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酒店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酒店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来源:爱站旅游
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分析

一、系统概述

理论上的综合布线系统是物理连接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物理支撑,是信息系统的物理通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融合后形成的IP网络系统,不单单为酒店提供上网服务,多项智能子系统均运行于其上,同时也为管理各子系统实现了数据接口。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在整个酒店智能化建设中应首先考虑。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设在各办公区内的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构成。综合布线产品提供商必须提供多种规格的信息插座以满足实际建筑安装环境的不同需求。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连接各办公区的信息插座至各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通过提供各种性能的线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各层分设的配线间构成。各种规格的配线架实现水平、垂直主干线缆的端接及分配。各种规格的跳线实现布线系统与各种网络、通讯设备的连接,并提供灵活方便的线路管理能力。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线缆构成,提供高速数据通讯主干通道。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与各类应用系统进行连接的配线间,由连接垂直主干系统及各类系统如电脑主机、程控交换机等的配线架通过跳线实现各个系统的连接。设备间子系统同时也是连接各建筑群子系统的场所

建筑群子系统

实现大楼之间或大楼与外部网络通讯系统的信息连接。主要由室外光纤、室外大对数通讯电缆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至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缆、光缆以及避免延及至其它建筑的线缆的保护设备。

二、需求分析

2.1介质选择

通过对综合布线六大系统的分析,在各系统中使用何种介质线缆满足不同需求,这才是选择布线方案的关键。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各种传输介质组成,成熟的布线系统一般采用光缆和铜缆两种介质,铜缆作为传统的布线材料,本身就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从原有的超五类标准发展到六类标准,基本涵盖了各种网络的需求,其施工工艺简单、产品多样化的特点,是其在布线领域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但铜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传输距离较短、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于铜缆布线系统中。

光缆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克服了铜缆的传输距离限制,将网络延伸到了铜缆无法达到的距离,对于大型的建筑群中,光缆的出现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解决方式。同时,光缆在传输过程中基本不受外界干扰,对于某些特定行业来说,其优秀的抗干扰能力也是铜缆无法替代的。

安装和维护问题也是选择光纤还是铜线传输的关键因素。当光纤刚出现时,布线工程师几乎都没有安装光纤的技能,并且许多必需的昂贵的安装工具在绝大多数布线工程师的工具箱里也看不到。铜缆安装时只需要一套几十元的工具,而光纤安装时的专业设备需要花费十几万元,同时,安装光纤端接设备要花费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如果没有经验的安装工程师可能在布装光纤时犯有一些错误,从而导致以后会出现一些问题,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用户常常在光纤边上布有双绞铜线作为备份。

比较两种介质的传输性能,光缆的传输速度是众所周知的,而随着铜缆传输技术不断发展,它的传输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期望。每当有新的高速数据网络标准出来推动光纤的应用,就会发现一些方法可以使得在铜缆上传输更多的数据。光纤曾经被认为是Gb以太网的唯一选择,但是现在5类铜绞线的传输能力足够满足构造Gb以太网的要求。有些6类甚至可以满足10Gb以太网。

在酒店行业中,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和实际使用功能的区分,数据传输对带宽的占用并不会很大,尤其客房部分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也没有哪位客人会把公司大型数据库办到酒店客房里来运行,真正高频率使用网络的仍然是酒店内部管理系统,而此类系统也多为企业级的数据库系统,还达不到10Gb的带宽需求,因此,从传输速率的角度分析,铜缆和光缆在酒店行业内并没有优劣之分。

在几年前,光缆的总体价格要高于电缆的20%~25%。如今,价格差别大约只有10%左右。业内人士认为,价格的差距并不在于线缆的本身,无论用户是选择光纤还是6类双绞铜线,价格是一样的,但是相关的电子器件的价格却有着差别,而这也是主要差别。在网络系统的组建中,使用铜缆接口的网络设备造价要远远低于使用光缆接口的设备,这也是制约光纤布线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从两种介质的性能、造价、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光缆技术总体造价较高,不宜在全部系统内使用,但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根据以上六大系统的特点,垂直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作为数据传输的主干道,对传输距离、抗干扰和保用性方面要求较高,故应选择光缆作为传输介质。

