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使学生熟记并哼唱《跳圆舞曲的小猫》的主题,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通过聆听,正确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音乐形象,使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得到提高,感受圆舞曲的节拍特点。
3.通过学习,培养孩子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哼唱主题音乐。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听赏乐曲中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及情绪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钢琴、小猫头饰、小狗头饰、贴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参加一场舞会,请大家轻轻起立,两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来舞蹈吧。(播放《杜鹃圆舞曲》跳舞)
我们跳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呢?
三拍子 两人一组 转圈圈
像这种三拍子的舞蹈,在舞蹈时两人成对转圈圈,我们成为圆舞曲。
二、主题旋律学习
1.今天的舞会上还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跳起了圆舞曲,听一听,它是谁?(播放《会跳舞的小猫》主题旋律)
小猫
为什么是小猫啊?
小猫叫声
什么乐器模仿了小猫的叫声,你能听出来吗?
小提琴
你的小耳朵课真灵,就是小提琴滑奏的技巧形象的模仿了小猫的叫声。
2.请大家再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一只调皮滑稽的小猫还是优雅害羞的小猫?
优雅害羞的
3.看老师来表现一下这只优雅害羞的小猫。(师跟音乐加动作加歌词唱)
4.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5.让我们合着音乐表现一下。
三、揭题完整欣赏
这段好听的旋律来自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接下来请你完整的聆听乐曲,想一想我们唱的小猫的音乐出现了几次?当你听到小猫音乐出现的时候就把小猫头像贴到黑白上,当你听到完全陌生的音乐时就把这个贴到黑板上,我请个小同学上前面来贴,其他同学贴到你的白纸上。
她贴的和你的一样吗?
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三部分
四、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一部分,两次主题音乐的力度有变化吗?
第一遍力度弱,小猫的舞步轻盈、优美、害羞的。我们一起哼唱着旋律把小猫优美害羞的舞步划一划。(出示猫爪图谱,随音乐边唱边画旋律线)
第二遍力度强,小猫变得兴奋、自信。看小猫是怎样表现的。(师随音乐跳舞)
你们也来跳一跳吧。(随音乐跳)
2.我们把第一部分合着音乐完整的表现下。
这部分叫做A
第二部分
欣赏第二部分B段
1.初听:小猫越跳跃兴奋,接下来听音乐想一想小猫的舞步又发什么了什么变化?(播放B段音乐)
旋转、转圈圈(用手指旋转表现小猫的舞步)
2.音乐还带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轻巧 跳跃
小猫不止在旋转还在大跳
3.是什么乐器的加入让我们感受到小猫跳跃的舞步呀?(可以再次听一遍)
木鱼
4.教师把小木鱼带来了,我们一起合作下。3/4 X X X | X 0 0 | X 0 0 | X 0 0 |
5.我们加上小猫的舞步试一试。看老师示范一遍。
6.B段完整展示
第三部分
1.让我们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一听,这段音乐和哪段相似?
生:第一部分(经过快速的旋转、激情的舞蹈,小猫的舞蹈又开始变得优雅、轻盈起来。)
2.师:第三段跟第一段完全一样吗?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但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又有些不一样,所以我们用A`来表示。
3.乐曲的结尾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狗
安德森也给音乐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尾声,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吓得小猫迅速跳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一起表现下小猫逃跑的样子。
五、完整聆听全曲。
六、今天我们欣赏了《跳圆舞曲的小猫》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1.这是一首曲子可以分为几部分?
2.曲子中出现的小猫的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音乐?能哼一哼吗?
4.是谁写了这首优美可爱的乐曲?
