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06化学基础知识默写

初三06化学基础知识默写

来源:爱站旅游
 默写 姓名 1.空气中体积最大的气体是 体积含量( );其次是 ,含量( ); 2.氧气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气体,主要作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通电发有色光的的气体: 。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____________。 4.易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易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5.燃料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有毒的气体: 6.空气质量报告中检测的3个内容: 、 、 7.(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其中 H2:O2体积比为 ________ ,H2:O2质量比为 ,H2:O2物质的量之比 ,H2:O2的分子个数比 (H-1 O-16) (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成 ,而 却不能再分。 (3)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和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_____ 8. 碳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碳60、活性炭、木炭、炭黑、焦炭 (1) (化学式: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化学式: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 性,属于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排列的不同。 能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能做铅笔芯的是 。 焦炭用于冶铁,利用焦炭的 性质。 (2)古代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与空气、水分接触不容易起变化。 另外碳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和 (3)同素异形体:由 组成的不同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9.具有还原性的常见物质:气态单质: 、固态单质: 、化合物: 10.碱性氧化物 定义:凡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大多数 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例如_________ 11.酸性氧化物 定义: 凡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大多数 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例如__________ 12.打开汽水瓶盖冒出的气体是: 。它属于 氧化物(酸性、碱性),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方程式: 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固体是 ,它属于 氧化物(酸性、碱性),做干燥剂的方程式: 1 13.判断是非: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 14.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 溶液,但一定是 溶液;(如 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 溶液,但一定是 溶液。(如 溶液、 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15.(1) 和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一定、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 热量(放出、吸收)。 (2)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要推断它们发生反应需要 , 判断依据: 16.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 时溶液呈中性,pH 时呈酸性,pH 时呈碱性。 17.碱的通性,由于碱都含有 ,所以它们有一些通性。 酸的通性, 由于酸都含有 ,所以它们有一些通性。 18.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 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19.常见的沉淀:五白、一蓝、一红褐 五白: 、 、 、 、 一蓝 一红褐: 20.常见沉淀的溶解性: 、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顽固沉淀); 、 遇酸溶解且有气泡。 21.浓HCl:有 性,敞口放在空气中会看到瓶口有 ,溶液质量变_____、质量分数变 。 浓H2SO4: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变________,质量分数变 。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因为浓硫酸的 性。能干燥一些气体是因为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性。 22.NaOH固体(白色)能吸 而发生 ;又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含有的杂质是 23.NaOH(能 否)治疗胃酸(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 。 24.无水CuSO4:敞口放在空气中能吸收 而变质。 25. 、 能够除铁锈。

2

相关化学方程式 、 。 26.吸收尾气的二氧化碳用 ,相关化学方程式 。 吸收尾气的二氧化硫用 ,相关化学方程式 。 27.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相关化学方程式 。 28.用于调味和防腐的是 。 29. 、 、 放入水中后会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30.常用净水的物质:消毒剂是 、凝聚剂是 、去味脱色是 。 31.化学肥料分类: 肥(举例 ); 肥(举例 ); 肥。 复合肥料 (举例 )。 32.焰色反应:钠盐火焰呈 色 钾盐火焰呈 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 33.检验盐酸或盐酸盐:用 溶液和稀HNO3 检验硫酸或硫酸盐: 溶液或 溶液和稀HNO3溶液 34.区别HCl、H2SO4:用 溶液,相关化学方程式 。 35. 用Na2CO3制取NaOH化学方程式: 用CaO制取Ca(OH)2化学方程式: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36.有机物:指含有 元素的化合物,除 、 、 、 以外。 37.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素: 、 、 、 、 、 38.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7)PH= 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 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6)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9.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 , 。 40.(1)稀释浓硫酸:把 倒入 、沿器壁、慢慢倒、及时搅。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时先 后添加药品。 结束时,先 后 ,原因: 。

3

(3)用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开始时先 后 ,原因: 。结束时,先 后 ,原因: 。 41.气体制备原理 (1)实验室制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基本类型 二氧化锰作用: ,在化学反应前后 和 不变。 (2)实验室用稀硫酸或稀盐酸制氢气: 、 基本类型: (3)实验室用大理石(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 基本反应类型: (4)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 ,属于 方法(物理、化学) 原理:利用N2、 O2的 不同, 先被蒸发。 工业上制CO2的方程式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不用浓盐酸的原因: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的原因:(生成的 微溶于水, , 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42. 常见物质的俗称: 化学名称 汞 氧化钙 二氧化碳(固体) 俗名 化学式 化学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碳酸氢钠 硫酸铜晶体 醋酸 C2H5OH 碳酸钠晶体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氯化钠 碳酸钠 43. 物质的用途 (1) :炼钢、医疗 ; :炼铁、燃料 (2) :灭火 人工降雨; (3) :制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4) :建筑材料、工业制CO2 (5) :化工原料、制肥皂、精炼石油、造纸、纺织;固体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 可作某些气体的液体干燥剂 。 (6)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

