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一AI一一 零 刷 :新局面 特 滴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本刊记者陈巍 _7£ 紫丁花开、郁金香艳、春光明媚的五月,全省 l—L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西宁隆重召开。这次会 议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分析我省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理清 思路,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职业教育 工作的目标任务。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到会作了重 一 一 ■ ■ 右。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年培训城乡劳动者 40万人次,其中培训在职职工3万人次,培训下岗失业 人员2.4;U人次。 但是,目前职业教育在我省教育体系中是一个薄 弱环节,也是一个急需加快发展的环节。从全省经济社 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看,我省职业教育还存在资 要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津成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 话,副省长马培华作工作报告。 “十五”期间,是我省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完善体 系、调整结构、积极发展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 全省职业教育总投资达到1.1亿元,重点建设了一批骨 源总量不足、教育改革滞后、办学结构单一、教育质量 不高等问题,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也 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不仅制约职业教育自身的健康发 展,而且影响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任务艰 巨,责任重大。 “十一五”职业教育肩负重任 干、示范职业学校,建成了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和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培训骨干教师近700名,占 职业学校教师总数的43%;对职业学校校长进行了全 省委副书记、省长宋秀岩在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 在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 位和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 的人力保障;没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就业增 长目标的顺利实现;没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就没有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牧民;没有职 业教育的充分发展,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 育需求。 员培训,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5年 累计培养了近5万名技能型人才,培训农牧区劳动力、 城镇在职及下岗职工155 ̄i人次。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和谐与发 展,首先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把工业做大做强。 要加快工业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调整和创新资源开 发思路,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相应技能的劳动者和具有相应技 宋省长强调,必须以改革开放推动职业教育创新 发展。按照市场规律,推进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 机制、办学模式上的创新。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积极 进展:1.招生制度要开放。要探索实行提前招生、春季招 术的应用型人才作支Nt,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我省确立今 后5年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努力建立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 生、注册入学和开展“订单”教育、与企业联合办学等行 之有效的办法,发展稳定的学生用户,增强职业院校招 生吸引力。在招生对象上,不管初中、高中毕业生、社会 青年、在职职工、下岗职工都可招收;在招生时间上,要 改变年度一次招生为常年招生,根据市场需求实行灵 活性招生。2.学制安排要放开。要建立起学历教育与职 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结构合理、形式多样、 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J2OlO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2万人以 上,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0.6万人以上,占高中 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例均达 ̄lJ40%左 业教育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半日制等相结合、职前教 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注重办短期的、适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市场需求的培训班,实行 年龄段入学习的需要。3、{ 府统筹力度。省政府已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 度,统筹协调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职业 教育发展问题。市、县两级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祷 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 入单位要求安排课程,制矗 ‘强必要的宏观管理。 宋省长说,要立足特 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搞好服务,形成促 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多渠道增加 投入。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省财政新增职业教育专项 ■ 学效益。要强化素质教育 一 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实践 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和师资 培训。省级统筹的教育基建资金中,每年安排200万元 ■ 设。要加大职业院校专职j ■ 选聘专职教师,要SfJ ̄tl: 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40个设备水平较高、优质资 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以通用、实用、开放为 原则,充分利用企业等社会资源,搞好联合,重点解决 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 宋省长指出,我省发展劳务经济的实践证明,职业 教育在农民增收致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 们要着眼新型农牧民培养拓展职业教育办学功能。目 前,我省农牧民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因势利 导,进一步加强对农牧民尤其是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 的职业教育,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 在城镇稳定就业。要突出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加快县 fJ1l、1)级职教中心建设。根据我省实际,通过资源整合,改 扩建等方式,大力实施县(州)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 划,重点加强西宁、东部农业区、海西州等地区的职业 教育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农牧区入力资源开发、劳动力 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二是加大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 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需求,需要什么技能,就 培训什么内容。目前,要重点培训农畜产品加工业、餐 饮业、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机修业、服装业 等行业为主的职业技能。三是加强农牧业实用技术培 训。根据农牧民的实际需求,组织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培 训、咨询及指导,解决农牧民再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按 照国家科技入户工程的要求,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 第一线,依托绿色证书工程、新型青年农牧民培训工 程、农牧民优秀人才创业培植工程,开展科技示范户培 训,通过科技示范户的现身说法,互帮互带,引导当地 更多的农牧民掌握实用技术。要围绕种植、养殖业的致 富项目,重点培训日光节能温室、新品种栽培、科学养 殖、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不断扩大培训面,走科技致 富的道路。 最后,宋省长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强化政 府统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切实 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和引导责任。一要加大政 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各级政府都要确保用于职业教育 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三要实施就业 准入制度。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考核、再上岗”的用 工制度,加大监察监管力度,保证用工规范化。四要实 施贫困学生救助制度。要研究建立职业院校贫困家庭 学生助学金制度。