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2015年10月黄冈市蕲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
语 文 试 题
(分数:12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吕俊群)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2. __________________,元是今朝斗草赢(晏殊《破阵子》) 3.《商山早行》中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勾勒出一幅深秋霜晨图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常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对家乡的一片深情,而崔颢则在《黄鹤楼》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表达了无限的惆怅。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用一种违背常理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的矛盾心理,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异曲同工。
6.同是写春,人们大多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而刘方平在《月夜》中却别出新意,借夜幕将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遮掩起来,通过所闻、所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景象将春天的生机勃勃描写得有声有色,细致入微。
7. 每到深秋,罗田县九资河的红叶,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艳丽。一棵棵乌桕树,像一把把向天燃烧的火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驻足欣赏,流连不已。这情景,不由使人想起杜牧《山行》中的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九月下旬,*主席再次访问美国。在谈到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风雨雨时,他引用诗词“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强调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美的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分)
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恣睢.(suī) 拮据.(jǖ) 田圃.(pǔ) 一抔.
黄土(pǒu) B. 单.于(chán) 煞.白(shā) 亵渎.(dù) 廓然无累.(lěi) C. 鄙.夷(pǐ) 佝偻.(lǒu) 襁.褓(qiáng) 恪.尽职守(gè) D. 枘.凿(ruì) 抽噎.(yē) 嬉.闹(xī) 成吉思汗.
(hán) 11.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阅兵大典就看精神:横线、纵线、斜线、线线笔直,枪线、胸线、脚线、线线壮观。 B.“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李克强充满期待地说,“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C.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出露端。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A. 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 B.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胸无城府....
,思想顽固僵化,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1
C.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刘....宋诗人谢灵运。
D.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习的能力。 B.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1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陨落”“洗礼”“可以”“凭吊”都是动词。
B.“国庆假期”“不断学习”“十分充实”“追逐梦想”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C.“今年,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海南10市县联合推出了山水、海天、雨林、美食及民风民俗等不同类别的旅游线路”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南推出旅游线路”。
D.“《爸爸去哪儿》中的康康不仅急于逃出密室不想和老爸共处一室,还吐槽老爸演古装戏时穿的是‘破浴巾’。”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1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三国演义》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B.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他许多脍灸人口的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D.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1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界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17.语文实践活动。(6分)
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右边图表,在横线上写出你的发现。(2分) 右图为男女生(甲是男生,乙是女生)青春期身高生长速度的变化曲线图,请先简要说明图表内容,然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是青春期的哪种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4分)
雨雪曲(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①②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释】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省略了战争的描写,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却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平”指长城上空云层“平展”,也指叛乱“平定”。
B.颔联描写生动,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运用比喻,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
D. 诗人巧用反衬手法,以哀景写乐情,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 1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20-21题。(4分)
信息时代的侠客
①什么是“黑客”?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英语字典对于\"hacker\"的动词原形\"hack\"是这样解释的:黑客行为指未经授权便进入一个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如数据库。也有人是这样解释的:黑客是嗜好编程或使用计算机的人。“黑客”虽略带贬义,但绝不是“计算机窃贼”。
