外研版新标准第五册module 6,这一模块以濒危动物为课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濒危动物的现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animals?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和增强了从自身做起和做保护环境的主人翁的意识。 四、给学生的回答留足充分的等待时间

在英语课堂上,有的同学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不少老师生怕因此而耽误、浪费教学时间而出现不愿甚至懒得提问的现象。实际上,教师此时如果能耐下性子,适当的延长一点等待的

时间,且加之以适当的提示,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也即成长的机会,会让他们的教书育人活动充满活力。让学生对输入的语言有充分的加工处理时间,才会促使他们更流利地输出语言。那种看到被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就立即放弃,重新点名提问的做法,不仅会伤害被提问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加重课堂上全体学生的心理负担,失去主动参与回答的信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后,需要等待3~5秒钟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可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充分理解问题,也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思考并努力正确回答问题,增加语言输出量以提高交流水平。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改变以往被动接受、单一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更强的参与性和开放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