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大学1564名在职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某大学1564名在职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年4月第29卷第4期(总第352期) 某大学1 5 64名在职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张摘宏①,王强①,孟岚 ,赵茜①,荀 芳① 对1 56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健康 要 目的 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探讨对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体检,分析体检结果,提出健康管理建议。结果在职教职工体检异常检出率位列前6位的是高-&11 ̄(62.3%),超重和肥胖 在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 (33.7%),心电图异常(24.2%),高血压(15.4%),脂肪肝(12.1%),高血糖(7.6%),各项指标检出率男职工高于女职工,且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脂肪肝检出高峰出现在41~50岁,其他5项检出高峰均在51—60岁。结论乐观,应坚持定期体检,并进行健康管理。 关键词大学;体检;在职教职工;健康管理模式 doi:lO.39690.issn.1001—568X.2015.04 【中图分类号]R194_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15)04—0074—03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1 564 Staffs in University and Discussion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ZHANG Hong,WANG Qiang,MENG Lan,et al3/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2015,29(4):74-7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status of university teachers.and to discuss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ME刀r彳_ ODS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made to 1 564 university teacher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and the suggestions about health man— agement were proposed.RESULTS The six health problems found in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hyperlipidemia,overweight and obesity, abnormality of electrocardiogram,hypertension,fatty liver and hyperglycemia,the abnormal rate are 62-3%,33.7%,24.2%,15.4%, 12.1%and 7.6%.The detection rate in mal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emale.and tends to increase with age.The occurrence peaks of fatty liver appeared at age 41~50 years old.The occurrence peaks of hyperlipidemia,overweight and obesity,abnormality of elec— trocardiogram,hypertension and hyperglycemia appeared at aged 5 1~60 years old.CONCLUSI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eachers is not optimistic,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health management should be made periodically. Key words university;physical examination;in—service teachers;health management mode First—author’S address Ningxia People’S Hospital,Yinchuan,750002,Chin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 激烈,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加之诸多不良生活习惯 和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给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 功、血脂和血糖检测,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胸 部x片、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男性做前列腺B超,女性 做盆腔B超、宫颈涂片,统一编号,对检查结果结合病史 定的危害。为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到对疾 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保健 进行综合分析。由主检医生对每个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 析,写出诊疗和生活指导意见,书面通知本人。各种疾病 措施,2013年7月我们对某高校1 564名在职教职工进行健 康检查,找出前6位危险因素,并针对如何对该校在职教职 工进行健康管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诊断参照相应的疾病诊断标准n 。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 1.5软件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 数资料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3年7月在我院参加体检的某高校在职教职工1 564 人,男性744人,女性820人,年龄21~60岁。其中21—30 岁282人,占18.0%;31~40岁710人,占45.4%;41~50岁 407人,占26.0%;50~60岁165人,占10.5%。 1.2方法 2.1在职教职工常见异常及疾病检出情况 体检结果显示,1 564名在职教职工检出异常和疾病高 达3O余种,其中高脂血症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超重和肥 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及高血糖。男性异常及 疾病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高血脂、超重和肥胖、前列腺增 生、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糖。女性异常及 疾病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高血脂、宫颈炎症、乳腺增生、 心电图异常、子宫肌瘤、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 所有受检在职教职工均接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通讯作者 750002 74 CHINESE PRlMARY HEALTH CARE Vo1.29,No.4 Apr,2015 某大学1564名在职教职工 表1在职教职工常见异常及疾病检出情况 讨一张 宏等 杂等有关。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心脏疾病、高血压、 脂肪肝和高血糖患病率高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 构的变化,特别是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摄入,缺乏 运动锻炼有密切关系。并且检出率较高的这几种疾病之间 存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如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脂 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也互为因果。统计结果显 示,男性前6项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与以往研究 结果一致 ,这可能与男性工作压力大、社会应酬多、吸 烟、饮酒、高脂饮食和生活不规律等生活方式有关。 3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健康管理即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 测、分析、评估和预测,并通过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疾病进 注:“一”表示未检出。 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 。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最初 出现在美国,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不仅减 少了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健康 脂肪肝,见表1。 2.2不同性别在职教职工异常检出情况 高血脂、超重及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 和高血糖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高血糖检出率男女性之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5项男女.1生之间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不同性别在职教职工异常检出情况 例(%) 管理在我国出现不到10年,但其发展极其迅速。目前慢性 病成为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 康,也增加了国家的医药负担 。本次高校在职教职工体检 结果也符合这个趋势,慢性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医疗保 健知识缺乏有密切关系。高校在职教职工在繁忙的教学、 科研工作中,很少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方式进行关注,针 对这一问题,为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发病及 其并发症发生率,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健康管理模式。 