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大修项目及要求
一、变压器的大修周期
1、变压器一般在投入运行后5年内和以后每间隔10年大修一次。
2、在运行中的变压器当承受出口短路后,经综合诊断分析,可考虑提前大修。
3、运行中的变压器,当发现异常状况或经试验判明有内部故障时,应提前进行大修。
二、变压器的大修项目、工艺要求及流程
1. 变压器的大修项目
1.1 吊开钟罩或吊出器身检修;
1.2 线圈、引线及磁(电)屏蔽装置的检修;
1.3 铁芯、铁芯紧固件(穿心螺杆、夹件、拉带、绑带等)、压钉、连接片及接地片的检修;
1.4 油箱及附件的检修,包括套管、吸湿器等;
1.5 冷却器、油泵、水泵、风扇、阀门及管道等附属设备的检修;
1.6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修;
1.7 油保护装置的检修;
1.8 测温装置的校验,瓦斯继电器(压力保护器)的校验;
1.9 操作控制箱的检修和试验;
1.10 无励磁分接开关的检修;
1.11 全部密封胶垫的更换和组件试漏;
1.12 必要时对器身绝缘进行干燥处理;
1.13 变压器油处理(真空滤油)或换油;
1.14清扫油箱并进行喷涂油漆及防腐处理;
1.15大修后的试验和试运行。
2.大修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
2.1吊钟罩(或器身)一般宜在室内进行,以保持器身的清洁;如在露天进行时,应选在晴天进行;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作如下规定: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65%时不超过16h;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时不超过12h;器身暴露时间从变压器放油时起计算直至开始抽真空为止。
2.2为防止器身凝露,器身温度应不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否则应用真空滤油机循环加热
油,将变压器加热,使器身温度高于环境温度5℃以上。
2.3 检查器身时应由专人进行,着装符合规定。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不许将梯子靠在线圈或引线上,作业人员不得踩踏线圈和引线。
2.4器身检查使用工具应由专人保管并编号登记,防止遗留在油箱内或器身上;在箱内作业需考虑通风。
2.5拆卸的零部件应清洗干净,分类妥善保管,如有损坏应检修或更换。
2.6拆卸顺序:首先拆小型仪表和套管,后拆大型组件;组装时顺序相反。
2.7冷却器、压力释放阀(或安全气道)、净油器及储油柜等部件拆下后,应用盖板密封。
2.8套管、油位计、温度计等易损部件拆后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2.9组装后要检查冷却器、净油器和气体继电器阀门,按照规定开启或关闭。
2.10拆卸无励磁分接开关操作杆时,应记录分接开关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2.11组装后的变压器各零部件应完整无损。
3. 变压器的大修工艺流程
修前准备→办理工作票,拆除引线→电气、油务试验、绝缘判断→部分排油拆卸附件并检修→排尽油并处理,拆除分接开关连接件→吊钟罩(器身)器身检查,检修并测试
绝缘→受潮则干燥处理→按规定注油方式注油→安装套管、冷却器等附件→密封试验→油位调整→电气、油务试验→结束
3.1 变压器大修时按工艺流程对各部件进行检修,部件检修工艺如下:
3.1.1绕组检修
a) 检查相间隔板和围屏(宜解体一相),围屏应清洁无破损,绑扎紧固完整,分接引线出口处封闭良好,围屏无变形、发热和树枝状放电。如发现异常应打开其他两相围屏进行检查,相间隔板应完整并固定牢固。
b) 检查绕组表面应无油垢和变形,整个绕组无倾斜和位移,导线辐向无明显凸出现象,匝绝缘无破损。
c) 检查绕组各部垫块有无松动,垫块应排列整齐,辐向间距相等,支撑牢固有适当压紧力。
d) 检查绕组绝缘有无破损,油道有无被绝缘纸、油垢或杂物堵塞现象,必要时可用软毛刷(或用绸布、泡沫塑料)轻轻擦拭;绕组线匝表面、导线如有破损裸露则应进行包裹处理。
e) 用手指按压绕组表面检查其绝缘状态,给予定级判断,是否可用。
3.1.2引线及绝缘支架检修
a) 检查引线及应力锥的绝缘包扎有无变形、变脆、破损,引线有无断股、扭曲,引
线与引线接头处焊接情况是否良好,有无过热现象等。