工作区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直接联入用户终端,负载流量相比主干较少,加

之铜缆接口的设备造价较低,普及性高,在不影响传输速率的前提下,使用铜缆也大大降低了管理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内大量接插件的造价,因此,在该系统内较为适宜采用铜缆作为传输介质。

至此,综合布线系统的雏形已经具备,但仍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2.1.1采用何种标准的铜缆

铜缆布线标准从早期的三类标准开始发展,逐渐发展出五类(Cat 5)、超五类(Cat 5e)、六类(Cat 6)、超六类(Cat 6e)、七类(Cat 7)等标准,其中三类和五类由于其传输速度较慢,已经被市场淘汰,超六类和七类的标准虽然已经推出,但考虑其市场造价高,兼容设备少等因素,不建议采用,以避免技术陷阱。故布线标准应在超五类或六类之间选择。

铜缆布线系统都采用8芯双绞铜线,超五类布线系统只利用其中4芯即两对进行传输,传输带宽虽然可以勉强达到1000M,但由于在两端必须使用高昂的设备来支持,故超五类标准都作为100M网络布线标准来使用。六类布线标准将8芯线缆全部利用,同时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在线缆内添加十字骨架将4个线对隔离,极大的提高了传输效率,多用于1000M网络布线系统。

考虑到6类布线系统的带宽可以达到10倍于超五类的带宽,且造价仅比超五类布线系统高出30%左右,故使用六类布线系统性价比最高;同时,当前酒店行业为用户提供的不单单是上网服务,VOD点播系统也已经被广泛使用,而VOD点播是直接运行在IP网络架构之上的子系统之一,由于传输内容均为视频数据,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超五类标准难以满足,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六类布线系统最为理想。 2.1.2采用屏蔽线缆还是非屏蔽线缆

屏蔽线缆(STP)和非屏蔽线缆(UTP)的区别在于,屏蔽线缆在8芯双绞线对外包裹了一层金属屏蔽层,使得铜缆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但该屏蔽层也是屏蔽线缆的造价大幅提升。由于用户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不同,屏蔽线缆往往多在保密性较高、外界干扰较大的环境下使用,一般民用建筑内使用较少,而酒店内住客流动性较大,且无大型干扰源,没有必要在此方面增加无味的预算,故酒店布线系统选择非屏蔽线缆即可。 2.1.3主干系统的备份和冗余

主干系统使用光缆传输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但考虑到酒店网络管理人员对光缆的制作较为陌生,且不具备专业施工仪器,一旦光缆出现问题,只能等待专业公司进行维修,必然导致故障修复时间加长,从而影响酒店运营。因此,在主干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主干光缆的备份问题。

由于光缆使用成对的纤芯进行传输,在选择光缆时应尽量选择多芯光缆进行施工,当使用过程中纤芯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即更换到备用纤芯,大大缩短了修复时间。另一方面,布线系统是整个酒店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各种子系统都可以使用光缆传输,考虑到今后各子系统的扩展,使用6芯—8芯光缆作为主干线路可以保证以后的扩容,节省日后布放线缆的费用。

光缆中纤芯的增加,不会大幅提高光缆成本,因为光缆的主要成本在纤芯外的保护层,而12芯以下的光缆基本采用的都是中心集束管结构,即12芯都在一个集束管内,外部保护层没有太大的变化,故成本增幅不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在同一个保护层下的纤芯,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就会很高,如果因施工或后期人为误操作,将光缆正跟切断,就会导致所有纤芯同时折断,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害。因此,在主干线缆的铺设过程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多铺设一条铜缆作为主干的备份。

