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
2020年第7期

教学相长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

赖雪浩

(广东省河源市第二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

摘 要:在现在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中都会依赖于微课的使用,微课是短时间的小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大概的论述。短时间的视频不会占用学生很长的学习时间,讲授内容也不会过多繁琐,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微课制作技术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加入了微课的讲授方式。一方面宽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一方面短时间的课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就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的分析。

一、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可以利用收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制作,制作的方法简单快捷。并且微课的出现也可以方便学生们的学习,很多学生家里都会有手机和电脑,故此在课外的时间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行观看,教师可将微课通过网络上传。其次,微课是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把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的引导。加之微课教学的时间持续性角度,所以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对课堂时间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选择微课时,也应该将微课进行全方面的审查,防止出现微课错误,这些错误将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效率。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不能够全面的依靠微课,而是需要对学生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教师要适当的利用微课进行补充教学,不能够完全的用微课来替代教师的教育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解广东教育出版社《添加艺术字》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微课,视频里面有形色各异的字体,采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形态展现出来。有趣的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关注点,然后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脑来处理汉字等。再微课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再结尾布置相关内容的作业,让学生再课后也可以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利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现在教育都在提倡以学生自己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掌握住住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是给学生答疑解惑,由此教师就更加应该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授相关的课程中,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和接受能力,故此教师就跟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够合理的因材施教,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从而也会导致教师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微课的形式还很新颖,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比教师干讲的方式更加有效,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课模式与微课内容进行学习,以兴趣为基础培养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从个性化角度满足自己的学习要求。

例如教师在教授广东教育出版社《画几何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变成小房子”的魔术场景,以指导本课程。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学生会认为“拼图非常有趣”“可以像这样玩简单的几何图形”“有趣”。创造出这种动态的魔术情况可以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强烈兴趣。课堂上,教师设计和欣赏作品胜于创造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欣赏拼图并想象作者的创造力,以扩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应该提供给学生不同时常、不同教学重点的微课,从而让学生有着自己选择的余地,满足实际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师注重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这一门学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课特点对学生进行课堂的教授。除了课本上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讲

授意外,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微课的实践课程,首先教师要将微课制作的基本方式方法教授给学生,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技术操作,这样跟教授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课程来组织学生们开展实践活动,把一些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信息技术问题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用电子设备的功能合理解决,以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尽量鼓励学生们参入到实践活动中来。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微课内容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能够反向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再讲解小学六年级《制作简单动画》老师设计了基本任务——来完成“模拟吃西瓜”的动画工作,清楚地表达了逐帧动画的形成原理,还包括了橡皮擦的功能。在勘探过程中,任务继续扩大,一点一点地吃掉红色的瓜,然后指导制作动画,模仿在吃瓜时吐痰的西瓜种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精通使用橡皮擦,添加帧,删除帧和复制帧的操作,并有效地突破了本课“逐帧动画原理”的难点。在“吃西瓜”的基本任务上,老师指导余下的学生完成改善任务“独立创建其他逐帧动画”,因此一些学生制作了饮酒动画,踢人动画,写作动画,闪光灯等。

四、开展微课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信息及时是一门实践性于理论性相结合的学课,所以对于这门学课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讲解,还需要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才可以完全按的将信息技术课程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的层度,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微课制作大赛,利用微课大赛的方式把知识但在学生脑海力再一次加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自学更加深入的技术在微课里面进行展示。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学六年级《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一课时,教师们通过互相帮助、帮助学习的战略,可以让班里的学生分小组,在班里选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一般来说,小组长都能较快完成任务,此时他们能指导能力弱的学生,班里的朋友也能互相帮助。

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不应该拘泥于死板的传统课堂教学,应该结合多媒体的特点给同学们进行一个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面就将知识很好的掌握,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德学.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明日,2019(2):0248-0248.

[2]韩玉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文学少年,2019(5):0228-0228.

[3]孙海峰.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网络微课应用分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6-17.

*本文系河源市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小学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y19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