总结: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的舞会就要结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和小猫一起跳了舞,还了解了圆舞曲的特点,小猫这么可爱我们应该去保护它,爱护它,做一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欣赏音乐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并用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教学。我们还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型谱、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小学生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别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老师适当的鼓励引导是学生上好音乐课程的一
剂良药。
所以在本课的课件内容设计上尽量利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天性,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聆听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
但是,我校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一定差异性,有些在校外参加过音乐方面辅导的孩子,对乐曲的理解力要强一些,关于音乐要素的方面了解的表较多。对其他孩子让他们直接分辨乐曲的结构难度会大一些。
效果分析
本人对这堂课的检测进行一下分析:
本人选取的检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乐曲的作者及曲式结构,模仿小猫叫声的乐器是小提琴,能够熟记乐曲的主题旋律。通过检测可以看出:95%的学生能正确的说出本节课学习乐曲作者和曲式结构,98%的学生能说出模仿小猫叫声的乐器是小提琴;90%的学生能熟唱主题旋律。在检测过程中有几个学生演唱主题的声音特别小,不敢参与表现音乐活动,甚至还有几个学生出现跑调的迹象。
针对学生对节奏、音准把握不准,或者缺乏自信大胆地参与、表现音乐活动等方面,还需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能力,引导学生轻声演唱,从学生的唱歌姿势、发声、运气、节拍、节奏、视唱等方面按各年级的要求严格做好。让学生在课堂多锻炼,多开展小组表演形式。
在平时的课堂中采用新的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带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可以用简单的笔试、音乐会、歌手擂台、小组表演(独唱、小组唱、合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测验。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那么检测效果也会较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的努力,认真读文本,吃透教参,备好每一堂课。
教材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欣赏课,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一般安排为1课时进行授课。这首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描绘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猫在优美的圆舞曲音乐的伴奏下欢快起舞。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哼唱主题音乐,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情绪的变化。教学难点是准确把握听赏乐曲中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及情绪的变化。乐曲具有拟人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好像一个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准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的模拟了小猫得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它描绘了小猫越跳越高兴,在快速地转,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好像时刻提醒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其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的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跳离了舞场,巧妙的结束了全曲。
评测练习:
1. 这是一首曲子可以分为几部分?
2. 曲子中出现的小猫的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音乐?能哼一哼吗?
4.是谁写了这首优美可爱的乐曲?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反思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门为孩子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美丽的圆舞曲。
一说到欣赏课就头疼,总感觉孩子们不感兴趣,老师上欣赏课难度也大。没办法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备课之旅。开始根据教材备出了第一稿,结果试讲的时候出现了我讲我的,孩子们玩孩子们的现象,组内成员评课的得出结论,没有结合学情,语言也太板、太书面,不够生动亲切,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之后半天时间我对学情做了分析,得出结论二年级的孩子们好动,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以游戏、律动、直观的图形谱为主比较好,一些专业的音乐属于孩子们不懂,所以设计问题不要太大,太专业。经过修改的第二稿试讲要比第一次好太多,但是在教舞蹈环节还是出现了问题。
在第二部分小猫旋转舞步时,我设计让孩子们两两一组,拉手旋转跳,结果这个环是孩子们动作散乱不和节拍,经过评课得出结论:太急于想把这个环节表现完,想一步到位,孩子们学习不得要领,就像孙敏老师说的,每个教学设计要解决一个问题,目标明确。在音乐教学中,一切要以孩子的感受力为出发点,再来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注意问题的针
对性和深入度。
在准备这次一师一优课中我还深深的明白了图形谱和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给复杂的欣赏课带来的帮助是绝对不容小觑的。《跳圆舞曲的小猫》中第一部分我运用了猫爪图形谱和律动,用图形谱在ppt上形象地绘出了乐曲的旋律线,让乐曲的旋律、节奏可以以一种直观的、简单的图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就大大地减小了学生聆听音乐、听懂音乐的难度。
上好一堂课不容易,在不断修改磨课,修改磨课过程中也有过崩溃和烦躁的时候,但是坚持下来后发现自己的收货是意想不到大。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吸取百家之长,珍惜每次集体备课和讲课的机会,让自己的成长更快更好!
课标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这一课,以低年级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小猫为音乐形象,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充满乐趣的音乐聆听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及热爱小动物的能力。本课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升创造力;开发青少年创造性发展潜能,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