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110河南教育高教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渊河南农业大学袁河南郑州450000冤

音王启佩

摘要院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袁在野大众创业袁万众创新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遥针对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袁笔者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入手袁提出将政府尧高校和社会组织的资源有机整合袁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袁营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氛围等措施袁以此推进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更好发展遥

关键词院大学生曰创业服务体系曰协同创新

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袁2011年7月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

一尧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立的背景分析

渊一冤对宏观政策的积极回应

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袁在

野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尧关心青年尧关爱青年袁倾听青年心声袁鼓励青年成长袁支持青年创业冶遥2015年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野大众创业袁万众创新冶遥此后袁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袁为高校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遥党的十八大以来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袁亲切关怀青年成长与发展问题遥青年一代有理想尧有担当袁国家就有前途袁民族就有希望遥在野大众创业袁万众创新冶的时代背景下袁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袁要勇于承担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遥目前袁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袁但一些高校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不能满足野大众创业尧万众创新冶的时代要求遥收稿日期院2019-04-20

野大众创业袁万众创新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遥2015年5月袁国务院办公厅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曳指出袁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袁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尧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冶遥可以说袁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层面统筹推进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遥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实践层面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回应遥渊二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

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袁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基金项目院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野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

究冶

渊编号院2017-ZZJH-238冤

作者简介院王启佩渊1981要冤袁男袁河南农业大学讲师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遥

时期袁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袁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袁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遥21世纪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袁需要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尧创新精神尧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建立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袁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尧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能力袁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遥二尧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袁政府创业支持政策与高校联系不够紧密遥当前袁关于创业扶持方面的政策多为通用政策和优惠政策袁针对中小企业的较多袁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扶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袁而不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整体创业政策遥高校学生创业支持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遥虽然各级政府都从创业资金尧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支持袁但政策的具体落实仍存在困难遥各个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方面发展不平衡尧不充分袁政策难以与高校实际相契合袁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完善遥第二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遥部分高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尧院系部门之间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共识遥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处于增量教育阶段袁即在原有的教育格局下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袁没有很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相融合遥部分高校在实践层面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袁以岗位职业培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袁把就业率的多少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指标袁没有真正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遥此外袁高校缺乏优野生学秀创院的新派创创业冶新和创教育野实业教育师资袁尤其是兼顾方面践派冶袁素轻质的实践教尧师重遥理论在学袁课程设置与实际问题脱离的现象时有发生遥2019第7期

就业与创业111三尧构建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协同创新模式

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由政府尧社会尧高校三方参与袁三方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袁决定着制度框架的整体设计曰社会是资源的提供者袁也是直观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载体曰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袁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尧创业能力的主渊一体冤袁建也是立良构好建的创业政策服务环境

体系的主体遥政策环境是指在协同创新主体之间袁政府提供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和制度设计遥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曳已经完成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袁各级政府应及时跟进袁通过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袁引导高校协同其他主体共同推进袁建立沟通机制袁推动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遥政府是协同创新模式强大的后盾袁可由地方政府支撑袁高校牵头袁联合社会力量搭建平台袁推动区域内各主体力量的交叉融合袁形成一体化协同创新联盟遥政府内部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也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遥此外袁政府在制定各项相关政策及法律尧法规的基础上袁还应采取一些其他措施遥第一袁政府与高校合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袁给予专项的房租补贴尧创业补贴和配套指导服务等遥第二袁政府与高校协同开展学生培训工作袁将政府的培训资源和高校的教育理论相结合袁完善高校教育培训体系遥第三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袁让学生充分了解政策内容系

渊二袁冤让高相校关进创业一步完善扶持真创正新落创业到实教育处遥体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前期理论学习的重要场所袁对培养大学生相关创业理论知识尧创业基本技能以及创业精神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遥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协同推

112河南教育高教进创新创业遥在校内袁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袁协调各部门开展全校性尧覆盖较多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遥在校外袁加强校企合作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尧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袁帮助学生获得企业运营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遥首先袁在制度建设方面袁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或实施细则袁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遥在学校内部制度建设方面袁要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袁同时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袁教务尧学生尧就业指导中心尧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袁协同推进遥其次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袁高校要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袁并将教师的创业知识结构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中袁积极创造条件袁培养一支符合学校实际尧勇于探索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遥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袁吸纳优秀企业家尧创业教育专家到校兼职袁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袁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到校园袁为创业初期学生野传经送宝冶遥最后袁在课程设置和学分转换方面袁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体系袁积极创新相关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袁借鉴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圆桌会议尧斯坦福大学的模拟商业谈判等创业课程形式袁充分利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袁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遥此外袁高校也要积极探索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渊换制度袁如学生创新实验尧自主创等包括遥开网店尧做微商冤等可以折算为学业分与

渊三冤营造社会氛围袁引导社会力量参第一袁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遥对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袁政府尧社会尧高校是积极鼓励的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袁勇于开拓创新袁并为学生提供扶持遥对创业失败的学生袁政府尧高校尧社会也是鼓励与理解的袁宽容失败袁谅解学生袁努力增强学生的创业自信袁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袁轻装上阵遥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大遥第二袁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建立创业教育方面的非营利组织遥这样的组织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支持袁分担政府和高校的压力遥高校可以呼吁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联合成立创业咨询协会袁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袁让学生少走弯路袁提高创业成功率遥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并构建平台袁做好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遥政府为学生创业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袁高校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袁开展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袁社会各界积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遥虽然三个主体所具备的资源优势不同袁但分工明确袁各有重点遥这样的协同模式推动了政策尧教育尧生产三种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和集成袁为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尧弥补短板创造了有利条件袁为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遥参考文献院[1]黎永键袁李法春.野互联网+冶背景下高职院

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袁2018袁渊1冤.

[2]王海洲.基于创新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指导

服务的协同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袁2017袁渊12冤.

[3]张蕾袁王凤芹.野政尧校尧生尧企冶多维协同

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袁2017袁渊28冤.

[4]初汉芳袁张可袁孟佳.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众

创空间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袁2017袁渊2冤.

[5]李莉.基于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的大学生创业

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袁2015袁渊1冤.

责编院嘉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