b) 检查绕组至分接开关的引线长度、绝缘包扎的厚度、引线接头的焊接(或连接)、引线对各部位的绝缘距离、引线的固定情况等。
c) 检查绝缘支架有无松动和损坏、位移,检查引线在绝缘支架内的固定情况,固定螺栓应有防松措施,固定引线的夹件内侧应垫以附加绝缘,以防卡伤引线绝缘。
d) 检查引线与各部位之间的绝缘距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大电流引线(铜排或铝排)与箱壁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00mm,以防漏磁发热,铜(铝)排表面应包扎绝缘,以防异物形成短路或接地。
3.1.3 铁芯检修
a) 检查铁芯外表是否平整,有无片间短路、变色、放电烧伤痕迹,绝缘漆膜有无脱落,上铁轭的顶部和下铁轭的底部有无油垢杂物。
b) 检查铁芯上下夹件、方铁、绕组连接片的紧固程度和绝缘状况,绝缘连接片有无爬电烧伤和放电痕迹。为便于监测运行中铁芯的绝缘状况,可在大修时在变压器箱盖上加装一小套管,将铁芯接地线(片)引出接地。
c) 检查压钉、绝缘垫圈的接触情况,用专用扳手逐个紧固上下夹件、方铁、压钉等各部位紧固螺栓。
d) 用专用扳手紧固上下铁芯的穿心螺栓,检查与测量绝缘情况。
e) 检查铁芯间和铁芯与夹件间的油路。
f) 检查铁芯接地片的连接及绝缘状况,铁芯只允许于一点接地,接地片外露部分应包扎绝缘。
g) 检查铁芯的拉板和钢带应紧固,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还应与铁芯绝缘。
3.1.4 油箱检修
a) 对焊缝中存在的砂眼等渗漏点进行补焊。
b) 清扫油箱内部,清除油污杂质。
c) 清扫强油循环管路,检查固定于下夹件上的导向绝缘管连接是否牢固,表面有无放电痕迹。
d) 检查钟罩(或油箱)法兰结合面是否平整,发现沟痕,应补焊磨平。
e) 检查器身定位钉,防止定位钉造成铁芯多点接地。
f) 检查磁(电)屏蔽装置应无松动放电现象,固定牢固。
g) 检查钟罩(或油箱)的密封胶垫,接头良好,并处于油箱法兰的直线部位。
h) 对内部局部脱漆和锈蚀部位应补漆处理。
3.1.5整体组装
a) 整体组装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Ⅰ 彻底清理冷却器(散热器)、储油柜、压力释放阀(安全气道)、油管、套管及所有附件,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与油直接接触的部件。
Ⅱ 各油箱内部和器身、箱底进行清理,确认箱内和器身上无异物。
Ⅲ 各处接地片已全部恢复接地。
Ⅳ 箱底排油塞及油样阀门的密封状况已检查处理完毕。
Ⅴ 工器具、材料准备已就绪。
b) 整体组装注意事项:
Ⅰ 在组装套管、储油柜、安全气道(压力释放阀)前,应分别进行密封试验和外观检查,并清洗涂漆。
Ⅱ 有安装标记的零部件,如气体继电器、分接开关、高压、中压、套管及压力释放阀(安全气道)等与油箱的相对位置和角度需按照安装标记组装。
Ⅲ 变压器引线的根部不得受拉、扭及弯曲。
Ⅳ 对于高压引线,所包绕的绝缘锥部分必须进入套管的均压球内,不得扭曲。
Ⅴ 在装套管前必须检查无励磁分接开关连杆是否已插入分接开关的拨叉内,调整至所需的分接位置上。
c) 器身检查、试验结束后,即可按顺序进行钟罩、散热器、套管、安全阀、气体继电器等整体组装。
3.2 滤油
3.2.1 压力式滤油
1) 采用压力式滤油机可过滤油中的水分和杂质,为提高滤油速度和质量,可将油加温至50~60℃。
2) 滤油机使用前应先检查电源情况、滤油机及滤网是否清洁,滤油纸必须经干燥,滤油机转动方向必须正确。
3) 启动滤油机应先开出油阀门,后开进油阀门,停止时操作顺序相反;当装有加热器时,应先启动滤油机,当油流通过后,再投入加热器,停止时操作顺序相反。滤油机压力一般为0.25~0.4MPa,最大不超过0.5MPa。
3.2.2 真空滤油
1) 真空滤油机将油罐中的油抽出,经加热器加温,并喷成油雾进入真空罐。油中水分蒸发后被真空泵抽出排除,真空罐下部的油抽入储油罐再进行处理,直至合格为止。操作步骤如下:
a) 开启储油罐进、出油阀门,投入电源。
b) 启动真空泵开启真空泵处真空阀,保持真空罐的高真空度。
c) 打开进油阀,启动进油泵,真空罐油位观察窗可见油位时,打开出油泵阀门启动出油泵使油循环,并达到自动控制油位。
d) 根据油温情况可投入加热器。
e) 停机时,先停加热器5min,待加热器冷却后停止真空泵,然后关闭进油阀,停止进油泵,关闭真空泵,开启真空罐空气阀,破坏其真空,待油排净后,停油泵并关出油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