需要强调的是,按照施工规范,主干线路铺设时,必须按照1 : 1.2的比例进行预留,即如果主干电缆需求为10根光缆,那实际施工时就需要铺设12根光缆。

三、设计选型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结合我公司多年的实际施工经验,推荐使用瑞士德特威勒(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为本次方案的设计品牌。 3.1 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瑞士德特威勒公司是国际性的跨国公司,集团总部设在瑞士Altdorf 市.德特威勒公司于1998年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与江苏中天光缆集团合作,率先在中国生产通讯用非屏蔽双绞线(UTP)。

德特威勒电缆-系统公司以其高品质的产品,领先世界的技术和完善的服务闻名于欧洲和全世界。德特威勒与全世界的大学,学院和综合技术学院合作,根据国际标准,致力于提高布线系统的质量,以使布线系统能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

高的性能。

在不长的时间里,德特威勒公司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首先,德特威勒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推出了超五类非屏蔽系统,并且连续获得 ISO 9002 认证、美国 UL 认证、丹麦 3P 证书和国防通信入网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准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在1999年初,德特威勒中国公司的产品已经打入了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的欧洲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德特威勒公司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识和接受:在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采用了德特威勒公司的产品,实现了教学楼、图书馆甚至学生宿舍的智能化管理;在重庆市市中心的合景大厦,德特威勒公司的产品为现代化商用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带宽基础;在北京信达证券大厦,德特威勒将欧洲最先进的屏蔽技术首次应用于中国,构建了高速、安全的网络系统。德特威勒公司的综合布线产品已经在短短时间里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知名品牌。

德特威勒公司在中国市场提出了“让用户来选择”的市场理念,不仅推出符合当今市场的非屏蔽系统,并且提供给用户更高性能的全屏蔽系统和光纤到桌面系统,通过种类齐全的产品线,满足中国市场用户的全面需求。 3.2 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成功案例

厦门31军某部(六类屏蔽系统) 厦门海军综合办公楼

厦门档案局(超五类屏蔽系统) 厦门劳动局办公楼(海沧) 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厦门支行 厦门市第二医院-集美分院 厦门集美区政府人力资源大厦 厦门翠丰温泉度假酒店(五星级) 厦门金门湾大酒店 厦门卧岩滩酒店

厦门和平国际大酒店(五星级) 厦门磐基国际大酒店(五星级) 厦门海悦山庄酒店(五星级)

武夷山悦华酒店(五星级) 厦门悦华酒店扩建(五星级)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

厦门大学及厦门大学漳州分校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一期 厦门海富中心广场

3.3 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的国际标准

EIA/TIA-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EIA/TIA-569国际商务建筑布线管理标准 EIA/TIA-568-B1北美综合布线标准

EIA/TIA-570北美住宅和小型商用通讯布线标准 EIA/TIA-606 北美商用建筑通讯基础结构管理规范 EMC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ISO/IEC 11801用户楼宇通用布线标准 YD/T926.1-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3.4 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3.4.1.开放性

设计中,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严格遵循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通过线缆的可传输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可支持目前所有的数据及语音设备厂商的系统。 3.4.2.灵活性

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100BASE-T工作站、及令牌环站等。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作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同时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各部门既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的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3.4.3.可靠性

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每条信息通道都采用专用仪器测试以保证其电气性

能。布线系统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构,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方便,从而保障了系统可靠运行。Datwyler提供15年的产品质量保证。 3.4.4.先进性

Datwyler综合布线产品系列,在高速网络环境或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具有优良的传输可靠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严格符合EMC电磁辐射控制的国际标准。多种产品获国家专利技术。 3.4.5.安全性

信息面板特殊设计了防尘盖,避免信息点以外损伤及因灰尘而产生信息传输障碍。模块式配线架设计了理线托盘,用于线缆整理与固定,避免线缆的过度牵拉与弯曲。在光纤配线架中,也有类似的安全保护设计。 3.4.6.易于管理

Datwyler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将各种传输信号归入8芯双绞线传递。借助于不同颜色的跳线和配线架的端口标识、信息面板标识等,系统管理人员能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线路管理。

