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竖流式沉淀池计算说明

竖流式沉淀池计算说明

来源:爱站旅游
竖流式沉淀池

沉淀法可以去除水中的砂粒、化学沉淀物、混凝处理形成的絮体等。沉淀过程简单易行,分离效果比较好,是水处理的重要过程,应用广泛。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是池内的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内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速度的颗粒将悬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颗粒进行拦截和过滤。因而竖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要高。

1 设计说明

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以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为使池内配水均匀,池径不宜过大,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为了降低池的总高度,污泥区可采用多斗排泥方式。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排泥容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处理水量小于20000m3/d的污水处理厂。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如图4-5所示:

图4-5 竖流式沉淀池

1-进水槽;2-中心管;3-反射板;4-挡板;5-排泥管6-缓冲管;7-集水槽

2 设计参数

(1)为了使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m,一般采用4-7m,不大于10m。

(2)中心管流速不大于30mm/s。

(3)中心管下端应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如图4-6所示:

图4-6 中心管和反射板尺寸 1-中心管;2-喇叭口;3-反射板

① 反射板板面距泥面至少0.3m;

② 喇叭口直径和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③ 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0倍,反射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度;

④ 中心管下端平面与反射板平面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0m的范围内,缝隙中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不大于2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不大于15mm/s;

(4)当池子直径不大于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如果大于7m,可增设辐射方向的流出槽。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0.2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0.4m。 (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0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3 设计计算

最大秒流量qmax0.021采用方形沉淀池,中心管内流速v00.03m/s,m3/s,污水在沉淀区的上升流速v0.0007m/s,沉淀时间t2h,间隙流速

v10.01m/s,缓冲层高h40.3m,每人每日产生的污泥量S12g/(pd),设人,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t14h; 计人口数N4665(1)中心管面积与直径:

fqmax0.0210.7m2 v00.03采用两座沉淀池,每座沉淀池的中心管的面积为:

f1f0.70.35m2 n2中心管直径为:

d04f140.350.67m,取0.7m 3.14(2)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高度,即中心管高度:

h23600vt36000.000725.04m,取5.1m

(3)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h3qmax0.021/20.35m v1d10.013.140.95式中 d11.35d01.350.70.95m 反射板直径d21.30d11.300.951.24m (4)沉淀池总面积及边长: 每座沉淀池沉淀区的面积:

f2qmax0.021/215m2 v0.0007每座池的总面积:

Af1f2150.3515.35m2 每座边长:

DA15.353.92m,取3.9m (5)产生的污泥量:

WSNt112466549.33kg/d 1000241000(6)取60o,截头直径0.4m,污泥斗高度:

h53.90.4tan60o3.03m,取3m 2(7)沉淀池的总高度:

Hh1h2h3h4h50.35.10.350.339.05m,取9.1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