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篇一:《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澳大利亚》
课题名称:《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惟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节教材共包括四部分内容:“澳大利亚的概况”、“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六个国家之后再来学习,对学生巩固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起着总结归纳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题授课对象为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分国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人口和城市分布。
2.了解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3.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行总结。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
2.教学难点:通过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澳大利亚著名旅游景点的有关资料,争做小导游。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一、 澳大利亚的概况
面积、人口组成等
二、澳大利亚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
三、 澳大利亚人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四、 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和采矿业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视频播放: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澳大利亚不同之光》。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去澳大利亚旅游吗?
【承接】今天我们我们就一起到澳大利亚去看看。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去之前,我们得了解澳大利亚在哪里?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有谁知道澳大利亚在哪里吗?
【学生活动】找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教师总结】图中红色的就是澳大利亚,是大洋州最大的国家,它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东南部塔斯马亚岛等附近的小岛组成。
【承接】如果从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来说呢?
【学生回答】海陆位置,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半球位置,位于南半球。
【过渡】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澳大利亚在当地土族语中的意思就是南方的土地,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的国旗,谁了解澳大利亚的国旗吗?
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国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大
家介绍澳大利亚的国旗。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世界有几块大陆吗?
【学生回答】六块大陆。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澳大利亚大陆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是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承接】出发之前我们还要作一些准备,比如说我们现在去澳大利亚(5月),该带些什么季节的衣服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需要带的衣服。
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圣诞节和欧洲的圣诞节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得同样是圣诞节,但是景象却完全不一样。【教师总结】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
【承接】现在我们乘上飞机飞抵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本次澳大利亚游我们主要是在三个城市进行,首都堪培拉、墨尔本、悉尼。第一站我们先到首都堪培拉。
【教师提问】下了飞机以后,我们发现澳大利亚人口比较少,而且主要是白色人种,当地
人主要讲英语。我们当中有谁能解释一下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总结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白色人种主要是英国移民的后裔,而当地的原住居民是土著人,曾被英国殖民者迫害和屠杀,现在只有37万多人。合在一起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是1939万,而澳大利亚的面积却有769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2.5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教师提问】到了首都堪培拉后,我们发现堪培拉是一坐新建的城市,到处被葱绿的树林、草地环绕,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的称号。有谁了解堪培拉的历史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总结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堪培拉是个年轻的城市,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以后,为定都问题,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争执不下,一直争了八九年,直到1911年,联邦政府通过决议,采取折中的方法,在两个城市之间,选一个风调雨顺、有山有水的地方建立新首都。人口30万,由于到处被葱绿的树林、草地环绕,所以有“花园城市”的称号。
【承接】第二站,我们来到墨尔本,在墨尔本我们主要是去参观牧羊场、国家羊毛博物馆和探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在看短片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课件视频播放: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教师提问】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呢?
【篇二:澳大利亚学案(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班别:;姓名:
澳大利亚复习难点及易错点练习
一、从南北半球来看,澳大利亚属于 半球,
考考你:
(1)根据月份,在空格中填上正确的季节
(2)澳大利亚的学校如果放暑假,应该在月份?因为 (3)澳大利亚的圣诞老人在圣诞节的衣著最适宜穿(大皮袄/游泳衣)。
(4)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东、南、西、北四个朝向的房屋,哪一个朝向的房屋阳光最充足? ,原因是
二、地形
a是 b是 c是 d是
(2)A地形区濒临的海洋是 ,沿岸有温湿;
C地形区濒临洋,沿岸有流经, 三、气候
1、判断下列各图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写在图下横线上
2、成因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3、影响
(1)气候与农业: (2)气候与水资源分布: (3)气候与人口城市分布: 三)河流
1、全国最大的河流河,位于澳大利亚的部,发源于 洋。 2、
五)资源——坐在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的国家。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其铝土矿分布在 部。
其中,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
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
由于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特
有植物占总数的75%,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总数的69%。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确 南美洲 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请你写出四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 、。
旅游资源、、
二、人文地理环境 一)人口与城市
1、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 地区, 2、主要城市
首都:? 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海港: ? 第二大城市: 3、交通:
铁路线主要分布在部交通较落后。 二)经济发展
考考你:
1、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该国如何利用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
(1)根据气候分布图可知中、西部为气候,北部为气候,因而中、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广布。
(2)根据农牧业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在中、西、北部发展带和带。
(3)读气候图回答:东南部为气候,其特点:夏季冬季西南部为气候,其特点:夏季可看出澳大利亚利用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
带和 带。(1)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2)粗放牧羊 粗放牧牛
(3)亚热带湿润 高温多雨 温和湿润 地中海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
2、由于矿产资源 ,澳大利亚的 业、 和 业是经济重要支柱。
3、20世纪70年代后, 业超过了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产业。
4、读大洋洲部分地区图回答:
(1)2000年奥运会在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举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贸易市场和出口港。
(2)?在图上用箭头方向线表示流经该国西海岸的洋流,并说明它对西海岸气候的影响。
(3)我国沿海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钢铁厂从该国部进口优质铁矿石。
(4)c北部农业类型是
。 【解题思路】
2000年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最大港口城市悉尼举行;中部平原有天然优质草场,畜牧业发达;西部受寒流影响,有减温、减湿的作用;澳大利亚铁矿资源丰富,分布于西北,并出口到我国上海宝钢。
(1)?a羊毛(2)箭头朝北 寒流 起降温降湿作用,促进了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3)上海宝山 西北(4)混合农业地域类型。
【篇三: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之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教学设计
十堰市东风第四中学 彭品
澳大利亚(2)教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