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0rmati0n Construction・信息化建设 关于中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中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以 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 术、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应 用系统、可靠的安全保障。信息 网络已成为中职院校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标志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支 撑平台,成为了教员、学员、机 关人员“工作中的助手,生活中 的伴侣”,信息化建设已步入发 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中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要全面实现中职院校教育活动的信息化, 各个教学科目的教师之间必须加强联系,形成 能够对学生进行妥善综合指导的体制。为此, 中职院校应制定有关信息化的年度指导和培训 计划、信息通信网络的完善计划、不正确连接 (不妥连接)发生时的应对方针和措施等信息 化计划或预案。为顺利实施和推进信息化,教 师必须就著作权和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等问题对 学生进行指导。另外,为了尽量避免纠纷,各 中职院校应明确计算机运用、管理制度和互联 网利用规则。 1中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在中职院校中推进对计算机的有效 利用,根据“中职院校活力计划”,鼓励各校 引进并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人员,这对于辅助各 校教师教学、加强校内培训和互联网的管理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职院校可有效利用 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并通过普及网络利 用加强与监护者和地方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 有效利用信息能力,实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的“理解课程”,各个教学科目的教师应该积 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另外,在配 备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时,应先组织全体教师进 行讨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加以配备。为实 现这些要求,中职院校应在校长的领导下,以 信息化指导者为中心,就课程安排、信息通信 环境的配备、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网络的维 持管理、纠纷和故障的应对、信息发送方式等 问题制定综合的近期信息化计划和远景规划。 为此,各中职院校必须建立能统筹安排各项相 关工作的校内体制和组织。 2中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2.1校内信息化推进指导者的配置 校内信息化推进指导者发挥着信息教 育和有效利用信息手段方面的指导作用,同时 承担着制定和调整中职院校整体信息化发展规 划的职责,是推进中职院校信息化过程中发挥 核心作用的教师。中职院校成立信息化推进委 文/刘玉岗徐小红 员会和信息教育委员会后,主任以及委员应该 第一,促进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内容 由他们担任。与此同时,中职院校的信息化要 的变革。借助虚拟校园平台,教师的备课不再 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不能单靠信息化指导 是对教材、教参的简单加工,而是教学设计和 者。另外,校长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信息化 教学创作的过程。教师通过虚拟校园网络平台, 指导者应该经常向校长汇报并和校长商讨有关 从互联网、学科资源库、个人空间广泛获取资 问题。 源,更新教学内容,用新的方法重新组合知识, 中职院校应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手 运用形象化、电子化、声像化的手段多角度、 段,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和图书室、 多形式、多方面地解决难点,突出重点,激发 特别教室等所有教育活动场所尽量有效利用信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 息手段。中职院校还应该建立教师和学生能够 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借助于虚拟校园平台,学 根据需要随时利用校内网络信息和校外信息的 生有了与教师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学生在 环境,即配备所谓“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 中职院校社区、网络教学中心的讨论版中能畅 地点”都能够利用信息手段的环境。信息化指 所欲言。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应用现代教育 导者应扩大信息手段的利用范围,增加信息手 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 段的利用时间,从而促进信息化工作发展。 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 2.2信息通信环境的管理体制 在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与信息资源,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社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通信设备 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的设置场所从计算机教室扩大到普通教室等所 第二,实现办公自动化。校园内网在校 有学习场所。计算机台数在增加,设备种类和 园内部各处室、各教研组之间实现资源高度共 结构也有差异,对硬件和软件的维护管理工作 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为领导计 越来越重要。一般来说,保护、管理中职院校 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和科学手段。 的设备、解决纠纷和故障、与厂家的联络都应 利用虚拟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中职院校内部工 由事务员负责,并由其决定每个具体场所信息 作的布置和信息的上传;实现中职院校与上级 设备的实质性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由利用 教育行政机构联网,完成公文传输、报送各种 者对设备进行实质性管理。维护中职院校互联 报表和教育信息查询。实现中职院校之间、中 网利用环境的工作,基本上应由中职院校委托 职院校和学生家庭之间联网,提供教育软件和 外部专业人员负责,或者中职院校自己负责, 远程教学等服务。通过虚拟校园网络平台进行 也可以由教育委员会、教育中心来负责。在中 办公、管理,便于及时沟通和协作,提高了整 职院校自行管理的情况下,关于过滤技术的设 个中职院校的教学和管理的运作效率。 定、电子邮件的ID发行等,应该设定若干明 第三,构建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虚拟 确的方针。设定的权限应该由一个人决定。 校园网络平台,教务处已建立了教师课务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教务处——教研组——教师之 2.3正确分析,合理定位数字化校园功能 间的信息下载上传等操作系统。教师的排课、 第一,价值定位。建设数字化校园、开 调课更为快捷、方便。各种通知、数据、教案、 发虚拟中职院校网络平台不是为了赶时髦或作 论文及课件的传递和交换更为及时、快速、准 为提高中职院校品位的摆设,而是立足于知识 确。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 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对教育的挑战。 站、电子书刊、数字化图书馆、虚拟软件库、 其价值定位在于:创造网络文化氛围,增强教 新闻组等。对于我国教育工作来说,面临的一 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促进教育的民 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 主化、平等化和个性化。 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 第二,功能定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功 社会各部门及大家的义务。 能是紧紧围绕中职院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进 3结论 行设计、开发、应用的。其一,以“中职院校 发展”为本,为中职院校管理、教研、科研各 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实施教育现代化, 部门的交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从 人们把装备的现代化作为启动点,这给现代教 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教育、教学的新模 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现代教育技术 式。其二,以“教师发展”为本,为教师进行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职院 网络教学研究创设便利的网络环境,促进教师 校信息化的实施。 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其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学生提供界面友 参考文献 好的信息交互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及时的 [1]赵玉军.如何构建中职院校的网络图书管 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 理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 3. 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创 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 作者单位 的道德品质教育。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无锡市 2141 5 3 2.4从实际出发,加强虚拟校园网络平台的应 用建设 Electronic Technology&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