②用什么来比喻黑客最合适呢?我想,黑客就是信息空间中的“侠”,因而不妨译成“信息侠”。在古代社会中“侠以武犯禁”,他们凭自己的武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不受体制的束缚。在现代社会中,新的信息技术似乎又提供了体制外的活动空间,黑客们凭自己的智慧犯禁,各行其是,独来独往。侠客中不乏慷慨仗义之士,他们也杀人越货、抢掠钱财,但往往也劫富济贫、仗义疏财。黑客们也是一样。尽管某些黑客也有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但在多数情况下,黑客们并不在意钱财,他们有时破坏权威当局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了表示对当局一些专制政策的不满或抗议,如对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司法部、空军等网页的破坏;有时是开开玩笑,如他们常常诈骗别人提供银行账号,但并不真的窃取钱财。他们有时还帮助堵住一些软件的安全漏洞。1997年初,一群德国汉堡的黑客在国家电视台表演了如何使用\"Activex\"控制器,在无需提供身份识别号码的情况下,把钱从一个银行账户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用这种方法当然是可以盗窃钱财的,但这些黑客没有用它干坏事,却是公布了出来,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③黑客们常常干一些让权威当局哭笑不得的事。1995年4月的俄克拉荷马爆炸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麦克维在他的辩护律师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晚上干这事,那样可以少死些人的问题时,回答说“那样政府就不会在意,我们必须多杀人,才能使它在意”。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全国的愤怒。这个消息就是黑客们非法侵入麦克维的辩护律师的计算机得到的。他们共窃取了25000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以及其他数百份保密的法律文件。在审判之前公布这类消息会严重妨碍司法公正,全国的愤怒情绪会使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公正裁判;另一方面,辩护律师们也可以以此为借口,为犯罪嫌疑人开脱。总之,黑客们就是喜欢把一些正儿八经的事搅黄。
④黑客们的行动往往是针对权威当局,或者大组织的。当然,他们有时也很招一般个人计算机用户的讨厌。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进入网际网络,他们的个人计算机也会像大型主机一样,越来越有可能被别人远距离侵袭。
⑤1998年8月,美国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了1998年6月25日发行的微软Windows 98的三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制作这样的网页,当你看它时,仅仅是看它,即使不采取任何行动,即使没用鼠标去点它的任何链路,它也可以在未得到你的允许的情况下,把文件(有可能是病毒)下载到你的硬盘上,建立或删除你硬盘上的目录,启动你机器上的程序。另外,据CNN1999年6月12日报道,网景公司的所有浏览器,包括其最新版的Communicator,也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个人电脑如用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观看网页,则其硬盘上储存的所有文件都会暴露给别人。
3
⑥看来,随着个人电脑大量上网,黑客们恣意畅游的空间更大了。既然如此,我们如果学得会的话,也最好学些黑客的本事,从而在信息空间中多几分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 20.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主要采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客的特点,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极富说服力。
B.文中划线句两处时间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前者因为有三所大学学生先后发现,故只写出年月;后者点明微软发行具体年月日,突出黑客发现漏洞速度之快。
C.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的。在介绍黑客的性质之后,分别从政府当局和个人计算机用户两个方面来说明黑客行动所造成的影响。
D. “黑客”虽是“计算机窃贼”,但它也有侠义的一面,作者希望人们能正确看待黑客的性质,从而肯定黑客的社会价值。
21. 阅读第②段,概括黑客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侠客”的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回答22-23题。(4分)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连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22.商人、植物学家因为对松树分别持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所以无法感受到松树的美;而画家则抱着________的态度,所以能充分感受到松树的美。(2分)
23.作者为什么认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4-28题。(14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①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②,曰:“祭酒③,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
4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里侯相也。”久之,显宗④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⑤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①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②相者:算命的人。③祭酒:先辈的意思。④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⑤除,任命。 24.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 ) (2)由是先主遂诣.亮 ( ) (3)不耻.劳辱 ( ) (4)尝辍.业投笔叹曰 ( )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 徐令彪之.少子也 B.将军宜枉驾顾之.
C.时人莫之.许也 D.左右皆笑之.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生 燕 颔 虎 颈 飞 而 食 肉 此 万 里 侯 相 也。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诸葛亮与班超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只是【甲】文以_____________为主,而【乙】文以_____________为主。(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
两年前,在陕南的一个小镇的旅店里,我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
那个旅店很小,我的房间就在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
“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妈妈的孩子。”
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两个小坑了。
“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
“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
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法儿来。
“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 “有毒!”她却认真的说。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末了,就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 “你怎么知道?”
“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着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
5
“我们要坐八点的火车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
“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
“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 “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
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
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
“妈妈,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 “都穿吧。”
“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 “你说什么?”