四、方案设计

根据海汤国际平面图纸进行分析,整个温泉主体公园分为酒店主楼和园区两个部分,其中,酒店主楼共有6层,采用退台式设计,南北跨度100米左右,东西跨度80米左右,酒店主体的地下一层作为办公、厨房、仓库和设备间等内部用途,一至五层规划为客房、餐饮、会议和室内汤池等营业用途。酒店主楼共规划客房93间,绝大多数分布于东西走向楼体内。

根据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特点,将综合布线系统6个子系统,并分别对这六个系统进行设计阐述 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海汤国际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子系统类型多样,其中包括客房、办公和营运三个部分,针对这三个部分的功能特点,结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的设计需求,对以下三个部分进行分别说明。 4.1.1 客房部分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客房部分应包含VOD点播、用户有线上网、电话系统这三种功能,根据业主需求,客房部份的电话采用IP电话,而IP电话使用网络传输,因此不考虑电话信息点,全部使用网络信息点连接。鉴于IP电话本身都带有一个网络接口,因此不用单独预留网络信息点。

以现有图纸分析,酒店共包含有93间客房,其中包含A-G等共13种房型,根据房型特点,A-D型设计信息点4个,其中一个信息点作为VOD点播使用,其余三个信息点作为电话和网络使用;E-H型客房设置6个信息点,J、K、L型客房设计4个信息点。经计算后,客房内共设计340+30+12=382个信息点。

客房内的信息点分布应按照平面详图进行设计,VOD视频点播信息点应安装于电视机侧方,其它信息点应按照家具尺寸和摆放位置进行安装,设置于墙面的信息点据地30CM,卫生间内信息点据地150CM。 4.1.2 办公区域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办公区域信息点安装于办公隔档下,每个办公位设置一个双口信息面板,面板内全部采用德特威勒六类非屏蔽模块,作为电话和网络用途。 4.1.3 运营区域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运营区域分布较广,且比较分散,应采用单口信息面板并安装六类非屏蔽模块,墙面安装据地30CM,厨房区域安装据地150CM。

德特威勒信息面板和六类非屏蔽模块

4.2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线缆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敷设,由弱点井机柜通过吊顶内的桥架进入房间,再使用KBG管进行末端预埋。

德特威勒六类非屏蔽双绞线16008

4.3 管理子系统

酒店建筑主体内的管理子系统位于弱点井内,鉴于弱点井尺寸较小,且众多弱点系统都要放置与其中,故应采用32-36U落地式机柜,并为监控、闭路、广播等子系统预留位置。

机柜内安装24口光纤配线架用于主干光缆端接,采用ST接头将主干光缆熔接后,通过光纤跳线将接入网络设备之上。

在管理子系统内安装24口模块化六类非屏蔽配线架,所有水平线缆均卡接于配线架上,并通过六类非屏蔽条线将配线架端口与网络交换机跳接,同时应配置标准理线环对跳线进行管理。

24口六类非屏蔽配线架418024

六类非屏蔽跳线NP0160-0302

4.3.1园区内的管理子系统

园区共分为15个景观功能区域,分布位置和功能导致管理子系统设置较为复杂,考虑到园区内可能涉及到网络、安防、背景音乐等子系统,应以区域覆盖为原则,在全面覆盖园区内信息终端的前提下,应尽量不影响园区景致,设置管理子系统时应考虑到划分后的区域从主干接入点到区域边缘尽量等长,这样可以控制部分边缘终端到接入点的范围不会超过标准距离,同时,也可以为园区的无线网络覆盖提供一个合理的区域漫游环境。

根据我公司对园区部分的图纸进行分析,将园区划分为五个智能二级区域,每个二级智能区设置为一个管理子系统。其中,温泉度假旅馆区由于智能化功能密集,应单独设置为一区;入口前广场区距离酒店主楼较近,可以划入酒店主楼内。

