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

来源:爱站旅游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培养中学英语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可以从教材的科学选取、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三个方面展开。其中课例分析、微格教学、专题研究和“走出去、请进来”几种方法是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成功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 教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5-0058-02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英语师资,为保证毕业生具有从事英语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学法》被列为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然而近十年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巨大改革步伐,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以新教材的逐渐在全国启用而展开的。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新大纲和新教材的使用已给中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化,然而最根本的还是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应该怎样跟上中学基础教育的改革步伐,培养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师,笔者认为该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

1、《英语教学法》教材存在的问题

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出版了多版本《英语教学法》或《中学英语教学法》,这些教材为培养师资和指导中学英语教学起过很大作用。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尤其是现行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上述教材也暴露了所潜在的局限性,呈现了明显的滞后状态,不能适应英语教学新发展的需要。首先在理论上:大多数的英语教学法教材对现代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国外外语教学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没能及时、辩证、积极地吸取和借鉴,并用之来审视、启发和指导我国英语教学实践,没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把听说法当作英语教学的根本方法来采用和推广。教学法教材理论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本质、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策略方面。在实践上:教学法教材的一个通病是理论论述多而结合实践少。主要体现在:(1)联系中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实际少,欠全面和系统;所联系的也只能是当时的教材,相对于以新理论为指导按新体系编写的现用教材及其教学要求而言,已不适用;(2)没能根据中学教学实际需要安排相应的操作训练,忽视训练教学技能和培养教学能力;(3)缺少可操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形成和增强英语教学和研究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的程度,不利于学生对教学法的框架整体把握并运用于实践;(4)缺少必需的课例及分析研究,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不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和创新能力。以上我们分析了英语教学法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在于促进教材内容的更新、完善。更好发挥其在培养师资和指导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改善和优化教学法课程教学,力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2、《英语教学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多边缘的学科、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随着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及英语高考制度的改革。许多英语教学法专家著书立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方法体系;许多英语教师进行教改实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我国英语教学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英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使教法课的教材选择的多样化成为可能:中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间接经验成为可能。因此,英语教法课采用单一教材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英语教学的需要。扩大信息容量,把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权威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外语教与学》等)作为教法课补充教材,拓展学生的间接经验,提高学生英语教法理论修养已势在必行。

英语教学理论反映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能帮助我们较快地熟悉英语教学。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向学生传送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并通过试教等实践操练,帮助学生掌握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而对教材的分析能力和教学方法的驾御能力则较差,更缺乏理论指导实

践的能力。现在,随着外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进,教学法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在与一些中学英语教师的交流中,他们普遍反映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急需提高外语教学理论水平,以便引导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学和科研。面对新的英语教育人才的需求,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必须改革教学法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加大教学理论输入与科研能力的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理论,如英语教学法各流派,以及认知学习理论、习得理论、学习策略理论、课程和大纲设计原理、微格原理和行动教学理论等等,使学生扩大视野,尽可能多接触各种理论并关注教学法新的发展和变化,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并鼓励学生结合学过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到中学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同时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为学生在毕业以后能更深人研究教学打下基础。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英语教学法》教法的改革

传统的英语教法课重教学理论知识讲解,轻教师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割裂;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割裂;理论素养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割裂。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制约着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对英语教法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3.1课例分析

课例分析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课后评析和观看教学录像后评

析。课例分析要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途径。也是对学生教学技能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教师要注意选择优秀或典型案例,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要根据教学进程抓好见习活动和观看教学录像,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即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模拟试教,完成一堂课或某一教学专项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教学行为。培养技能。在这种类似中学教学环境中,学生充当教师角色,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掌握理论知识,了解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方法,训练技能,形成能力,既可缩短由理论知识转换为技能的时间周期,又可增加实际操作机会,从而尽快缩短从学生到教师的距离。微格教学应侧重于教学模式的演练。 3.3专题研究

教学法课程要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研究带有训练的性质。作用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习教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获得初步的教研能力。研究的专题应是实践中的难题。 3.4“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是指在理论课教学和校内试教过程中,组织学生见习,听讲课、听说课、听评课,结合中学教学实际领悟英语教学规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设见习周。见习使学生在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对

照中学课堂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思路。最大限度地模拟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从英语教学实际出发,为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请进来”是请中学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介绍教育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解答在教学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疑惑。

综上所述,英语教法课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够保证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避免了教学实践的盲目性。英语教法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英语教学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系统培训的顺利实施。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是培养中学英语教师的摇篮。素质教育英语教学迫切要求英语专业教法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实用性,改革英语教法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师范性,侧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是高师英语教法课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蓝葆春,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杨春玲,女,1978年1月生,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外国

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任教学科:语言学和英语教学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