“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突然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就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回房间去,向小女孩认错,向孩子的母亲认错,求她们饶恕我。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 “小小……”我大声叫着。
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浑身无力的我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
2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第二段对旅店环境的描写,交代了窗外的苹果触手可得,为后文“我”伸手摘苹果埋下了伏笔。
B.文中记叙了“我”仔细洗漱的情节,突出了“我”的爱美心理,与下文“我”的不文明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小说通过“我”偷吃苹果和用床单擦脚两件事,来表达作者对城里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的批判与不耻。
D.“饶恕”可以看出主人公内心的自责之深,表明了“我”做错事情后深深的愧疚感和负罪感。
30.请分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作者将“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自重做大人的身份”这句话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只是因为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了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6
100 200 300 400 7
500 600 700 800 8
蕲春实验中学2015年10月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8分,每小题1分)
1. 零落成泥碾作尘 2.疑怪昨宵春梦好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青山遮不住
二、(共23分,9题3分,标准:准确1分、规范1分,美观1分。10-16题各2分,17题6分)
9.略 10.D 11.B 12. A(B\"胸无城府\"为褒义词;C\"独占鳌头\"指第一名,此处不合语境;D\"相濡以沫\"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13.C (A“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B“提高”不能搭配“文化特色”;语序不当。应将“不仅”移到“艺术活动”之前) 14.D 15.“凤雏”指庞统。 16.B
17.(1)从图中可以看出,男女生从6岁时身高生长速度慢慢加快,男女生分别在14岁、11岁左右达到最高峰,然后慢慢下降。结论是: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2)青春期的叛逆现象。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家长们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相信孩子,慢慢放手;但孩子也要学会理解并尊重父母,克制自己,理性交流。 (3)略
三、(共26分, 24、27、33题各4分,31题3分,其他各题2分)
(一)18. D 19.对边关将士以身殉国而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同情与不平。 (二)20.D(“黑客”虽略带贬义,但绝不是“计算机窃贼”。)
21.① 黑客在信息空间中凭自己的智慧犯禁,各行其是,独来独往。② 在多数情况下,黑客们并不在意钱财,他们有时破坏权威当局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了表示对当局一些专制政策的不满或抗议;③有时是开开玩笑;④有时还帮助堵住一些软件的安全漏洞。
(三)22.实用,科学,美感。 23.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所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四)24.①器重;②去拜访 ③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 ④停止 25.A 26.生 燕 颔 虎 颈 / 飞 而 食 肉 / 此 万 里 侯 相 也。
27.(1)这个人可以去拜访,不可以委屈召他前来。(2)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28.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胸怀大志
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做人有远大志向,不修饰小细节。然而他内心孝顺谨慎,在家中经常干辛劳的事,不以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有口才,而且广泛阅读。永平五年,兄长班固被朝廷征召做校书郎,班超与母亲跟随哥哥到洛阳去。家中贫困,经常被官府雇佣抄书籍来供养家中。长期劳累,曾经停下工作掷笔叹息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与谋略,应当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于边疆,来取得封侯的称号,怎么能一直从事在写字、磨墨中呢?”大家都笑他。班超说:“眼光短浅的人怎么知道壮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去见一个看相先生,这人对他说:“尊敬的长者,你虽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想问个究竟。这算命的指著他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现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五)29.C 30.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内心的感受,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领全文,突显文章的主旨。
9
31.①自私,缺少公德心。如:随便摘苹果,用床单擦脚。②及时反思,知错就改。如在听到孩子和母亲的对话时,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能够解剖自己的行为,并有请求他人原谅的勇气。③和善。如对小孩很友好。
32.以“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为题目,引发读者联想,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给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所。
33. 结合文本:文中“我”的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让我感到深深地自责与愧疚。大人应该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给孩子起到正面的表率作用,呵护孩子内心的一份纯真。
联系现实:现实中,许多大人们常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如出口成脏,如不讲究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等。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慢慢也就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在造成不要影响之后,大人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勇于承认错误并完善自己的言行。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