职业学校也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 定的奖、助学金,实行学费减免;支持学生参加勤工俭 学和半工半读;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 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五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 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的重要作用,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等,以典型带动职业教育整体形象的提升,努力使新的 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职业 教育有前途,家长愿意送、学生愿意上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会议印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 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意见》,就加快全省职业教 育发展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马培华副省长在《抓住 机遇深化改革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的报告中强调,“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任务艰 巨,责任重大。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今后全 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结 合新形势、新任务,抓住机遇,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意见》,重点做好 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 改革及运行机制改革。首先是要强化政府统筹职能。全 省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 调,统筹管理、统筹规划、统筹投资、统筹资源配置。省 政府已建立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定期研究职业教 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逐步完善在省政府领导下,分级 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 体制。二是要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三是 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四 是要进行学校运行机制改革。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QINGH 一OYu 第二,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 施,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为此,一要加大投入, 7。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津成’ 、 改善办学条件。二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招生规模。继 续实行“三个鼓励、三个扩大”政策,即鼓励办学条件 好、就业质量高的中等职业学校到农牧区举办分校或 教学点,鼓励普通中学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班鼓励有条 件的地区、学校发展远程中等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 刷 衢 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 稿 ;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好会 =,把我省职业教育提高到 神传达贯彻下去。各级党 一 :一次专题会议,认真传达 ● 省长讲话和马培华副省长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意见》 的具体措 施。把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同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 大讨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 学校面向农牧区招生规模,扩大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 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省内外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 规模。三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 学质量与效益,增强服务功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 ,,化技能培训。加强县(州)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实行“政 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将职业教育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职 中心 戈当地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 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 、业教育对于解决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 矛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意义。树立抓职业 基地。继续做好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提高就业率。 第四,D2J ̄.务为宗旨,创新工作机制实施“四项工 ,,教育就是抓素质、促经济,抓就业、促发展的思想把职 ,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像抓“两基” 攻坚、抓高等教育调整改革那样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教 育。 程”,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程”、“农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 再就业培训工程”,培养技能型人才。 第五,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 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各 ,第二,要切实落实、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 任。发展职业教育要靠政府推动。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 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发展职 。州(地、市)县级政府要下大力气,解决职业学校质量不 高和数量不足的问题,要制定优惠政策开辟职业学校 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引进一批急需的师资和人才要 ,业教育的领导协调机构,结合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本地区、本部门做好促进职业教育的有关工 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 。吸引非师范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 校任教,全省各地区应选聘部分科技人员能工巧匠等 兼任职业学校教师。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 、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认识育这篇大文章。 ,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发展职业教 第三,要落实好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各级政 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 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 第六,积极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人制 度。当前,劳动者职业技能较低,一些企业技术工人青 黄不接,同时,不少劳动者因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录用条 府和有关部门、单位,都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实 际,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 ,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面实现《实施意见》提出的职业 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件,无法就业上岗,使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趋势 。因 ,此,落实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人制度巳成 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加快发展 明确树立市 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打破旧 ,,的思维模式和各种束缚,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政策措 施和办法,坚决防止和克服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 切实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深入健康发展。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 年,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全省职业教育 联席会议5个成员单位分别发了言部分地区、行业和 ,,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津成强调,关于这次会议的贯 彻落实情况,省政府督查室要进行专项督查全省职业 ,职业学校书面交流了工作经验,隆重表彰了职业教育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与会代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 、教育联席会议要适时听取汇报。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 门和单位也要加强督查,对工作不力、起色不大推诿 、、扯皮的,要给予严肃批评乃至追究领导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