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氮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1)已知汽车气缸中氮及其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
N2g+O2gN2g+2O2g则
2NOg △H=+180 kJ·mol−1 △H=+68 kJ·mol−1
△H=__________ kJ·mol−1
2NO2g2NOg+O2g2NO2g(2)对于反应
2NOg+O2gk1正k1逆2NO2g的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步:
2NOgN2O2g快速平衡k2
NOg+O2g2NO2g慢反应第二步:22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第一步反应中:υ正=k1正·c2(NO),υ逆=k1逆·c(N2O2),k1正、k1逆为速率常数,仅受温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第一步反应速率决定
B.同一温度下,平衡时第一步反应的k1正/k1逆越大,反应正向程度越大 C.第二步反应速率低,因而转化率也低
D.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高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和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
方程式为:
2NO2g+4COg4CO2g+N2g △H<0。某温度下,向10 L密闭容器
中分别充入0.1 mol NO2和0.2 mol 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
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70.7 8 69.7 10 68.75 12 68.75 压强/kPa 75 73.4 71.95 在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若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体系压强(P总)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排气管装有的三元催化装置,可以消除CO、NO等的污染,反应机理如下 I: NO+Pt(s)=NO(*) [Pt(s)表示催化剂,NO(*)表示吸附态NO,下同] Ⅱ:CO+Pt(s)=CO(*) III:NO(*)=N(*)+O(*)
IV:CO(*)+O(*)=CO2+2Pt(s) V:N(*)+N(*)=N2+2 Pt(s) VI:NO(*)+N(*)=N2O+2 Pt(s)
尾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② 330℃以下的低温区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V的活化能_____反应VI的活化能(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1)已知:①Fe(s)+l/2O2(g)===FeO(s) △H1=—272.0 kJ/mol ②2Al(s)+3/2O2(g)==Al2O3(s) △H2=-1675.7 kJ/mol A1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反应2A2(g)+B2(g)2C(g) △H=-akJ·mol-1(a>0),已知P是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关闭K,向A、B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和1molB2两容器分别在500℃时达平衡,A中C的浓度为w1mol·L-1,放出热量 bkJ,B中C的浓度为w2mol·L-1,放出热量 ckJ。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将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比较大小:w1________w2(填“>”、“=”、“<”),a、b、c由大到小的关系___________。
③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平衡,容器B的体积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让A,B体积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mol A2和2mol B2,在500℃时达平衡后C 的浓度为w3mol·L-1,则 w1,w3的关系___________。
⑤能说明A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A.υ(C)=2υ(B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AlOC3.随着低碳钢等洁净钢技术的发展,23耐火材料和钢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
当前的一个研究重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铝用品比铁器件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
(2)在埋炭实验条件下,不同碳素材料的
Al2O3C耐火材料与铁液之间的可能反应如
下:
①②③则
2Al2O3s4Als3O2g
ΔH1335kJmol1;
CsO2gCO2gΔH2393.5kJmol1; ;
1CsCO2g2COg3CsAl2O3s
ΔH3172.5kJmol12Als3CO2gAl2O3C的ΔH______kJmol。
Al2O3(3)实验温度下,()/Fe系统中存在着相互反应,如
O2溶入铁液中,导
O2致铁液中平衡的铝的百分含量的对数(lg[Al])和平衡氧(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温度
T1)的百分含量的对数(lg[])
___1973K(填“>”或“<”).
(4)在埋炭情况下,碳过剩时,碳的氧化反应主要考虑:
CsCO2gP总2COg。
在实验室研究该反应,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总压强为碳和1mol
CO2)加入足量的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65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的热量是_____,清耗碳的质量为____。 ②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以V
(CO2):V(CO)=5:4的混合气体,平衡
Kp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③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示,气体分压(
P分=__[用含
P总的代数式表
)=气体总压(
P总)X体积分数]。
LiCO3(5)CO可作某熔融盐电池的燃料,电解质为和
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空气
与
CO2的混合气为助燃气,电池在650℃下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 NCl3可用于漂白,也可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已知:NCl3熔点为-40℃,沸点为70℃,95℃以上易爆炸,有刺激性气味,可与水反应。实验室中可用氯气和氨气反应制取NCl3,反应方程式为4NH3+3C12═NCl3+3NH4Cl。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NH4Cl的分解温度为300℃左右)。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F中的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_。 (2)E中的试剂为_ __。
(3)导管G末端应连接的装置为图2中的_ __(填选项字母)。
(4)NCl3遇水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NCl3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 _。
(5)已知C中生成的NH4Cl溶解在NCl3中,欲将二者分离可采取的操作方法为_ __。
(6)NH4Al(SO4)2也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
