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职业倦怠被视为80年代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地位日趋突显,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面对的又是正在成长的个体,还常常超负荷工作,工作量大、工作时刻长,因此就自然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尤其作为农村教师,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增加见地,更多地关注、关爱学生,还需要面对新环境下农村家长的要求,农村教师又几乎全权负责着小孩们的健康成长,家长对教育、教师的期望程度也空前地高涨。但是,农村家长对小学教师的尽力更难认可,似乎只有当小孩考试考得好时,才能得抵家长的认同。因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愈来愈大,职业倦怠感也愈来愈严峻。
“职业倦怠”一样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指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在紧张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会慢慢产生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另一种是由于工作压力太低、缺乏挑战性,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取得成绩感而产生的职业倦怠。由此看来,职业倦怠并非因躯体劳累所致,而是要紧缘自心理的疲惫。而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固,乃至对学生的个体进展会造成直接的、严峻的负面阻碍。国内一些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也说明:许多教师已经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阻碍,教师现时期职业生涯面临着庞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客观存在。因此,如何有效地应付职业倦怠的困扰,走出职业倦怠的困惑,是每一个教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二、教师职业倦怠特点:
1.情绪不稳。表现为教师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畏惧、情绪紧张,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切。遇事不是“三思而后行”,而是简单乃至粗鲁,常常有一股无名的怒火涌向心头,容易解决他人,易猜疑,听见他人背着自己说话,就以为是说自己的坏话,有的乃至整夜不断琢磨情形而不能入眠。
2.态度消极。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心减少与他人的联系,比较冷漠,乃至见到他人不睬不睬。
3.自我评判低。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评判降低,老感觉自己天天忙,可是又仿佛没干过什么重要的事,没有什么奉献似的,有种难以言表的低效感。
4.排斥新鲜事物。表现为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材和教具等不肯同意,坚持用自己的惯性和体会工作,不肯动脑、懒得动脑,不肯同意新事物,总循序渐进按“老规
矩”做事。
5.其他病症。躯体病症:失眠、焦虑,如后背痛、腰酸等。智力病症:缺乏认知爱好、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爱好降低、处置问题简单机械、判定力下降、神经质等,整体智力下降。社会病症:上班就感觉没完没了,可怕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能离开学生就离开学生,对学生没有耐心,乃至对自己的小孩也缺乏。行为病症:抽烟、饮酒、购物、花钱、谈天等。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我校教师现状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共有学生1200多人,在职教师97位,老中青教师层次不齐,男教师只有十位左右。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不足教师队伍的30%,老龄化程度十分严峻,每一年几乎有一小批优秀骨干外调,少部份中青年教师调入,教师队伍不断重组,因此,为学校的进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如何,探访教师职业进展、职业生涯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2020年3月,咱们对全校80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师职业倦怠阻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教师存在比较严峻的职业倦怠。其中,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于女教师,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相对照较高,尤其是班主任,因为在治理班级、处置学生问题的等方面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大,平常活动又很多,班主任疲于应付,需要较多的情感支出,加上农村学生、家长、家庭的特殊性,所以职业倦怠水平比较高,罢了婚教师的情绪衰竭水平明显高于未婚教师。因为教师工作时刻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刻被剥夺,当教师以捐躯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若是又没有取得领导的关爱和确信,结果会显现更为严峻的情绪衰竭。
3.阻碍因素分析
针对我校部份教师显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咱们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要紧有以下一些缘故:
(1)教育理想化
教师职业一方面具有理想人格追求,在人一辈子价值上追求“重义轻利”,但另一方面实际生活中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一样,使得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缺乏自信和成绩感,教师高贵的职业感破灭。另外,教师职业一直是理想的化身:知识渊博、富有爱心、淡泊名利、温和有耐心……教师将真实世界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教
师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使自己超负荷运转,直至产生职业倦怠。
(2)学生教育问题
学生的教育问题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有着重要的、显著的阻碍,是致使教师职业倦怠的最重要的压力源。农村学校学生生源复杂,“流动学生”比例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另外,此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交往能力差、自私、脆弱、灵敏。农村家长又疏于治理和沟通,“棍棒教育”仍然严峻,而家长对小孩的期望却十分高,这都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庞大的压力。另外,农村离异家庭、问题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急剧增多,更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番苦心的长期的校内教育,常常轻易被家庭、社会某一不良现象、不良言行所冲击而粉碎,这是当前最为困扰和冲击教师的现实问题,治理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要紧因素。而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深造、继续教育,使得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刻所剩无几,致使情感、个性漫漫泯灭,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程度良莠不齐,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和长期的条件刺激。
(3)教师的超负荷工作
教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刻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咱们农村教师,一样从早上6:30出门到晚上5:30抵家,整整11小时呆在学校(可不能少,只会更多),治理学生、备课、批作、撰写论文、自我进展……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刻,许多教师下班后,乃至在假期也得加班加点,宝贵好好休息,这使教师职业倦怠感日趋加重。
(4)教师自身的进展
教师的职业疲惫专门大程度上与可否适应学校的治理及竞争有关,这直接阻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学校有自己的治理思想,有些教师不能完全适应,这就增加了自身的许多压力,心理负担繁重,缺乏职业成绩感。再者,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剂工作状态,对教育治应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疲于应付的现象,让很多的教师在同事之间,乃至与领导、与学生、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致使身心疲惫。教师常年累月地重复着简单、乏味、低效的工作,工作的倦怠感就会产生。