3.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既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健 康管理的最佳时机。根据在职教职工的年龄、性别及病史 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体检套餐,进行定期体检,提高了筛 查的敏感性和检出率。在体检过程中,对体检对象进行生 2.3 不同年龄段在职教职工异常检出情况 活、饮食、行为及心理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全面正确地获 不同年龄段在职教职工各项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均随着 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脂肪肝检出高峰出现在4l~50岁 之间。不同年龄段在职教职工高血脂、超重及肥胖、高血 取健康信息,这是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重要基 础。将调查信息和体检结果输入健康管理软件,建立健康 档案,利用计算机、体检软件等先进技术进行健康信息管 理,方便查询和追踪监测,同时也可以确保信息的连续 性、完整性和预见性。 3.2健康评估 压、脂肪肝和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 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不同年龄段职工异常检出情况 例f%) 异常项目 21~30岁31—40岁4l~5O岁51~60岁 x 高血脂 P 综合体检结果和问卷调查信息对体检对象的健康状况 进行前瞻性、个体化分析,包括慢性病风险、营养状况、 127(45.0)406(57.2)31 1(76.4)130(78.8)97.289 0.000 超重及肥胖 72(25.5)216(30.4) 167(41)72(43.6)28.919 0.000 心电图异常 66(23.4)159(22.4)103(25.3)50(30.3)4.985 0.173 高血压 29(10.3)94(13.2)89(21.9)52(31.5)47.856 0.000 运动和心理状况等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在职教职工分为 疾病、亚健康和健康三个状态,寻找影响健康的危险因 素,预测健康发展趋势,为制定健康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 脂肪肝 高血糖 22(7.8)76(10.7)67(16.5)25(15.2)14.870 0.002 1 1(3.9) 58(8.2) 32f7.9) 18(10.9)8.427 0.038 据。筛选高危人群,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有利于及早发现 早期潜在的患病人群,拟定健康教育方案并开出健康处方。 3-3健康宣教 2.4在职教职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在对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临床医师、营 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全力配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 体检结果显示,本校在职教职工面临的健康问题位居 前6位的是高血脂、超重及肥胖、心脏疾病、高血压、脂肪 肝和高血糖,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脂肪肝患病率高 峰出现在4l~50岁之间,与以往研究一致 ,提示高校在职 进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录像、健康教育讲座、宣传 资料、板报及健康处方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预防保 健知识,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在职教职工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管住嘴,迈开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应对生活和工作压力,努力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 教职工脂肪肝患病呈年轻化,这与中年人工作应酬多,经 常到酒店、餐馆吃饭及饮酒,长期紧张疲劳和人际关系复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Vo1.29.No.4 Apt.2015 75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年4月第29卷第4期(总第352期) 2007m20 1 2年平凉市崆峒区人群 血清胆固醇变化趋势分析 赵喜平①,周玉萍② 关键词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血脂;变化 doi:lO.39690.issn.1001-568X.2015.04.0029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15)04—0076—02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动脉粥样 硬化(AS)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f包括冠心病和缺血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在冠心病的发病中有若干 危险因素起重要作用,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 和糖尿病,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最受重视。人群 总胆固醇(TC)水平增加是引起冠心病事件危险性增高的重 要原因,其临床意义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了解TC水平在 本地区人群中的变化趋势和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 选取2007--2012年在我院查体的健康人7 901例为研 究对象,其中男性4 652例,女性3 249例,按年龄共分为 三个组,分别为<40岁组、4O~60岁组和>60岁组,各组 数据用百分位数法统计。健康人群的总胆固醇(Tc)测定数 据全部来源于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室,所有查 体的健康人群均来自崆峒区各乡镇和城区。 1.2方法 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因此,我们选取2007— 2012年在我院查体的健康人7 901例,对其血清TC测定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2007--2009年使用日本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仪, 2010—2012年使用美国贝克曼AU680型全自动生化仪,采用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TC。前后6年均采用国产长征试剂, 其他试剂耗材相同。异常结果判断标准:按中国成人血脂 异常防治指南中的建议,TC<5.18 mmol/L为合适范围,TC 2006:14. ①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②平凉市儿童福利院 甘肃甘肃平凉平凉744000 744000 烟限酒、充足睡眠和心理平衡的科学生活方式,增强在职 教职工的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提高防病能力 。同时,要 提高在职教职工对定期体检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定期体检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1-37. 制度,调动在职教职工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 大的健康效果no/。 3.4随访、监测 【4】谭树凤,张忠夫.2007年杭州市某中学教师健康状况分析『J1.中 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8):87—88. [5】吴彩霞.某大学1388名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7(12):2217. 健康管理强调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必须建立随访 制度,利用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的方式定期进行随访,将 医务人员监督与家庭成员互相监督相结合,提供日常健康 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定期追踪督导,动态监测干预效 果。对干预效果不好的在职教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 [6】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I.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7:12. [7】James F.Measuring physical activity;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pro— gram evaluation in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ies[J].J Public Health Manag Pract,2010,16(5):404—410. [8】胡运红,李奎生,谢艳华.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模式 健康干预。根据设定的目标,动态追踪、评价干预计划和 措施的实施效果,不断调整干预计划和干预措施,从而达 到预期的健康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 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75—76. [9】孙呜.慢性病综合防治成效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4(8):11-12. [10]黄建始,陈君石.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挑战[J].中华 全科医师杂志,2007,6(1):45—47. 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7.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5—01—19] (编辑:于精国) 76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Vo1.29,No.4 Apr。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