①NH4Al(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__。 ②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呈中性,在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_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常温下,将amolNH4Al(SO4)2:加入到bLcmol/L的氨水中,所得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c(Al3+)≈0mol/L,计算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常数__ 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5. 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Fe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i.Fe3+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Fe(H2O)6]3+(几乎无色)+n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0~6);
-ii. [FeCl4(H2O)2]为黄色。 进行实验: 【实验I】
【实验II】
分别用试管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
Fe(NO3)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1)实验I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
(2)实验I中,试管③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由实验II图1、2可知:加热时,溶液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由实验II,可以得出如下结论:FeCl3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Cl4(H2O)2]-+4H2O[Fe(H2O)6]3++ 4Cl--,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结论一中反应的ΔH (填“>0”或“<0”)。
(5)实验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4)中结论一。实验方案:取试管①中溶液,
(请描述必要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6.工业上用铌铁矿(主要含有Nb2O5、Fe2O3等)生产铌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流程可表示如下:
已知:Nb(OH)5实际上是水合氧化铌,它能跟酸起复分解反应;FeSO4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1)检验滤液中的阳离子所需使用的试剂的名称为 。 (2)Nb2O5与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滤液与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由上述生产流程可知Nb(OH)5具有 (填“碱性”、“酸性”或“两性”)。 (5)滤液与单质反应后,经过滤、浓缩、结晶得到的晶体的化学式为
(6)若10.0kg铌铁矿经上述生产流程制得4.56kgFeSO4,则原铌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假定铌铁矿中铁均以Fe2O3形态存在)。
7.近年来,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现有一种催化氧化酸浸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法,其工艺流程如1图所示:
温度、固液比、反应时间、氯离子浓度都对铜的浸出率有较大的影响,下面是实验得出的这几种因素对铜的浸出率影响的变化曲线图(如图2-图5所示)
(1)根据实验以及工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从图2-图5中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从下表中选出序号)_ __。 反应温度/℃ 固液比 c(Cl-)/mol•L-1 反应时间/h A 95 1:5.5 0.8 6 B 100 1:5.5 0.7 7 C 110 1:6 0.9 8 (2)上述流程从溶液中得到纯净的FeSO4•7H2O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用乙醇淋洗、干燥.用乙醇淋洗的目的是:__ _。 (3)副产品FeSO4•7H2O样品的纯度可用滴定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5.800g绿矾产品,经溶解、定容等步骤准确配制250mL溶液。 步骤2:从上述容量瓶中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3:用硫酸酸化的0.01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KMnO4溶液体积 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一至两次。 ①步骤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步骤2量取溶液所用仪器是_ __。 ②写出步骤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_。 ③数据处理: 滴定前刻滴定后刻度/mL 度/mL 25.0.02 40.01 00mL 25.0.70 40.71 00mL 25.0.20 39.20 00mL 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 __。 ④不考虑操作误差,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__ 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参 1.(1)-112 (2)BD (3)0.04 降低温度,由于反应放热,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中气体分子数减少,总压强也减小;若温度降低,体积不变,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总压强减小
(4) CO+2NOCO2+N2O > 生成N2O的选择性高,说明反应VI的化学反应速率大,该反应的活化能就小
2.(1)3FeO(s)+ 2Al(s)=Al2O3(s)+ 3Fe(s) △H=—859.7kJ/mol
c2(C)K=2c(A2)?c(B2) 减小 ②< a>c>b ③减小 ④w>2w (2)①
3
1
⑤bc
3.(1)铝用品表面为一层致密的
Al2O3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2)-681.5
P总(3)< (4)①43.125kJ 3.0g ②向正反应方向 ③23.04(5)
2COCO32e2CO2
4.(1)MnO2+4H++2Cl-==Mn2++Cl2↑+2H2O;(2)饱和食盐水;(3)C;
(4)NCl3+3H2O=NH3↑+3HClO (5)在低于95℃条件下,水浴加热蒸馏(收集70℃); (6)①c(SO42-)>c(NH4+)>c(Al3+)>c(H+)>c(OH-);②减小;③4a×10-7/(bc-3a) 5.(1)由已知:[Fe(H2O)6]3+(几乎无色)+n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加入HNO3后,c(H+)增大,导致此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2)试管②、④中加入等量的HNO3后,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黄色; (3)变深;
(4)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Fe(NO3)3溶液,
-说明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合铁离子的水解平衡之外,还存在[FeCl4(H2O)2]+4H2O
3+-
[Fe(H2O)6] +4Cl。ΔH<0;
(5)先滴加HNO3,再滴加几滴NaCl溶液,最后测此溶液透光率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情况,若通过以上操作,经由先褪色再变黄后的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则证明了(4)中结论一。
6.(1)硫或硫等 (2)3Nb2O5+10Al=6Nb+5Al2O3 (3)2Fe3++Fe=3Fe2+ (4)两性
(5)FeSO4·7H2O (6)11.2%
7.(1)A (2)用冰水洗涤;由于乙醇易挥发,晶体容易干燥
(3)①25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②5Fe2++MnO-4+8H+=5Fe3++Mn2++4H2O ③95.86% ④偏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