(5)社会对教师期望太高
社会进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专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现今社会,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一般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普遍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腕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专门大一部份来自家长,有些家长一方面不能正确熟悉到小孩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量地苛求学校、教师,无谓地干扰、评判,乃至动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明白得,致使工作士气降低。
四、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危害 1.对教师自身的冲击
(1)会对教师自身躯体健康产生专门大阻碍
事实上,在职教师中很多人都曾体验过躯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惫、虚弱感,和抗击力下降、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病症,女教师还会显现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2)教师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由于教师在工作中缺少职业幸福感,容易产生爱好转移,比如热衷于上网谈天、游戏、打麻将等来消磨时刻,抱着“做一天僧人撞一天钟”的思想,对自身的专业进展没有更高的要求。
2.对学生的危害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对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易冲动,会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情感关切也会衰退,会对教育工作苟且偷生,乃至显现对学生偏心、打骂学生的行为,这可能致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治理也十分不利,还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必然损害。而且,受教师消极情绪的阻碍,学生往往会对以后失去信心、感到悲观,从而失去尽力的目标。
3.对学校的进展和社会的阻碍
教师显现职业倦怠,会造成学校整体队伍的质量下滑,使师资队伍显现质量危机。而教育质量的下降,必将会造成大量人材的缺失,阻碍社会人材的培育,无疑给社会造成庞大的压力。
五、解决的计谋和建议
教师职业倦怠不单单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长期积存与进展的进程。要有效操纵和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就需要从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1.学校层面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当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就解决教师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了一些适当方法:
(1)教师受尊重、受关爱
要调动广大教师工作踊跃性,就离不开“尊重”二字。教师取得了尊重,其制造的潜能就会取得极致的发挥,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是各有所长,各具不同的,咱们学校也一样。咱们的学校领导层具有宽广胸怀,能对教师一视同仁,不另眼相待;学校领导层在执行制度时,更多地关注着教师的人性:尊重教师们的人格,尊重教师们的个性,悦纳教师间的不同。比如学校在每学期开展几回民主生活会,许诺教师谈谈憋在内心的问题,对学校、领导层提提意见或建议,也能够发发怨言,让教师放下情绪包袱,让教师有幸福感,轻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借助学校校安工程的机缘,学校大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成立学校办公网络,建德育网站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建塑胶运动场,为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使教师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此,大大地激发了教师内心壮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教师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进而慢慢走出职业倦怠。
(2)使教师能轻松、能愉悦
教师显现职业倦怠乃压力所致。在治理层面上,咱们学校重“质”不重“量”。在常规上去繁取简,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营造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时刻和精力去试探教学。在学校重大工作上,重视“公布”二字,做到政策公布、进程公布、结果公布,使教师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信任和愉悦,从而激发起教师工作的热情和潜能,提高教师职业的中意度。学校还常常开展一些有利的文体活动,组织合唱社团、书法社团……让教师即能强身健体,又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遇,丰硕了教师们的课余生活,不是天天在自己办公室的小天地里封锁自己,为教师减缓工作压力制造平台,又培育出教师普遍的业余爱好和生活乐趣,教师们便自然走出了职业倦怠。
(3)引领教师专业化进展。
教师显现职业倦怠的一个不可轻忽的缘故确实是教师自身素养不高与教育对象的不断进展转变之间的矛盾,很多教师教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书,教育教学的体会和技术还停留在昔时的层次和水平上,难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怎会不累?因此,咱们学校尽力构建书香校园,引导教师们不断地从书中汲取养分,及时反思,踊跃钻研现实中突出的问题,教师们在书海中倘佯,精神愉悦使教师驾轻就熟地处置教育教学事务,身心欢乐。目前,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只有十几名,青年段显现断层,业务水平上,骨干教师因外调频繁而慢慢欠缺。为抓好教师自身队伍建设,咱们设立了中青年教师专业进展平台,成立不同窗科的研修社,为教师成立成长档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培育、培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集体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踊跃性,从而减缓职业倦怠问题。
2.自我调剂层面
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们各有解决与减缓的方式,要紧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悦纳自己:教师们多渠道地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适应,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轻视自己,不自我为难,不夸大自我形象,不目空一切,不自寻苦恼,维持平和心态。
(2)学会交流:倦怠产生心理封锁,封锁常使交往需要受到压抑,越压抑,就越不合群,越孤独。教师通过交流排解愁闷,拉近关系,融入群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和他人有更多了解,维持现实的态度,产生自我中意感。
(3)踊跃应付:压力是不可幸免的,在压力眼前老是拒绝,这也并非是健康的心理。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咱们终生的职业,咱们不能改变环境,咱们只有去适应,去踊跃面对。
(4)增强修养:要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个人素养也是不可轻忽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才能更好地顺应当前的“知识经济”,从而对以后充满信心。另外,当面对大量工作时,咱们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形来制定打算,进行合理、妥帖地分派时刻和空间,而不是手忙脚乱乃至束手无策。
(5)疏导情绪:教师面对压力和挫折的不良情绪要紧表现为容易兴奋、愤怒,常常压抑苦闷,情感消退等,咱们在厌恶、愤怒、恐惧的不良情绪严峻偏离正常水平常,要常常采取有效手腕进行减缓。如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或用转移法、幽默法等进行疏导。
(6)健康生活:饮食和休息是人的生活方式中最基础的内容,要想操纵不良情绪,除要学会疏导情绪,成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要擅长选择能够改善低落情绪的膳食,让食物帮忙自己打理不佳情绪,减缓倦怠感。另外,高质量的睡眠也能够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