4

(7) :医疗生理食盐水,农业选种,融雪剂,工业制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8)常用的干燥剂是 、 固体和 (9)除水垢,检测鸡蛋壳、珍珠成分 (用方程式表示) (10)用稀HCl除铁锈 (用方程式表示) (11)湿法炼铜原理、铁与硫酸铜反应 (用方程式表示) (12)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方程式表示) (13)氢氧化铝治疗胃酸 (用方程式表示) 44.关于物质的鉴别: (1)鉴别盐酸、盐酸盐用 ,再加稀 , 产生 沉淀 。 (2)鉴别硫酸、硫酸盐:用 或 , 再加稀 , 产生 沉淀 。 (3)鉴别碳酸盐:用 ,若有气体产生,再通入 。 (4)鉴别盐酸和硫酸:用“ ”不用“ ” 。 (5)检验硫酸中混有盐酸:先加足量的 溶液,再加 溶液。 (6)鉴别Na2SO4和NaCl:用 (7)鉴别Na2CO3和NaCl:用 (8)鉴别H2O、HCl、NaOH:只用一种试剂,用_________________ (9)鉴别NaOH和Ca(OH)2: 用 或 (10)检验生石灰中混有碳酸钙的方程式: (11)检验煅烧后的大理石中含有生石灰的方法: (12)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的方法: (13)鉴别: H2、O2、CO2三种气体的方法 (14)鉴别:CO、CO2用 、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的构成不同。 (15)鉴别浓盐酸和稀盐酸: (16)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17)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是否变质 (选择一种酸、一种碱、一种盐) 、 、 (18)鉴别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 ①、方法一:先做 实验(物理方法),火焰颜色为 色的碳酸钾,再滴加 ,产生 的是硫酸钠。 ②、方法二:取样先滴加 ,产生 的是碳酸钾。再重新取样滴加 ,产生 的是硫酸钠。

5

(19)鉴别固体: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钙、氧化钙。 分别取样,选择试剂 。固体 是硫酸铜、固体 是氢氧化钠、固体 是碳酸钙、固体 是氧化钙。 45.气体干燥、除杂、检验。 (1) ,证明有H2O生成;现象 变 (2) ,证明有CO2生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除去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4) ,能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汽),但干燥碱性气体(NH3)不能用。 (5)除去CO中的水蒸气、CO2,先通入 ,再通入 。 (6)检验CO中的水蒸气、CO2,先通入 ,再通入 。 (7)除去CO2中的CO的方法: (8)检验H2或CO2中的水蒸气、HCl,先通入 ,再通入 。 (9)除去H2中的水蒸气、HCl,先通入 ,再通入 或 。 (10)除去CO2中的HCl,通入 ,不能用 。 46.溶液(1)溶液的特征: (2) 碘酒中溶质是 ,溶剂是 。盐酸中溶质是 ,石灰水中溶质为 ,生理盐水中溶质为 ,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 ,医用酒精中溶质为 ,溶剂 。 (3)矿泉水是 液;牛奶是 液, 石灰乳是 液 (4)不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 ② ③ (5)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方法是:① ② ③ (6)浓溶液稀释保持不变的是 。 47.分离:(1)KCl和MnO2,要得到MnO2需要经过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 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 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 冷却热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 KNO3中混有少量的 NaCl,要提纯硝酸钾用 方法。 NaCl中混有少量的 KNO3,要提纯氯化钠用 方法。 (3)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方程式表示) (4)分离氧化铜和和铜粉: (用方程式表示) 分离木炭和氧化铜: (用方程式表示) 48.要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压强 温度。 49.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6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保持CO2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50.(1)由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也可能是 ,但一定不可能是 。) (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也可能是 。 (3)由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 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4)酒精是 物,矿泉水是 物。(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 5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单质、 气体、硅和碳。 52.写出符号的意义: (1)CO2的意义: 、 (2)O的意义: 、 , (3)Ne的意义: 、 , 。 (5)2O的意义: 。 3O2的意义: : 。 53.(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变化,内容: 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 相等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 相等。 (3)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改变的是: 的种类 54.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2)CO2的灭火原理: ; (3)水的灭火原理: ; 55.(1)通气灼烧,能使黑色CuO变红的气体为 或 。 (2)灼烧 和 组成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煅烧固体 ,生成两种氧化物。 56. 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物质中含有 (填原子团) ②遇氯化钡、硝酸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 (填原子团) ④遇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 (填元素) ⑤遇碱液能生成蓝色沉淀的物质中含有 57.(1)金属活动性顺序: (氢),

7

(2)为证明Fe、Zn的活动性。(选择不同类别试剂) 方法一:选择试剂: ,依据现象 方法二:选择试剂: ,依据现象 (3)为证明Fe、Cu的活动性。(选择不同类别试剂) 方法一:选择试剂: ,依据现象 方法二:选择试剂: ,依据现象 (4)为证明Cu、Ag的活动性。 方法一:选择试剂: ,依据现象 (5) 为证明Fe、Cu、Ag 的活动性,可选择下列三组试剂: ①Fe、 、Ag ②FeSO4、 、AgNO3 ③Fe、Cu、AgNO3、 或 58.(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 体积。 (2)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 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 ③装置没有 就打开弹簧夹。 (3)通常红磷(不能、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如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则用 代替水。 59.(1)制气体时发生装置分两类:例: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 ,条件 。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物是 ,条件 。 (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长颈漏斗必须插入液面_______,防止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 或 ,有利于控制反应速度 60.启普发生器:优点: 适用范围: 61.氢气收集方法: 或 ,选择依据 。 62.氧气收集方法一: ,选择依据 。 对应观察收集满的方法:把 放在集气瓶 则满。 氧气收集方法二: ,对应观察收集满的方法: 则满。 63.CO2只能用收集方法: ,选择依据 ,对应观察收集满的方法:把 放在集气瓶 则满。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