爱神汤池区、仙踪密境区和阿德里亚诺花园区划为智能一区,将主干线路敷设至仙踪密境区扇形服务点建筑内,并安装壁挂式机柜,此智能一区内所有子系统的终端设备都由此引出。

罗马剧场区、日光浴场区、古城区上半部分划为同一个智能区,主干线路敷设至罗马剧场的服务点内。

古城区下半部分和海泥区、溶洞区、大众泳池区划为一区,主干线路敷设至溶洞区内备品间。

餐饮区、石板泉区、日月广场区划为一区,主干线路敷设至餐饮廊内。 在此处应该提及的是,园区内智能区域的划分同时也要考虑到园区内的管网规划,应尽量按照管网路线敷设,避开水路管网的同时,也要和强电管网保持合理距离。

4.4 垂直干线子系统

酒店主体建筑内的垂直系统是由各弱点井内的管理子系统到中心机房的主干线路组成,而园区部分也基本如此。鉴于主干线路的数据传输量较大,且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应采用光缆敷设。

通过对图纸的测量,最远端的管理子系统距离中心机房在500米以内,采用50μ6芯多模光缆最为适宜,6芯光缆中两芯作为网络传输、2芯作为智能化应用,剩余两芯作为备份。

酒店主楼内的每条主干线缆采用2条6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为线缆备份。

德特威勒多模光缆

4.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位于地下一层的信息控制中心内,总规划面积约为60平方,其中规划消控中心35平方,其余25平方规划为信息中心机房。

机房内安装42U标准型服务器机柜2台,内装24口光纤配线架4个,用于各主干光缆的汇聚。 4.6 建筑群子系统

本方案中建筑群子系统只预留相应管路,具体设计方法示后期设计而定。

4.7 其它区域布线系统说明 4.7.1走廊区域

走廊区域需要预留相应的网络接口,为计算机网络子系统中的无线网络覆盖做端口预留,此类端口位置安装于吊顶内部,因酒店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走廊区域不需要新风管,吊顶内空间较为充裕,可以考虑安装在桥架一侧,不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便于网络系统的灵活配置。 4.7.2厨房区域

公共区域布线视该区域的功能而定,厨房区域内包含餐饮系统的部分设备,故必须配置网络和电话端口,因厨房环境潮湿,信息点设置应在距地面1.5米高度。

4.7.3餐厅区域

餐厅部分除点餐位置和服务台需要设置信息端口外,也要在吊顶内预留网络端口,以便为就餐客人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4.7.4会议及多功能区

各会议区除吊顶内预留信息点作为无线网络接入端口外,在相关规划位置也应为投影、扩声、同声传译等设备提供网络接口,为日后多系统并入统一管理网络提供接入基础。

4.7.5 设备机房

底层设备间和各机房内同样要预留网络接口,接口数量视机房内设备而定,目的是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提供接口。

五、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

5.1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方法

a.外观验收

a.1墙壁上信息插座安装验收 a.2各配线间内配线架的安装验收 a.3主配线室的验收; b.双绞线布线系统测试验收

b.1连续性测试:包括开路,短路和连接正确性测试 b.2衰减测试 国际标准衰减指标为 100MHz--67

b.3近端串扰(NEXT)测试 国际标准NEXT指标为 100MHz--32 b.4 线缆长度在90米限制以内

测试仪器:FLUKE DSP-4000/4100/4300 5.2售后服务及人员培训

通常产品质量靠的是TSB-36,TSB-40产品标准和UL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上并无多大差别,而差别最大同时又是用户最关心的则是工程质量,我公司在工程结束并验收后,协助甲方申请并通过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15年质保。

对综合布线系统而言,用户所购买的不仅仅是德特威勒或其它厂商的线缆、接插件,而应当是整个系统。所以选择什么产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安装和调试这些产品的服务。只有这样,德特威勒所作的15年保证才有实际意义。

我方技术人员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和工程验收后,向甲方技术人员介绍系统的构成,同时示范系统的使用,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系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保证甲方至少有一人能够独立完成日后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